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节 水痘一、概述1.概念:水痘是由水痘时邪(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的出疹性 疾病。以发热、皮肤黏膜分批出现瘙痒 性水疱疹,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存在 为主要特征。2.发病特点:(1)季节:冬春季多见。(2)年龄:69岁小儿多见。(3)预后:大多良好。(4)患病后可获终生免疫。3.中西医互参:中西医均称水痘。二、病因病机水痘时邪蕴于肺脾肺卫失宣时邪与脾湿透于肌表气营两燔毒邪与内湿外透于肌表毒炽气营邪伤肺卫邪毒炽盛素体虚弱内传气营变证1.邪毒炽盛毒热化火内陷心肝2.邪毒内犯闭阻于肺肺失宣肃邪毒闭肺三、临床诊断(一)诊断1.病史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1.病史:与水痘接触史。2.临床表现:皮疹特点:疱疹呈椭圆形,大小不一,内含水液,周围红晕,常伴有瘙痒,结痂后不留疤痕。3.实验室检查:(1)病毒感染血象,合并细菌感染WBC总数可增高。(2)病原检测:抗原、抗体检测;水疱涂片染色见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包涵体。(二)鉴别诊断1.手足口病:是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的发 疹性传染病。疱疹细小,分布在手足掌 心、口咽部。2.脓疱疮:为细菌感染。发生于夏季。 见于头面部及肢体暴露部位,病初为疱 疹,很快成为脓疱,疱液混浊。四、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按卫气营血辨证)病在卫分:疱疹小而稀疏,色红润,疱浆清 亮,伴有微热、流涕、咳嗽等。病在气营:疱疹大而密集,色赤紫,疱浆混 浊,伴有高热、烦躁、口渴等。(二)治疗原则基本法则:清热解毒利湿邪侵肺卫:疏风清热,利湿解毒邪炽气营:清气凉营、解毒化湿邪陷心肝:清热解毒、镇惊开窍邪毒闭肺:清热解毒、开肺化痰(三)分证论治1.邪伤肺卫证候 发热轻微,或无热,鼻塞流涕,喷嚏,咳 嗽,起病后12天出皮疹,疹色红润,疱浆清亮,根盘红晕,皮疹瘙痒,分布稀疏 ,此起彼伏,以躯干为多,舌苔薄白,脉 浮数。治法 疏风清热,利湿解毒。方药 银翘散加减。 2.邪炽气营证候 壮热不退,烦躁不安,口渴欲饮。面红目赤,皮疹分布较密,疹色紫暗,疱浆混浊,甚至可见出血性皮疹、紫癜,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或绛,苔黄燥而干,脉数有力。治法 清气凉营,解毒化湿。方药 清胃解毒汤加减。 五、其他疗法1.常用中成药:板蓝根颗粒邪伤肺卫清开灵颗粒邪炽气营至宝丹邪陷心肝小儿清肺颗粒邪毒闭肺2.药物外治: (1)苦参30g,芒硝30g ,浮萍15g ,水煎外洗,用于皮疹密集,瘙痒明显。(2)青黛,煅石膏,滑石,黄柏,冰片,黄连。研末油调。用于水痘疱疹混浊或破溃者。六、预防与调护1.隔离至痂皮结痂为止。2.防止抓破,继发感染。3.水痘伴发热的患儿,不可使用水杨酸制剂,以免发生瑞氏综合征。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