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8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5页 / 共38页
第6页 / 共38页
第7页 / 共38页
第8页 / 共38页
第9页 / 共38页
第1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鄱阳湖水污染 专题内 容 提 纲一、鄱阳湖简介二、三峡工程对鄱阳湖的影响三、鄱阳湖水质污染现状四、鄱阳湖水污染的治理一、鄱阳湖简介v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 大湖,仅次于青海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南 岸,跨南昌、鄱阳、九江、星子等市县。v 在鄱阳湖的东岸、中国湖城鄱阳县境内拥有 着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和湿地公园,它就是鄱阳湖 国家湿地公园。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春季有美丽 的湿地,夏季有一望无际的湖水,秋冬季有珍贵 的冬候鸟。冬季的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又迎来了 一年中最盛世的候鸟季节。 二、三峡工程对鄱阳湖的影响v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是中中国长 江中上游段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分布在中国重庆市 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 。其积极意义有: v 1、防洪三峡大坝建成后,将形成巨大的水库,滞蓄洪水,提高 下游荆江大堤的防洪能力。 v 2、发电三峡水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v 3、航运使上游水位升高,川江的险滩被淹没,水流变缓,河道加宽 。 长江流域图三 峡二、三峡对鄱阳湖的影响负面效用 : v (一)对水位的影响。三峡工程5月末到6月初泄洪,导致 鄱阳湖水位的抬高。而5到6月正好是鄱阳湖流域的汛期, 必然增长湖区防洪排涝的压力。10月为鄱阳湖流域的枯水 季节,三峡水库开始蓄水,造成湖口水位降低,导致鄱阳 湖水量减少、水质降低、生态恶化、周边地区供水紧张等 问题。(江西水利厅长:三峡蓄水致鄱阳湖长期低水位) 三峡正常运行对鄱阳湖水位的影响根据模型计算,三峡水库正常运行后,汛后蓄水阶段 (10月份)不同年份日最大降低鄱阳湖湖口水位1.81 2.62m,日最大降低星子水位1.672.41m。不同年份10月 平均降低湖口水位在0.881.56m,降低星子水位0.81 1.35m。v 2011年5月受持续干旱影响,长江水面不断下 降,武汉段裸露的河床如同沙漠般干涸,武汉东 边的鄱阳湖、西边的洞庭湖同样水位下降, 湖床 上长满了草,变成一片片草原。 v 尽管长江三峡水库加大对下游的放水量,江西 境内也出现较强降水,但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 湖的水位仍严重偏低,比历年同期均值低4米多。v 2011年5月15日在江西湖口拍摄的鄱阳湖大桥附近干涸的 湖床一名行人走过长江武汉段的河床:三峡被指改变“江湖格局” v 早在2004年,四川、重庆发生洪涝灾害,就有人怀 疑这与三峡蓄水造成水汽蒸发量加大有关;仅仅两年后, 还是在这一地区,又发生罕见大旱,再次有人怀疑与三峡 蓄水有关。 v 民间议论:三峡蓄水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 v 有官方背景的众多水利水电专家:将极端天气全部归 罪于三峡大坝“纯属无稽之谈”。 v 大多数气候专家:选择沉默,尤其不愿正面谈及三峡 大坝是否影响长江流域气候的问题,他们更加忧虑未来三 峡库区的极端气候事件将显著增加。v 三峡大坝建成后,鄱阳湖的厄运不断。 v 湖面面积:2007年三峡水库蓄水后,2008年1月,鄱 阳湖都昌水文站出现8.15米水位,创历史最低记录。与此 水位相对应的鄱阳湖湖面仅54平方公里,湖盆蓄水量1.53 亿立方米,是1998年汛期历史最高水位22.42米时湖面面 积的1/73,对应蓄水量的1/215。 v 降雨量:将鄱阳湖地区截流前后7年的降雨量进行比 较,建坝前平均年降雨量是1546.4毫米;建坝后平均降雨 量1296.4毫米,比建坝前减少249.9毫米,比正常年份降 雨量减少155.6毫米。 