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5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8页 / 共35页
第9页 / 共35页
第1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古诗词三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字学习亭 庭 潭 螺 谙 词语学习 亭子 洞庭 水潭 青螺谙练 悠闲 讨厌 镜子磨炼 红胜火 绿如蓝检查预习:亭tng 字义: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边和花园里。 亭字下面是“丁”,不是“子”。结构:上中下结构;查字典音序是T,去掉部首查7画组词:亭子、凉亭、亭亭玉立螺lu结构:左右结构,查字典音序是L,去掉部首查11画字义:软体动物,体外包裹着锥形或者椭圆形的硬壳。组词:田螺、海螺、螺号谙n结构:左右结构,查字典音序是A,去掉部首查9画。 不要读成字义:熟悉、精通 组词:谙悉、谙晓、谙达(yn) 庭tng结构:半包围结构;查字典音序是T,再去掉部首 查6画。庭字中“壬”下面的一横要短。字义: 1、正房前的院子;2、厅堂;3、法庭, 审判案件的处所。组词:开庭、家庭、庭院潭tn结构:左右结构;查字典音序是T,再去掉部首查 12画。 字义:深水池、深水坑组词:清潭、泥潭读一读,在句子中你还能认识生字吗?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李 白jng y s静 夜 思李白chung qin mng yu gung床 前 明 月 光,y sh d shng shung疑 是 地 上 霜。j tu wng mng yu举 头 望 明 月,d tu s g xing低 头 思 故 乡。l p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l yn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li 飞流直下三千尺,y yn 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李白独坐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 753 年)秋游安徽省宣州市时所作。当年,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的辛酸。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 白所有的鸟儿都想着高空飞散了,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不肯停留, 悠闲地飘走了。我和敬亭山互相对视而不感到厌倦的。此时我忘记了其他的一切,心中只有那孤 独秀丽的敬亭山。用自己的话说说句意:天上的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 “我”,远离而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 。闲闲: 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鸟儿飞走了,云飘远了,“我” 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一动不动地看着 “我”。世上大概只有敬亭山愿意和 “我” 做伴吧,真是难得一知己。相看两不 ,只有敬亭山。厌厌: 满足。“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寞的长空上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诗中的写法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鸟儿飞走了,云飘远了。诗人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此刻诗人十分动情,世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做伴吧,真是难得一知己!“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互为知己的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惜惜相怜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提炼的,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诗中的写法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李 白练习 默写古诗独坐敬亭山。 填空(1)李白,字 _,号_,是我国_代大诗人 ,他一生写了很多诗,现存九百九十多首,他被人们称为 _。(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既写了眼前的景色,又抒发 了诗人_的感情。(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了_手法写诗人与敬 亭山的相知之情 解释相关词语孤云独去闲 闲:相看两不厌 厌:青莲居士太白唐诗仙孤独拟人悠闲自在(形容云朵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满足望洞庭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南侧。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刘禹锡(772842), 字梦得,唐代诗人,被白 居易称作“诗豪”。他的许 多作品,立意新颖,思想 深刻;七言绝句受到民歌 的启发,写得明快清新, 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 生字学习洞庭 潭面 青螺在月光皎洁的秋夜,洞庭湖的波光和皎洁的月色互相映衬,显得多么和谐!无风的潭面平静得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湖光秋月两相 ,潭面无风镜未磨。和和: 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从远处看,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像“螺”的形 状,因为“君山”上树木葱茏,故称“青螺” 。这句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望 洞 庭忆江南这首词是白居易离开杭州,回到洛阳以后因怀念杭州而写的三首忆江南中的第一首。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在文学上,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 诗通俗易懂。白居易在杭州、苏州做刺史三年,为官非常 清廉。他带领百姓修筑白堤,治理西湖;疏通河 道,整修山塘,短短几年,和老百姓结下了深厚 的友谊。55岁那年,白居易因病回到洛阳,时隔 十二年,江南百姓的勤劳、淳朴和善良仍然令他 深切怀念。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江南好,风景旧曾 。谙谙: 熟悉。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江水更显得碧绿。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2、体会前两句中蕴含的作者感情。江南春景的如此美丽、绚烂,作 者用一个字就表达了由衷的赞叹,那 就是好 。这个“好”字是在赞美江南的什么 好?读出自己的体会。作者赞叹的美好春景是他非常熟 悉的,亲自感受到的,理解“风景旧 曾谙”一句。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 江 南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还想象出了一幅幅图画。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你也试试看! 忆江南(其一) 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忆江南(其二) 白居易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