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6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3页 / 共56页
第4页 / 共56页
第5页 / 共56页
第6页 / 共56页
第7页 / 共56页
第8页 / 共56页
第9页 / 共56页
第1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泥 石 流 活 动 危 险 性 评 估v泥石流活动危险性评估综述 112 v泥石流活动的识别 1326v泥石流活动危险性评估的技术条件 2751 v泥石流活动危险性评估的实施 5253 泥 石 流 活 动 危 险 性 评 估 学 习 重 点一、暴雨泥石流发发生与否的综综合判别别式:YRM二、泥石流活动动危险险性评评估综综合判别别式:致灾体(泥石流活动动)的外动动力(F)灾害发发生机率或危险险程度(D) 受灾体的承(抗)灾能力(E) 三、泥石流活动危险性评估的实施 1 根据评估项目的重要性和成灾环境的复杂程度确定评估等级(参 见69号文) 2 根据评估种类确定评内容及任务(P12、14) 3 根据泥石流活动危险性评估基础资料调查表开展现场调查和有关资料收集(P30、31) 4 分别计算和确定泥石流沟易发程度(稳定状态)(P36),泥石流容 重(P37),发展期(P39),频率(P45),流量(P46)、流速 (P46),规模(P47),强度(P47)等 5 划分泥石流活动危险区(P48、49、50) 6 确定泥石流活动的综合致灾能力(P51) 7确定建筑物承(抗)灾能力(P53) 8 灾害损失(P54) 9 地确定泥石流活动的破坏程度(P52) 10 灾情与灾害分级(P32) 11 计算防灾效益(P54) 12 泥石流活动危险性分级(P33) 13 泥石流活动成灾机率或危险程度(P4) 14 泥石流活动的预测分析(P41) 15 编写报告(P56)泥 石 流 活 动 危 险 性 评 估 学 习 重 点泥石流活动动是山区常见见的地质质灾害类类型之一。在泥石流活动动范围围内,若和人类类的生产产、 生活等经济设经济设 施相遭遇时时,是否产产生灾害?灾变过变过 程可以概化为为:致灾体(泥石流活动动)的外动动力(F) 灾害发发生机率或危险险程度(D)=受灾体的承(抗)灾能力(E) F 泥石流活动动的外动动力,以自然属性为为主,可以通过过泥石流活动动的强度、规规模、发发生频频率等外动动力参数进进行外动动力的综综合量化分析。E受灾体包括人、财产财产 、建筑物、土地资资源等,以社会属性为为主;其承(抗)灾能力首先需要进进行易损损性分析,然后通过计过计 量统计统计 ;在进进行经济经济 分析时时,需要折合成货币单货币单 位。泥 石 流 活 动 危 险 性 评 估 综 述 泥 石 流 活 动 危 险 性 评 估 综 述 F/E1 时时:受灾体处处于危险险工作状态态,成灾可能性最大; F/E3010001000注:灾情分级级:按死亡人数及直接经济损经济损 失划分危害程度分级级:按受威胁胁人数及直接经济损经济损 失划分泥泥 石石 流流 活活 动动 危危 险险 性性 评评 估估 的的 技技 术术 分分 析析泥泥 石石 流流 活活 动动 危危 险险 性性 评评 估估 的的 技技 术术 分分 析析泥石流危险性分级 确定要素危险险性分级级稳稳定 状态态损损失 情况危险对险对 象危险险性特大很差特大大城市、国家级级厂、矿矿、工程建设设、水路 交通枢纽纽和干线线、地质遗质遗迹和旅游区,及 国家级级国土开发发和社会经济发经济发 展项项目危险险性大差大中等城市、省级级厂、矿矿、工程建设设、水路 交通枢纽纽和干线线、地质遗质遗迹和旅游区,及 国家级级国土开发发和社会经济发经济发 展项项目危险险性中中等中小城镇镇和居民,县县省级级厂、矿矿、工程建设设 、水路交通枢纽纽和干线线。危险险性小好小农农村、村庄、村、乡级乡级企业业泥泥 石石 流流 活活 动动 危危 险险 性性 评评 估估 的的 技技 术术 分分 析析泥石流防治工程等级工程等级级划分条件(符合一个条件即可)受保护护的 人数(人)受直接保护护 的财产财产(万 元)工程总总投 资资(万元)受保护护的对对象特大型1000200002000大城市、国家级级厂、矿矿、工程建设设、水 路交通枢纽纽和干线线、地质遗质遗迹和旅游区 ,及国家级级国土开发发和社会经济发经济发 展项项 目大型100-100010000-20000500-2000中等城市、省级级厂、矿矿、工程建设设、水 路交通枢纽纽和干线线、地质遗质遗迹和旅游区 ,及国家级级国土开发发和社会经济发经济发 展项项 目中型10-1001000-10000100-500小城镇镇和居民,县县省级级厂、矿矿、工程建 设设、水路交通枢纽纽和干线线。小型 10 发生几率 0.8泥泥 石石 流流 活活 动动 危危 险险 性性 评评 估估 的的 技技 术术 分分 析析各地区限界雨量值值表年降雨分区H24(D)H1(D)H1/6(D)Ho(D)代表地区1200100401270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 、海南、湖南、湖北、安徽、河南、京 郊、辽东及云南西部、西藏东南部等省 山区1200-80060201035四川、贵州、云南东部、陕西南部、河 南、山西东部、河北西部、吉林、黑龙 江、辽宁西部等省山区800-4003015620陕西北部、新疆部分、内蒙、宁夏、山 西、甘肃、四川西北部、西藏等省山区M 8.40 不稳定8.40 M 3.50 基本稳定3.50 M 稳定某一时段内环境动态判别式 M= M后 - M前M为正值:表示环境质量在恶化M为负值 :表示环境质量在改善泥泥 石石 流流 活活 动动 危危 险险 性性 评评 估估 的的 技技 术术 分分 析析第三阶阶梯内的湿润润地区的河沟发发生泥石流的周期较长规较长规 模大,周期短,规规 模小。 