v 据媒体报导,江西认为“由于三峡大坝的拦截,长江 水位低于鄱阳湖水位,湖水大量外泄,如果不采取措施,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可能就此成为历史的记忆。”v 鄱阳湖拟建大坝拦水 v 三峡蓄水后,江水倒灌鄱阳湖的场面已很罕见,还有 着生态方面的恶化。地方认为三峡蓄水让鄱阳湖水大量外 泄入江,但三峡总公司认为这一说法没道理 v 为抵消这种改变,江西已经准备在湖口建起2800米长 的大坝,把湖水拦在自己的地盘里,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 的坝址位于鄱阳湖入长江水道,长2.8公里,该项工程也 是江西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项目之一,总投 资超过100亿元,国务院批复江西积极推动鄱阳湖水利枢 纽。v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模型图v (二)对供水影响。长江上中游来水偏少和三峡水库10 月蓄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鄱阳湖星子、都昌、康山、 吴城湖区先后出现新的历史最低水位。三峡初期运行阶段 的影响是非常明显,如在10月份的蓄水期,它会引起全湖 性水位急剧下降,使鄱阳湖面积、容积迅速减小,使鄱阳 湖枯水期提前来临,对鄱阳湖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产生比较 大的影响。 v (三)对水质的影响。我们说鄱阳湖污染物主要由五河 (赣江、抚河、信江、修河、饶河)输入,湖区径流带入 的污染物相对较少,来源是流域内城市生活污水、厂矿企 业工业废水、农业面源与地表径流以及湖区的人类活动。 从这几年湖区水质变化的趋势表明,鄱阳湖水质总体呈下 降趋势,这种趋势主要是五河的污染物带来的,三峡工程 对湖的影响是非常微弱的。三峡对鄱阳湖的影响(四)对生态影响。鄱阳湖是一个水、陆兼有的独特生态 系统。在10月份长江来水减少时,当长江流量减少时,会造 成保护区内水位不同程度的降低的独特生态系统。不同高程 的洲滩提前显露且连续出露天数的增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鄱阳湖的植被、鱼类和鸟类等资源。在枯水年提前出露天数 比较明显,在丰水年几乎没有影响。三峡工程对鄱阳湖的影响,也具有正面的效用,主要体现在 v 1.枯水期,经三峡水库调节,使得湖口水位平均抬高,延 缓了湖水的流出,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枯水期的用水问题。 v 2.洪水期,经三峡水库调洪,湖口水位降低,削减了洪峰 水位,实现了三峡工程对中下游地区防洪的重要作用。三、鄱阳湖水质污染现状v 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阳湖承纳了赣江、抚河 、信江、饶河、修水五大河流,以及博阳河等小支流的来 水,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长江。在中国的四大淡水湖泊中 ,鄱阳湖曾被认为是唯一没有出现富营养化的湖泊,有着 中国“最后一盆清水”之誉。 v 然而江西省水资源公报的数据表明,2001年,鄱阳 湖全年没有污染水、水质优于三类的评价断面占八成,低 于三类的占两成。但到了2006年,鄱阳湖水全年优于三类 的不到六成,属于三类的有两成多,劣于三类的则逼近两 成。按照水利部的统计,到了2006年,鄱阳湖已经从整体 上呈现出中度营养化的状态。2007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作出批示要求“维护鄱阳湖一湖清水”。v 2008年环境保护部监测数报告显示鄱阳 湖总磷、总氮均出现超标现象,说明鄱阳湖 水质呈现有机污染特征,为中度污染,中营 养。 v 其中,枯水期污染状况重于丰水期,丰 水期又重于平水期。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总 氮、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占总负荷 的78.14%,其它污染物占21.86%。v2003年以来,鄱阳湖水质在劣类之间波动 。泥沙淤积速度较快,湿地功能有下降趋势。鄱阳湖水质水量动态监测通报(2007 2011)v 2007年10月鄱阳湖水势平稳,平均 水位16.28米(以星子站为代表),比 历史同期高0.24米 ,由于鄱阳湖湖体 水量的自净能力强,注入长江的出湖 水质为类水,水质较好。v 2008年8月与历史同期均值相 比,水位偏低2.13米 ,水质状况 较上期有所下降,全湖无类水, 受到污染的水域增加了6.4个百分 点。 