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焦虑抑郁障碍误诊为慢性胃炎的临 床分析 贵阳医学院精神医学教研室 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心理科 朱祥路 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罹患焦虑抑郁障碍的患者人群在不断的扩 大。然而,在综合医院,许多焦虑抑郁障 碍患者常常最先在其他科就诊,即使最后 被建议到心理科就诊,仍有不少患者加以 拒绝,以至于耽误疾病的及时诊治。不少 焦虑抑郁障碍患者首发或突出的症状是躯 体不适,容易被忽视。现就一组焦虑抑郁 症患者最先被诊断为“慢性胃炎”而延误诊治 的情况报告如下。一、对象和方法收集2006年6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心 理科门诊及住院、且做过胃镜检查的焦 虑抑郁障碍患者,诊断符合DSM-(精 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分类 与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进行Zung氏焦 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测试,SAS量表评分40分,SDS 量表评分41。同时记录每个患者的临床 症状。然后,口服抗焦虑抑郁药。 另外,自制调查表一份,让患者回答以下 几个问题:a.你是自己主动要求去看心理科 医生的吗?b.你最先想到哪科就诊?c.当你 被建议到心理科就诊时能接受吗?d.按胃炎 治疗有效吗?e.为什么一开始不就诊心理科 ?二、结果 本研究患者38例,其中男6例,女32例。男女之比约为1:5 。患者就诊时年龄28-76岁,平均(46.6+11.8)岁,发病 月数0.3至160月,平均(25.3+37.1)月。临床症状:心 烦28例;失眠27例;情绪低落20例;坐立不安16例;心 慌15例;腹痛12例;腹胀5例;生不如死感7例;紧张感8 例;胸痛感4例;烧灼感3例;舌麻2例;发热感5例;胸闷 6例;头昏7例;纳差5例;出汗7例;濒死感6例;气短4 例;头痛3例;乏力感4例;自杀观念2例;自杀未遂2例; 体重下降2例;注意力不集中5例;胡思乱想3例;肛门坠 胀感1例;血往上冲1例;浑身难受3例。 调查结果:38(100%)例患者均被动到心理科 就诊;24(63%)例最先到消化内科就诊,11( 29%)例最先到神经内科就诊,3(8%)例最先 到心血管内科就诊;当患者被建议到心理科就诊 时只有9(24%)例患者从心里接受医生的建议。 15(40%)例患者按慢性胃炎治疗有一定效果, 23(60%)例患者按慢性胃炎治疗不仅无效,反 而症状加重。 38例患者认为自己有消化道症状,而且胃镜结果 显示有“浅表性胃炎”或“糜烂性胃炎”。所有患者经 服用抗焦虑抑郁药平均1月以上,患者的临床症状 基本缓解。三、讨论 3.1误诊情况:焦虑抑郁障碍以往只被视作精神( 心理)专科疾病来看待,并未引起其他专科医生 的足够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医学界对焦 虑抑郁障碍的不断深入的认识,近些年来发现将 焦虑抑郁障碍误诊为“心脏病”、“胃病”、“慢性疼 痛”等而延误诊治的比率比较高,尤其在综合医院 1、2、3。这些患者一般在各大综合医院的内科、 神经科反复就诊、检查、治疗,效果均不理想, 最后才被建议到心理科就诊,此时已花去成千上 万的费用仍无明显疗效。 3.2误诊原因:本研究提示,伴有躯体不适的焦虑 抑郁障碍患者中,63%的患者最先到消化内科就 诊,29%的患者最先到神经内科就诊,3%的患者 最先到心血管内科就诊,可能存在下列两方面的 原因:一方面是心理(精神)疾病的概念在不断 的发生变化,分类缺乏金标准,心理(精神)疾 病本身较为复杂、病因尚不清楚,即使专科医生 掌握起来都有一定的困难,更何况一般医务人员 未经过系统培训,要其严格区分哪些属于躯体疾 病、哪些属于心理(精神)疾病就更勉为其难; 另一方面,普通百姓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心理 (精神)疾病有一种抵触、恐惧的心理,对心理 (精神)疾病存在躯体症状更是一无所知、难以 接受。加上人们对精神疾病(心理疾病)、神经疾 病的认识存在诸多的偏差甚至偏见,导致百姓仍 然引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一知半解的思维 模式来对待焦虑抑郁障碍的躯体症状。