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4页
第2页 / 共64页
第3页 / 共64页
第4页 / 共64页
第5页 / 共64页
第6页 / 共64页
第7页 / 共64页
第8页 / 共64页
第9页 / 共64页
第1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程建设工法的开发与推广应用一、工程建设工法相关知识二、工法开发的过程阶段三、工法内容编写要点四、工法编写中存在的问题五、国家级工法的申报和评审 六、工法的推广应用2一、工程建设工法相关知识1、工法的由来及回顾 我国开始引进工法的概念是从1984年开始的,至今已 近27年了。1984年4月,在云南鲁布格水电站工程的引水隧道工 程的施工及主要机电设备实行国际招标,日本大成公 司以低于标底43%即比中国与其他外国公司联营体投 标价低3600万元的价格中标。在整个施工中,大成公 司以精干的组织、科学的管理、先进与适用技术,于 1986年10月30日全线贯通,比合同计划提前5个月, 比当时国内同类型隧道施工速度快两倍到三倍,创造 了隧道施工的国际一流水平。3日本大成公司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在施工中 成套应用类似工程的施工模块工法。如在 砼搅拌工艺中就采用了“砼裹石搅拌工法”,在 引水隧道施工中采用“园形全断面一次开挖法” 工法,既缩短工期,保证安全,又节约资金上 千万元。1987年6月3日,李鹏总理在中国施工工作 会议上提出了“全面推广鲁布革经验”;国家科 委等五个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全国施工企业 认真学习鲁布格经验,深化施工体制改革。鲁布格经验:工程监理制、项目法人负责制 施工工法。 建设部倡导全国施工企业开发、编制工法:1989年以(89)建施字第546号文印发施工企业实行工法制度的试行管理办法,开始在 全国施工企业实行工法管理,分为企业级工法 和国家级工法。由此揭开了我国施工企业建立 和推行工法的序幕。1996年3月修订原试行管理办法,并颁发 建筑施工企业工法管理办法(建建1996 163号),自此,工法的编写水平和推广应用有了明显进步。5 2005年8月建设部颁发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 法建质2005145号,并将“建筑施工企 业工法”更名为“工程建设工法”,确认了工法 的属性,进一步推动了工法开发行业化、规 范化、科学化的发展。 自1991年以来,国家级工法评审了11次 ,分 别在1991、1992、1993-1994、1995-1996 、1997-1998、1999-2000、2001-2002、 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 2010年共审定出1896项国家级工法。62.工法的定义:工法是以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 系统工程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 合起来,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形成的综合 配套的施工方法。 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建质(2005) 145号短短五十七个字,却有深刻的内涵,要 编制和评审工法,首先要真正理解工法定 义的内涵。72、工法的定义 工法“以工程为对象”有两个含意: 工法的针对性, 工法的实践性, 工法“以工艺为核心”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施工中所采用的关键技术的工艺原理;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操作要点。82、工法的定义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操作要点 是编写工法的要点和重要内容。也是认定该 工法的效能、作用和推广应用前景最主要的 因素,是否建立了标准化的施工工艺流程和制 订了严密的操作措施是评审该工法的重要标 准。评价工艺的先进性,就是结合技术与经济 对工艺做的全面、综合的评价。9 工法“运用系统工程原理”,这里有两重含意 : 工法实施过程自成系统; 工法实施过程又是整个工程施工这一母系统 中的一个子系统; 系统化即意味着过程相互间的充分一致、协调 、 整合。 工法“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科 学管理:劳动组织、预定目标、资源配置、现场制度 、规范规程、绿色施工、环保措施、资料汇编 以及绩效测量等;10 工法“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工法依托于具体的工程项目,有应用实例 (3个),被证明是先进成熟的。 工法是“综合配套的施工方法”综合配套:技术管理改进人、料、机、法、测、环;(5M1S)过程方法过程结果113、工法的定性工法汇聚了过程方法和过程绩效的全部要素,而不仅仅表现其中之一或一部分。工法 是对工程产品进行策划、实施、检查、改进 的系统方法,是能高效优质安全地完成一个 或多个子过程的完整的综合施工措施。工法类似于模块,在相似工程条件下可以套用,从而得以推广应用。12工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要贯彻国家建设的方 针、政策,要符合有关工程建设规范和技术标准 。工法必须经过工程实践并证明在一定时期内具 有先进性、科学性、效能性、适用性、和可操作 性,能有效规避风险,保证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 ,保证文明施工,实现四节一环保,能合理地缩 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最 终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环保节能效益和社会 效益。未经工程实践检验的科研成果,不属工法范畴 。先进适用、效能显著的工法经有关部门审批后 可成为国家、行业或地区的施工规范、施工标准 或操作规程。134、工法的特点 先进性:关键技术在行业内或地区内处于领先 水平; 科学性:组织构建、资源配置、现场管理、经 营目标、绩效测量的过程控制系统化、规范化 ,严密而合理;工程资料完整,有章可依,有 据可查; 效能性: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它能直接产生明 显的经济、环保和社会综合效益; 适用性:在类似的工程条件和环境下能够推广 应用,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可操作性:类似模块,可照章实施或组合套用 ,便于操作,145、工法的作用 代表企业开发应用四新技术工作的活动成果; 作为企业施工生产与施工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是企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显示企业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 企业开发的工法的等级、数量及其被推广应用 的程度显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衡量企业资 质等级、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施工能力、人 员素质的重要标志。 