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FOF 热身:公募雀跃银行观望【各位读友,本文仅供参考,望 各位读者知悉,如若喜欢或者需要本文, 可点击下载下载本文,谢谢!】 随着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 作指引第 2 号基金中基金指引(征 求意见稿) (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出炉,公募基金公司的 FOF 团队迅速 招兵买马,以获取发行先机。然而,在 欢呼雀跃的公募身后,最重要的基金销 售渠道银行却并不积极。部分银行 透露,FOF 带来的托管工作量会翻倍, 且银行为 FOF 产品需要准备上线系统 新功能,因此成本较高,而征求意见稿 对托管费双重收费的规定并不合理。不 过也有部分银行表示,如果 FOF 持仓 基金不托管在本行,相当于为其他行输 送规模,因此倾向于选择持仓基金也托 管在本行的 FOF 进行托管。-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公募摩拳擦掌记者获悉,目前多家基金公司均 在 FOF 的准备上摩拳擦掌。南方某大 型基金公司透露,其公司从去年开始储 备了一个资产配置小组,发行了数只基 于公募基金的专户 FOF,未来打算以该 小组为雏形成立独立的 FOF 部门。而 更多的基金公司则早已在多个部门储备 FOF 人才。华夏、嘉实、博时等大型基 金公司不仅有自己的 FOF 团队,而且 多个团队都已经调拨专门人手与专户部 门合作发行专户 FOF。如华夏已储备一 个量化 FOF 团队,而嘉实基金早在 2012 年就成立了“投资者回报中心”,一 直在推荐全市场和内部 FOF 组合。还 有部分基金公司则早已与第三方机构合 作,发行 FOF 专户,积攒 FOF 投研经 验。博时基金试图发力多资产多策略配 置的 FOF,在团队、组织、定性和定量 化的模型研究、风险控制等多个方面都-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进行了探索、研究和储备,同时通过 QDII 业务、专户业务开展实际的投资 实践。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公募基金 最大的销售渠道银行,对于 FOF 却有着自己的考虑。根据征求意见稿, 公募 FOF 的托管人不得对基金中基金 财产中持有的自身托管的其他基金部分 收取托管费。这意味着,如果托管在某 银行的 FOF 中的基金也托管在该银行, 则该银行无法收取托管费。北京某基金公司高管透露,他们 在与银行的探讨中,感觉到银行的积极 性并不高。 “如果是 FOF 中的组合托管在 自家银行,就无法收到托管费,如果托 管在其他银行,则相当于给竞争对手送 去规模。 ”对此,记者联系了两家大行托管 业务部和个金部人士,他们对于上述观-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点均表示认可。上述个金部人士透露, 已有多家基金公司主动联系合作,希望 借助银行的 FOF 研究能力和渠道能力 发行产品,但是也并没有获得其所在银 行的积极回应。银行希望 FOF 持仓本行托管上述托管业务部人士透露,目前 其银行有意向参与 FOF 托管,但是更 偏向于托管持仓基金也由本行托管的 FOF 产品。他说, “虽然这样的 FOF 收 不到管理费,但是至少持仓基金的规模 增大,托管费也能多收点。 ”一家股份制银行资产托管部人士 认为,征求意见稿对于 FOF 的托管费 规定让银行“躺枪”,实际上意义不大。 他认为,之所以不允许 FOF 管理人对 内部 FOF 收费,是考虑到内部 FOF 主 要投资于管理人自身的基金产品,在投 资研究上的成本并不高,因此不必要双-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重收费。但是,对于托管银行而言,即 使已经托管了 FOF 的持仓基金,但是 再托管该 FOF 并不会减少银行的工作 量。“FOF 和其持仓基金,虽然是投 资关系,但是在托管上,是两个独立核 算的产品,收取双重管理费是合理的。 ” 该人士介绍, “按照征求意见稿的规定, 托管 FOF 的工作量其实更大,由于托 管费是按日计提,同时 FOF 管理人的 持仓基金会随时变化,我们每天要对比 FOF 管理人的组合中哪些是在我们银行 托管的基金规模变化,然后每日计算托 管费。 ”记者获悉,目前各大银行的估值 核算模块上并没有 FOF 相关功能,市 场上真正公募 FOF 的落地,可能还要 等待银行做好准备。记者从基金公司产品部门获悉,-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征求意见稿的正式版本或许要在四季度 才能出炉。【各位读友,本文仅供参考,望 各位读者知悉,如若喜欢或者需要本文, 可点击下载下载本文,谢谢!】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