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借助线段图,来加深学生对倍概念的认识,运用乘法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能正确区分倍的问题中两种类型,培养学生应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几何直观,渗透模型思想。(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交流、语言表达、严谨审题等能力,注重几何直观的作用,通过多种直观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并为学生提供参与几何直观活动的机会,积累用图示学习数学的经验。(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二、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一学习内容,对于三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尽管孩子对倍的概念有了一定的基础,知道“1份量”(标准量)和“比较量”的关系,但这些数学语言远没有“几个几”容易理解。教学中要设计了丰富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从旧知识的巩固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只有需要把研究“对象”抽象成为“图形”,再把“对象之间的关系”转化成为“图形之间的关系”,这样就把研究的问题为“图形的数量或位置关系”的问题,进而进行思考分析。便于学生在比较和抽象中构建解决此类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让学生学习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理解题意的方法,使学生明确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计算。在学生初步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的教学上,为了降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选用的数量尽可能小些,并且尽可能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通过直观形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再结合以前所学生的知识,从而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和“倍”数量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利用学过的“求几个几”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实现知识的迁移。四、教学准备课件、练习卡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复习(1)看图列算式 算式: 第一行:第二行: 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多少倍? 算式: 2变式运用6 个 5 是( ),2 个 7 是( ),8 的 5 倍,4 的 2 倍。换一种说法 。58=( ),其中,( )是 8 的( )倍,( )又是 5 的( )倍线段图:笔盒:闹钟:闹钟的价钱笔盒是的( )倍。 (二)新知探究1情景引入,分析信息,理解题意师:每位同学都有购物的经历,在购物中有许多的数学问题,下面这位同学在购物时遇到什么数学问题呢?(1)阅读与理解师:你发现了哪些信息?板书信息:军旗的价钱是 8 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旗的 4 倍。 问题:象棋的价钱是多少?课件出示图片(2)分析与解答。尝试解答可能会有学生答出:象棋的价钱是 32 元,也能说出算式:84=32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怎样验证他的解答是否正确?尝试画图表示数量关系师:我们知道两种价钱的数量的关系,如果能像刚才的复习题中的图示表示,就能看得更明白了。学生自由发挥。让学生尝试在草稿纸上画图分析,画完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画法。反馈点评时引导学生可以用线段图的长度表示军旗和象棋的数量关系。教师说明线段图中需要用线段的长来表示具体的数量,而且图中线段的长短关系要符合题目的数量关系。线段图画法: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军旗的价钱(8 元),再根据“象棋是军旗的 4 倍”,连续画出 4 段大约与第一条线段同样长的线段来表示象棋的价钱。师要追问:为什么把军旗的数量用较短的线段表示?怎么看出哪条线段表示是军旗?怎样清晰看出象棋是军棋的 4 倍呢?问题怎样在线段图表示出来?师生小结: 图的前端文字说明,1 份量(标准量)画短些,“比较量”是“标准量”的几倍就画几段。每段的长度尽量一致,上下图形做到一一对应。演示画线段图的过程,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完善自己的线段图。课件陆续出示线段图的各部分。理解线段图,分析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从图中看出:要想知道“象棋的价钱,就是求 4 个 8 是多少?用乘法计算”84=32(元)让学生结合线段图说算式的意义。板书:求 8 的 4 倍是多少 求 4 个 8 是多少 84=32(元)(3)回顾与反思。你算的一定是正确的吗?你是怎么想的?课件出示图片说明检验方法,可以用除法进行检验。补充答语,引导学生养成完整答题的习惯,体现数学规范性和完整性。(4)变式练习,运用策略笔盒 9 元,闹钟的价格是笔盒的 3 倍。闹钟的价钱是多少元?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汇报交流,师板书。板书:求 9 的 3 倍是多少 求 3 个 9 是多少 93=27(元)师:体育商店还有许多物品,你还看到什么?课件出示信息:毽子的价格是 5 元,跳绳的价格是毽子的 3 倍。师:你能画线段表示两个数量关系吗?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跳绳多少元?)请学生尝试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并解答出来。同桌互相交流线段图画法,全班反馈。教师板书。板书:求 5 的 3 倍是多少 求 3 个 5 是多少 53=15(元)(5)概括比较 抽象模型比较 84=32,93=27,53=15 几个算式之间的异同点。进一步思辨“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的本质所在。在比较和思辨中逐渐清晰两种量的关系,加深对“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问题解决中,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联系乘法的含义,理解用乘法计算的道理。板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求几个几是多少 1 份量( 标准量)倍数=比较量(三)综合应用,提升能力1巩固应用 提升能力(1)练习十一第 5 题(课件出示)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时,着重让学生说出“73=21”算式的意义。“为什么乘 3?”(2)练习十一第 6 题(课件出示)读懂信息,运用策略 ,解释过程。同伴互助 ,深化理解 2沟通联系,拓展延伸练习十一第 7 题(课件出示)情境创设:课件呈现第 7 题的情境图,先出现信息和问题:王平只踢了3 个,李芳踢了 18 个。问题(1)李芳踢得个数是王平的几倍?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186=3。说出算式的意义。师追问:谁的个数是标准量?问题(2)刘梅踢得个数是王平的 2 倍。刘梅踢了多少个?分析问题:谁的个数是标准量,如何表示刘梅和王平的关系?。画线段图分析: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汇报交流,师板书。32=6 (个) 比较:问题 a李芳踢得个数是王平的几倍?列式: 186=3。b刘梅踢得个数是王平的 2 倍。刘梅踢了多少个? 32=6。师:这两个问题中都与倍的知识有关,一个用除法计算,一个用乘法计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讨论,汇报交流师生小结:在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时,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在解决”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四)灵活运用,拓展延伸。练习纸上。1看图列算式。(1)足球的数量是篮球的多少倍?(2)足球有多少个?2说一说。(1) 第一行画 2 个,第二行画的个数是的 6 倍, 第二行该画( )个 。(2) 第一行画 15 个,第一行画的个数是的 3 倍, 第二行该画( )个 。3练习十一第 9 题(课件出示)(1)学生尝试独立完成。(2)汇报交流 集体分析。(五)课堂回顾 总结提升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能举例说说吗?教学反思:我从复习导入到发现问题,再到解决问题再到一系列的练习,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知道了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在新授课时,引导学生运用了“求几个几” 的方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这一新问题,用旧知求的新知,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同时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体现了“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在复习时、新授时,都用了情境教学,激发了浓厚的学习热情.又在练习中设计了,把练习潜移默化的隐藏在游戏中,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巩固新知.另外 ,还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当有的学生说错了, 我给予了讲解,循循善诱,帮助每个学生都学会.在练习设计上有层次,有梯度.由浅入深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内化所学知识.如:在练习中,先说一说,再画一画,最后做一做, 并在后面设计了一道两步应用题作为拔高题,照顾了优等生.这样的设计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使学生在探索交流中巩固了新知.改进:1 、在学习新课时,应再大胆放手,少提示,让学生自己讨论,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2、课上讨论的时间几乎没有,最好把讨论和教学过程有机的融合起来 .3 、在练习中,如果能再试着让学生自己编题,就更好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