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4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5页 / 共34页
第6页 / 共34页
第7页 / 共34页
第8页 / 共34页
第9页 / 共34页
第1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控专业课程改革按职业发展的规律进行职业教育郑民章数控专业教学计划安排表课程设置1课程设置2数控专业教学标准制定n2007年在上海市教委的指导下完成了制定n在专业教学标准中设置了轴类零件车 削等11门项目教学专业课程。一、什么是项目教学课程?n就是由任务引领,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 的课程。n改变以往按知识体系为基础设计课程的 传统,换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理 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课程。n以岗位能力为基础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 学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课程项目教学专业课程轴类零件车削盘套类零件车削螺纹类零件车削特形面车削平面零件铣削二维轮廓铣削孔系加工曲面零件铣削CAD/CAM钳工制作技术职业适应性训练项目教学课程与传统课程的区别l项目教学课程是根据零件特征基于工作 过程将各专业知识组合完成知识和技能 的传授。l传统课程是按知识体系进行教学,与技 能操作的训练不能有效结合。l项目教学课程开发遵循做中学、做中教 、实践中教理论、理实一体化。二、项目教学课程的开发 1、确定项目任务项目的选定以职业标准为依据,完成本职业特 征零件加工,将专业理论课的内容分解到各个 项目中。(任务描述) 2、教学目标分析每个项目的特点是:综合性较强,知识的覆 盖面较宽,涉及完成项目所需要专业知识课程 比较多,如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金属切削原理、数控编程等课程的内容。教学目标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 (项目目标 )3、项目的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确定项目实施方案,确 定教学活动主体,活动内容,活动安排及活 动目的和活动时间安排。(活动内容)4、项目评估要求项目评估内容和要求依据项目知识目标,技 能目标和素质目标要求,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要求 进行评估(项目评价)项目教学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n根据项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发现教学 任务可能一个教师不能胜任项目教学, 于是开发数控教学资源软件,辅助教师 安排教学。数控加工技术教学资源开发n教学资源目录项目教学轴类零件加工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n轴类零件加工课程由1.项目一光轴的数控车削加工2.项目二台阶轴的数控车削加工3.项目三双向台阶轴的数控车削加工4.项目四特形面轴的数控车削加工5.项目五沟槽轴的数控车削加工6.项目六螺纹轴的数控车削加工7.项目七轴类零件综合练习项目二台阶轴的数控车削加工n教学内容(基于工作过程)安全知识视图基本表达方法刀具知识材料性能工艺分析程序编制零件加工与仿真零件测量与误差分析文明生产与设备维护项目二台阶轴的数控车削加工n教学资源软件与教材教学资源库特点n将数控加工零件按加工方法分类由浅入深,将 项目中所包含的理论和技能融为一体,项目中 讲授的理论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得到应用,让学 生感受到理论和技能的一体化应用n在每个项目中将视图,材料,工艺,编程等知 识采用视频、3D、FLASH等表达方法,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n“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如何看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课程?其基本理念主要包括:1.以职业生涯为目标,为学生职业发展做准备。2.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注意在职业情境中培养学生的 实践智慧。3.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4.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 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重在培养 学生关注工作任务的完成,而不是知识记忆。5.以工作实践为起点,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相融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理论下,课程按任务 引领型模式来建构。我为“项目课程”所作的“辩解”n所谓任务引领型课程,即改变以知识为基础设 计课程的传统,换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 知识和专业课程内容,以岗位能力为基础来设 计课程。n受质疑: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知识,知识 的“系统性”遭破坏,担心学生学到的是“支 离破碎”的知识。n反质疑:在 “以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的传 统下,这种“系统性”的知识学生到底学到了 没有?n没有!连“学”都没有学起来!n职教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课程实施中的几个环节 师资队伍、教学环境、教学评价n职教课改实施中教材的问题 项目课程开发已经到了教材开发 下一步该如何“实施”?如何“落地”?我认为: 主要问题出在“课程实施”这一环节!1.职教教学模式选择(确定教学模式)2.课程实施环境开发(设计教学环境)3.