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www.edudown.net),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www.edudown.net 李清照词二首李清照词二首 上海市清流中学 李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以品读、联想、表达的形式,感受作者惜春伤春的情怀,体会作者闲愁之深、相思 之苦。2、通过朗读、比较、品析,体会婉约词的特点。 说明:古典诗词因其成文的年代与现在相去甚远,文字与句意较难理解。因此,学生抓住作 者和相关的时代背景进行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背景”是大语境,是理解诗词意义 的重要依据,鉴赏要把诗词放到一定的背景中去理解,这是一种重要的意识,更是读词解 义的一条有效的途径。如梦令是一首少女伤春之作,一剪梅是少妇思念远方丈夫之作。通过反复朗 读、比较分析、品味鉴赏,让学生领略婉约词之优美,体会作者惜春惜时的情怀和深切思 念丈夫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深入文本,通过反复朗读、比较分析、品味鉴赏,体会作者多愁善感的情 怀以及婉约词的特点。2、如梦令中作者借海棠花“应是绿肥红瘦”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说明:短短的三十三个字,却还须体会:词人如此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 雨,所以者何?风雨葬花,如葬美人,如葬芳春,凡一切美的事物年华,都在此一痛惜情 怀之内。倘不理解此句,又何以识得古代闺秀文学家李清照呢?又何以识得中华民族的诗 词文学乎?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老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教师配乐朗诵,以 PPT 的形式展示。聆听配乐朗诵,感受古典诗词的意境,进入学习诗词的状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源于兴趣,从视觉、听觉等感官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和求知内驱力,使学生渐入学习的佳境。交流预习了解作者制作李清照生平简介的PPT,强调她的家庭背景、经历的主要事件、婚后生活、以及在思想上的进步性和创作上的成就。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形式,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学习古典诗词,了解作者的生平是很有必要的。李清照的词可以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这两首词分别是作者在少女、妇女时期写的,含蓄地抒写了闺中的寂寞和离情。通过预习,引导学生了解李清照前期作品的特点与风格,从而了解这两首词,并为后面引出“婉约”,打下铺垫。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www.edudown.net),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www.edudown.net 朗读品味整体感知1、 全体朗读李清照的如梦令。2、借助注释和预习,个体朗读,通过品味,说说词中写了些什么?通过联想,说说你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1、诵读如梦令,“骤”(zhou)强调正音。2、根据词的内容,学生会描述看到“昨宵雨狂风猛,女主人一觉醒来,余醉未消。”听到了侍女和女主人的对话“海棠花怎么样?”“一夜又是风又是雨,海棠花还是老样子。”女主人感叹“你可知道什么!你再细看,红的渐少,绿的渐多啊!”通过深入朗读,细细品味,展开联想,学生可以将短短三十三个字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将抽象的文字化为具象的画面,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加深了对词的理解。质疑解疑解决难点1、散读如梦令,对词中还不理解的句子,进行质疑,对词进行整体把握。2、 背诵如梦令简介婉约词的特点学生会从不同角度对词进行质疑。如 1、女主人为什么要借酒消愁?她有什么愁?、她的愁绪与海棠花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惜海棠花?3、“绿肥红瘦”有何象征意义?4、作者想借这首词表达什么情感? 通过再次朗读,细细斟酌品味,学生会发现对词的理解还一知半解。“学自疑始”。发现疑问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提升的过程。由学生质疑、解疑,既可以调动学生对词作者情感的把握的积极性,又符合二期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引入新词比较赏析1、 学生朗读李清照的一剪梅。2、 在预习的前提下,说说一剪梅和如梦令在写作背景、写作内容、写作手法和表达情感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1、正音“簟”(dian)2、如梦令作于作者少女时,一剪梅作于丈夫远离后,3、如梦令能看到、听到和想到,而一剪梅看到的是“红藕香残”,“独上兰舟”,感受到的是“玉簟秋”,“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和“才上眉头,却上心头”。4、作者借如梦令表达自己惜春惜时的情怀,一剪梅表达了女词人对丈夫的相思之苦,两人心心相印,情爱笃深。5、两首词都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通过预习、诵读、比较、赏析和品味,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来完成一剪梅的学习,在课堂上老师做一个导演,让学生在教学的舞台上成为真正的演员,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教师可在适时进行点拨和指导。中小学教育资源站(http:/www.edudown.net),百万资源免费下载,无须注册!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http:/www.edudown.net 法,如梦令由自然景物春天雨夜入笔,而一剪梅由户外之景、室内之物对清秋点染,都有此烘托词人物的情怀。领悟学法知识迁移总结赏析诗词方法:抓住意象,理解诗词内容;结合经历,体会作者感情。学生总结学习过程,归纳赏析诗词的方法。课文为例,激发兴趣,习得方法,为以后大量阅读、赏析古典诗词做好准备。思路点拨思路点拨如梦令作于李清照婚前,一剪梅作于李清照婚后。可结合李清照婚前婚后的 不同经历,补充赵明诚去世后她所作的作品一、二,如声声慢、永遇乐,比较她 早期作品和后期词在风格上的迥异,走近李清照这一人物形象,体会李清照的艺术成就。 练习举隅练习举隅1、 联系整首词,想象李清照感叹“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 绿肥红瘦。”时的心理活动。2、 课外收集、阅读、摘抄另一首婉约词风的作品。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