另外,这 类患者的自我暗示性常常较高,极容易相信临床 的检查结果,假如医务人员对检查结果的不正确 解释,更容易加剧患者的病情,误导患者接受不 必要的检查与治疗。 本组资料显示,慢性胃炎或糜烂性胃炎与 焦虑抑郁障碍密切关联。38例患者作胃镜 检查仅1例患者报告正常,其余均显示“浅表 性胃炎”或“糜烂性胃炎”,说明焦虑抑郁障 碍患者普遍存在胃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但胃炎仅仅是焦虑抑郁障碍的一种躯体表 现,其根源可能是大脑的多种神经递质功 能平衡失调所致。 3.3焦虑抑郁障碍与慢性胃炎的关系 焦虑抑郁障碍伴发胃痛、腹痛、周身疼痛、心慌 胸闷等躯体不适症状的患者在综合医院越来越多 见,尤其是伴发慢性胃炎的患者。本研究显示, 97%(37/38)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胃镜检查均存 在胃炎征象,说明焦虑抑郁障碍与慢性胃炎存在 密切联系。胃由丰富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支配, 含有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并且 接受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因此,中枢神经 递质功能的失调往往会影响到其相应的周围神经 递质的功能,进而导致周围器官组织功能的异常 改变。 众所周知,人在愉悦状态下消化功能显著 增强,而在忧郁状态下则消化功能显著减 退,证明人的情绪状态与消化功能显著相 关。因此,应该辩证地对待胃镜检查结果 ,不能单凭胃镜检查结果下诊断,否则容 易导致误诊或漏诊的发生。此外,焦虑抑 郁障碍与心脏疾病(俗称心脏神经官能症 )、慢性疼痛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需 要加以鉴别4-6。 3.4 解决误诊的有效途径 A:人的情绪状态复杂多样,每一种情绪状态都 会有相应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器官组织的参与 ;并且每一个个体即使同一种情绪状态其参与的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器官组织的范围及强度也千 差万别,故当个体出现心理(精神)障碍时的焦 虑抑郁症状和躯体症状也千差万别。本组资料显 示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就是例 证。因此,必须将躯体不适视为与幻觉、妄想、 焦虑、抑郁同等重要的地位。 B:焦虑抑郁障碍的躯体不适症状常常与其 他器官组织疾病所致的躯体症状类似,需 要谨慎地加以鉴别。尤其是消化性溃疡与 焦虑抑郁障碍伴发的慢性胃炎的鉴别,心 脏疾病与焦虑抑郁障碍伴发的心慌、胸闷 、气短、濒死感及心电图非特异性异常的 鉴别,癌性疼痛、胃溃疡疼痛等器质性疼 痛与焦虑抑郁障碍伴发的功能性疼痛的鉴 别。 C:落实新的医学模式在整个临床医学界的 转变的重要性,摈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的思维模式,建立心理(精神)作为人的 最高指挥与协调中枢影响、调控周围器官 组织功能以及周围器官组织功能也影响人 的心理(精神)的辩证思维模式。 D: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和与国际接轨的 需要,逐步规范心理(精神)疾病的概念 及分类原则,而不能单纯一味强调与国际 接轨。可以参照DSM的多轴诊断与分类标 准的方法,首先从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 方面的障碍分类,然后从不同的年龄段发 病进行分类,并遵循粗线条、大轮廓、便 于大众认识和掌握的原则,同时兼顾科学 研究的需要。 E:在综合医院,其他专科医生也必须熟悉心理 (精神)疾病的常识,鼓励在其他专科就诊的病 人同时咨询心理医生。因为,心理(精神)疾病 可以出现各专科疾病的临床症状,许多病人罹患 其他疾病后也难免会伴发一些情绪障碍、睡眠障 碍和躯体不适感等心理疾病的症状。换言之,每 一专科若能够配备一名临床心理医生,或者建议 到综合医院就诊的非急诊患者首先在心理科筛查 后再到其他专科就诊,将可以大大地减少心理疾 病被误诊或漏诊的几率,从而减少患者的经济负 担和心理(精神)负担。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