v 2009年11月星子站(代表站) 平均水位8.87米,与历史同期均值 相比,水位偏低3.43米,监测期间 鄱阳湖水量较少,水环境容量及自 净能力下降,水质状况较上期有较 大幅度下降; v 2010年6月,鄱阳湖水量继续大幅增加,鄱阳湖水质总体良好 ,入湖水质类水达96.1,比2009年上升10.1个百分点; 湖区水质类水达43.4。 v 鄱阳湖水质的提高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因素: v 一是去年江西境内降水量偏多,入湖水量也相应增加,对污 染物有稀释作用。江西省气象台统计,去年江西全省降水量创近 35年新高,比常年均值偏多28,年降水量仅次于1975年。 v 二是近年来江西加大了对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 。到2009年年底,江西省85个县(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全 部完工,并推开了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2010年11月,江西 省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集中开工,到2013年底,全省工业 园区将全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2010年江西投资57亿元,启动了 长江暨鄱阳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工程。v 2011年9月鄱阳湖水量较少,仅 为历史同期均值的三分之一;水质 较上期有所下降。鄱阳湖重金属污染目前,鄱阳湖重金属的污染源大致可分为4类:一为矿山开采产生的重金属酸性废水;矿山不断开采所产生的含重金属废水。江西省是有色金 属之乡。在鄱阳湖近旁,西有武山铜矿,南有东乡铜矿。在 入湖河流乐安河上有德兴铜矿,信江上有永平铜矿。另外贵 溪是全国著名的铜生产基地,赣江流域的钨矿稀土矿和抚河 上游的铀矿也均是名列全国之前茅。随着矿山的不断开采以 及水土流失加剧,矿中的有害元素随地表径 流滚滚入湖。铜 、 铅、锌是伴生在一起的,鄱阳湖的铜、锌污染主要来 自 乐安河上的德兴铜矿和信江上的永平铜矿;铅污染与乐安河 上的德兴铜矿和抚河上游的铀矿有关。赣江上游的钨矿是钨 、 镉共生矿床,在对钨矿的开发中,部分镉随着泥沙向下游 移动,也就造成了鄱阳湖镉的污染。位于乐安河中下游和信江中游的永平铜矿和德兴铜矿 的开采,对该湖水质的影响值得引起重视。 v 二为冶炼厂排污废水;冶炼厂所排污废水是否会对湖水 造成重金属污染, 因缺乏资料无法预测。 v 三为城市工业排放的污废水;主要是距鄱阳湖近的南 昌、 九江两市所排污废水,从采集水质样品和沉积物样品 的监测数据分析看,尽管城市工业急剧发展,但其工业污染 水并没有造成重金属污染,而且从两市经济发展规划来看, 均没有建造排放重金属废水工厂的发展规划; 因此,可预 测城市工业排放的污废水不会对该湖水质造成重金属污染 。 v 四为水土流失过程中,挟带岸边土壤中重金属冲入湖中 ,属大自然循环过程 。鄱阳湖的工农业污染v 工业污染:除永修县星火工业园定位明确、产 业集聚外,滨湖县区在产业结构上存在求大求全 现象,缺乏结合资源环境特点和功能区划的明确 定位和产业分工,一些工业企业还存在超标排污 问题,还存在重化工业事故性排放的环境风险。 鄱阳湖采砂作业及航运船舶排放的油污水,也对 水体水质造成破坏。鄱阳湖上游支流乐安河遭受严重污染v 2007年,省委、省政府、省环保局下文关闭企业“乐平市 方氏纸业有限公司”,其公司排放出的污水从未处理过,都是 偷着直接排入鄱阳湖源头乐安河里,每次排放的污水将整个河 道半边都染黑了,同时散发着恶臭 v 农业污染:由于枯水期水量仅为丰水期的1%-2%,而污染 物排放无太大变化,此时水体水质最差。丰水期正值农耕 时期,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使得大量有机物随水土流失 和地表径流进入鄱阳湖,此时污染排放负荷最重。 v 由于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过量使用,造成湖区氮磷 污染物大幅增加。 v 渔业及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尤其是化肥养鱼、 网箱养鱼,使湖区浮游植物生长迅速,水体富营养化状态 加快,已经威胁到水体质量和饮用水源安全。 v 畜禽养殖的迅速发展,使得排入河湖的有机污染物也 大量增加鄱阳湖遭化肥污染 v 地处鄱阳湖畔的江西都昌县是国家农业部命名“中国 淡水珍珠之乡”,由于大量使用化肥,作为当地支柱产业 的珍珠养殖产业正在慢慢毒害着鄱阳湖水体。 v 养殖户在湖面撒化肥:四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