第一阶阶梯及第二阶阶梯内干旱少雨地区,因松散固体物源充分,只要降雨诱诱 发发条件具备备便可发发生各种规规模的泥石流。这这些地区泥石流发发生受暴雨周期 制约约,因暴雨少、周期长长故同一条沟泥石流发发生周期也长长。 第二阶阶梯内,物源水源条件均充分,故泥石流发发生的周期较较短,部分泥石流 沟年内可连续连续 多次发发生,且规规模较较大。高频每年均发生,一年内可能多次发 生中频210年低频1050年极低频50年泥石流发生周期泥石流发生周期泥泥 石石 流流 活活 动动 危危 险险 性性 评评 估估 的的 技技 术术 分分 析析泥 石 流 流 量QC= (QB +QH )D=(1+)QB D一一 次次 泥泥 石石 流流 总总 量量QN= QH T = QC T /(1+ )= kQC T 式中 :K有三种取值值方法k1 = /(1+ )k2 =0.278k3 = 0.2520.151(0.202) (F100) 泥泥 石石 流流 流流 速速VC= KC VB=1/(rH +1)1/2 1/n H2/3 I1/2泥泥 石石 流流 活活 动动 危危 险险 性性 评评 估估 的的 技技 术术 分分 析析泥石流活动规模泥石流活动强度泥石流活动强度巨型泥石流输移总量:50 万方Qc 300 m3/s大型泥石流输移总量:2050 万方Qc =100 - 300 m3/s中型泥石流输移总量:220 万方Qc =10 - 100 m3/s小型泥石流输移总量:50年 一遇4工程 质量较差 有严重 隐患1合格 有隐患2合格3良4区位 条件极危险区1危险区2影响区3安全区4防治、 辅助 工程 效果较差、 工程失效1存在 较大 问题2存在 部分 问题3较好4建筑物承(抗)灾能力分级 泥泥 石石 流流 活活 动动 危危 险险 性性 评评 估估 的的 技技 术术 分分 析析直接经济损失:泥石流活动对现有资产造成毁损的综合总价值,可按资产原 值或现值进行统计计算。间接经济损失:除直接经济损失以外的非现实发生的但却是由泥石流灾害导致 且必然会发生的实际损失,如:A 人员伤亡处置费及灾后灾民生活、生产救济费;B 易地搬迁和人员安置费;C 灾后生产恢复期中工农业的产值损失;D 次生灾害的抗灾救灾费用;E 资源损失;原地矿部统计资料:国内泥石流活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之比 为15 灾害损失计算防灾效益防灾收益/防灾投入期望损失费用/防治工程费用10期望损失费用是在泥石流活动危险性和易损性评价基础上核算可能的灾害损 失平均值。泥 石 流 活 动 危 险 性 评 估 的 实 施 1 根据评估项目的重要性和成灾环境的复杂程度确定评估等级(参 见69号文) 2 根据评估种类确定评估内容及任务(P12、14) 3 根据泥石流活动危险性评估基础资料调查表开展现场调查和有关资料收集(P30,31) 4 分别计算和确定泥石流沟易发程度(稳定状态)(P36),泥石流容 重(P37),发展期(P39),频率(P45),流量(P46)、流速 (P46),规模(P47),强度(P47)等 5 划分泥石流活动危险区(P48、49、50) 6 确定泥石流活动的综合致灾能力(P51) 7确定建筑物承(抗)灾能力(P53) 8 灾害损失(P54) 9 地确定泥石流活动的破坏程度(P52) 10 灾情与灾害分级(P32) 11 计算防灾效益(P54) 12 泥石流活动危险性分级(P33) 13 泥石流活动成灾机率或危险程度(P4) 14 泥石流活动的预测分析(P41) 15 编写报告(P56)评估报告标准模式第一章:前言 1任务由耒及拟建工程概要;2地点及范围;3项目类型 及平面布置图;4评估目的和依据;5评估工作投入的工作量;6评 估级别的确定。 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 1气象水文;2地形地貌;3地层岩性;4构造 与地震;5水文地质条件;6岩土工程地质特征;7人为工程活动的 影响;8小结(主要说明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的判定)。 第三章:危险性现状评估(只对评估区范围内的己有地灾评估) 1地 质灾害类型;2地质灾害史及资料耒源;3评估区内地质灾害危险 性评估(地灾类型、规模、分布、稳定状态、危害对象、损失) ;4小结。 第四章:危险性预测评估(只对拟建工程场地内工程可能诱发的地灾 和地灾对工程的影响评估) 1工程建设中和建成后对环境的改变 和影响能否诱发地灾地灾范围及危害;2工程建设会不会遭受地灾 危害;3小结。 第五章: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 1评估区内地灾危险性分区分级 ;2场地使用适宜性评估(自然条件下和防治后的条件下的适宜性 );3防治措施的建议;4结论及建议。附图件:灾害分布图和危险性分区图。泥 石 流 活 动 危 险 性 评 估 的 实 施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