课程评价方法选择(确定评价方法)4.课堂层面职教课程改造(开发校本课程 )三目前职教课程实施面临的问题1. 教材问题n项目课程开发虽然轰轰烈烈,但是目前开发 出来可以使用的项目教材还是不成规模,不 成系列。n对于长期习惯于“依赖教材”的广大职校教师 而言,要让他们去“崇拜”不成规模的教材是 很难的。n因此,目前应加强项目教材的系列开发,形 成规模效应,以吸引更多的教师介入。2. 教法问题n项目课程开发虽然在较短的时间内已经深入到 教材,但是有关项目课程的教学研究活动开展 得不够,许多课改学校的老师还不知道项目课 程怎么教?n因此,目前应该加强项目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教 学评价,积累成功教学案例,可以采用“公开课 ”的方式,推广成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3. 实训配套问题n在中职加强实践性教学过程中,虽然各职业学 校建成了一批相应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中心 或实训室,但是这些实训场所的建设并没有很 好“关照”项目课程的教学需求,与之相配套, 所以到使用时“很不顺手”。n校内实训场所应该服务于学校教学,服务于校 外培训,服务于社会考证。如果在建设过程中 不及时调整,将来势必造成重大的资源浪费。4. 激励机制问题n虽然当前这场与项目课程为中心的职教课程改 革具有“草根性”,是自下而上发动的,但是在 职业学校目前一线教师的“参与度”并不高。n除了观念、认识问题之外,没有一套激励机制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改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 因。n如教师是否参与课改,与其薪酬、收入没有关 系;课改成果,也与教师职称评定关系不大。四、对策建议n加强职教“专业教学论”与“专业教学法”的研 究,探索一套适合项目课程教学的有效教学 模式与教学方法。n职教与普教最大的区别可能在教学方法上, 但是恰恰在我们的职业学校中这方面区别并 不明显!那么,什么才是“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呢?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必须有以下特点:n符合专业的特点n符合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做中学、做中教、 实践中教理论)n符合职校生的学习基础与认知特点(文化基础 差,形象思维活跃,不善抽象思维)项目课程至少它可以解决目前我国职 教课程中的两大难题:n解决 “学用一致”的问题。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 学习,提高学生的上岗能力,进而增强毕业生 的就业能力,这符合“就业导向”的职教办学方 向。n解决 “普遍厌学”的问题。通过“真实”环境下的“ 做中学、做中教、实践中教理论”,让学生学起 来,提高职校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增强学习 成效,这符合职业教育的特性与职校生的认知 特点。技术培训,为课改实施作好“技术上”的准备通过培训,让教师了解:n什么是项目课程?n项目课程如何开发?如何实施?n新教材如何使用? 通过培训,让教师改变:n教学观念n教学行为n教学模式n最终实现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教师在课改中的主体地位n因此,要开发出富有职业教育特色 的课程,就必须培训自己的课程改 革师资队伍!n另外,职校教师只有参与课程开发 过程,才可能对新课程有深刻的理 解,从而能够更好地按照新课程的 理念进行教学!职教课程改革最大的动力来自教师,但最 大的阻力也来自教师。n教师的阻力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观念,二 是技术,三是工作量。n多年受学科教育的经历,使得许多教师仍然面 临转变课程观念的艰巨任务。他们担心打破学 科体系后,职业教育会变成职业培训,而学生 所获得的知识会过于零散。n如果说通过专家学术报告、教学现场观摩、与 行业企业专家深度交流、参与课程改革等途径 ,可以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那么目前教师工 作量过于繁重,的确已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的主要阻力。课程改革涉及多方面n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可能涉及多个 方面1.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师教学方法2.教学资源的安排(教室,机床,教学次序 )3.职业技能鉴定方法及内容解决上述矛盾的途径?n各位教师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大家讨 论)途径(一)教学管理1.鼓励教师积极参与2.教育管理部门参与教改运行,探索适合学校 的教学运行模式3.与上级教育部门和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沟通 ,采用合理的鉴定方法(如双证融通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二)建立“以教材为核心”的资料库1.加强项目教材系列开发,可以考虑在全省建 立一个成系列、成规模的“以教材为核心的资 料库”。2.这个“资料库”应该还提供一批被实践证明成功 的项目课程经典教学案例,供广大职业学校 教师在推行项目课程中学习与选用。3.这些成功的教学案例应该来自一线的课改实 验学校。职教教研机构应该加强项目课程的 教学研究与教学评价,帮助课改实验学校总 结经验,形成经典的教学案例。对教师进行 培训职教课改到什么程度才算成功?n让学生“学起来”! 学生普遍的“厌学”变成普遍的“乐学” 教师普遍的“厌教” 变成普遍“乐教”n让学生感到“学的东西有用”! 对学生就业有用 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有用n“有用的东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只有当学生真正“学起来”了,我们才能实现我 们的课改目标!否则,再好的目标也等于“零”!n因此就当前而言,“让学生学起来”是第一位的!n然后就是学以致用(所学知识与技能)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