作为员工的培训教材和考核材料,是企业内外 开展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 评先评优评职称的重要依据之一。156、工法的分类、分级 工法按专业范畴分三个类别:房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工业安装工程; 在每一个类别中,按国内建筑业的施工技术和 施工管理的综合水平,分为三级:国家级工法 省、部级工法 企业级工法 工法之所以有级别,一方面是管理的需要,而 更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工程属性认识的深浅所致 。 工法是可持续改进的,而且还有大量的更先进 适用的工法要通过不断实践去进一步开发、应 用。16企业级工法:是施工企业根据科研开发规划和市场需求发展,结合在承建工程中采用的关键技 术和施工管理特点,开发、应用并经企业 组织审定批准的工法。其关键技术达到本 企业先进水平;组织管理科学、有一定的 经济效益、环保节能效益和社会效益;有 一定的使用价值和推广应用前景;编写内 容及文本格式符合要求、能指导施工;17省、部级工法:由施工企业自愿申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主管部门或国务院主管部门(行 业协会)组织组织审定批准和公布的工法 ,其关键技术达到省、自治区、直辖市、 部级先进水平;组织管理科学、具有较好 的经济效益、环保节能效益和社会效益; 使用价值较高、推广应用前景较广;编写 内容及文本格式符合要求、能指导施工;18国家级工法:由企业自愿申报,省、自治区、直辖市 建设主管部门或国务院主管部门(行业协 会)择优推荐,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 组织审定批准和公布。其关键技术达到国 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组织管理科 学、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环保节能效益 和社会效益;使用价值高、推广应用前景 广阔;编写内容齐全完整,文本格式符合要 求、可操作性强,能指导施工。国家级工法两年一评。 19 国家一级工法和国家二级工法的主要区别在 于关键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的程度、是成套 还是单项工法、工法被应用的工程部位的工 作量大小及其在工程结构和使用功能方面的 重要性、工法在整个工程项目施工中的作用 和影响、工法的效能大小、工法的推广应用 前景等。 国家级工法之所以分级,主要是为了进一步 凸显国家级工法的技术、效能和影响,好中 选优、优中选精、精中选特。7、工法的时效性工法的时效这是由工法关键技术的先进性所 决定的。根据当前建筑业技术发展的情况,规 定国家级工法有效期6年。但到有效期后,若该 工法仍具有相应的先进性且符合申报条件,原 申报单位可重新申报,并享有优先审定权。 8、国家级工法现状 现共有国家级工法1896项,其中含2007年以 后评定的国家一级工法376项;国家二级工法829项;升级版170项。 见历年国家级工法评审统计表历年国家级工法评审统计表年度申报(项)审定(项)备注1991 41 1992 67 19931994 37 19951996 50 1997199811162 1999200010261 2001200213683 20032004232120 20052006840368一级135、二级213 升级版20项200720081694417一级108、二级252 升级版57项200920101941590一级133、二级364 升级版93项累计1896一级376、二级829 升级版170项229、国家级工法现行的管理办法及文件 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建质(2005)145号 国家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建协(2007)5号二、工法开发的过程阶段 工法开发是一个系统的全过程,一般说 来,其过程阶段可分为:调查选题组 织实施编写评审应用改进;在编 写并经企业评审后,如要申报上一级工法, 还有申报评审的过程。1、工法开发的过程阶段调查 通过调查了解工程内容、特点、难点,结 合相关要求确定开发工法的目标、基本条 件、要素等。242、工法开发的过程阶段选题工法的选题范围,可考虑以下因素: (1)针对工程的技术难点进行攻关,形成新的 先进的施工工艺; (2)在推广应用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业10项新 技术或其他新技术的过程中,采用的独特工 艺、专项技术或集成配套技术; (3)专项施工技术达到先进水平,在时间上先 于同行,具有推广价值; (4)施工中对既有工法有所发展、提升或改进 创新。253、工法开发的过程阶段组织根据选题所涵盖的范围和涉及的内容,调配各类资源(内、外), 确定组织机构、团队人员,制定管理制度、加强管理,确保工法开发过程的顺利实施。264、工法开发的过程阶段实施(1)围绕关键技术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紧扣安全、质量、经济、环保等关键指标(2)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检查操作的严密性和管理的科学性;(3)收集、分析、整理和应用各类信息、数据,及时调控和改进;(4)保证工程资料(文字、图表、音像等)的准确、齐全、及时、有效。275、工法开发的过程阶段编写工法编写是开发工法的重点,基本要求是 : (1)充分掌握编写工法所需要的各种资料, 制定工法编写大纲; (2)仔细研究、提炼核心工艺原理,掌握关 键技术的要点,熟悉工法中运用的施工诀 窍、专利; (3)掌握工法工艺流程及相互关系,遵循科 学管理,明确流程要求; (4)参编人员合理分工,如有必要,可组织 相关学习、交流。286、工法开发的过程阶段评审根据各级工法的评审办法和规定,开展工法评审: 企业工法的评审 省、部级工法的评审 国家级工法的评审297、工法开发的过程阶段应用企业对经评审通过的工法要大力推广应用 颁布文件,纳入企业施工管理的标准、规程 ; 作为模块在投标、施工中要优先应用; 作为企业内外开展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交流的 重要内容; 作为企业内评先评优评职称的依据; 作为员工的培训教材和考核材料; 308、工法开发的过程阶段改进在工法应用中注重对工法适时跟踪、及时改进、努力创新,以保持工法的先进性、适用性和有效性。31三、 工法内容编写要点工法编写的具体内容分为:前言、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 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 、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 和应用实例等十一章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