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5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8页 / 共35页
第9页 / 共35页
第1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 孟德尔定律和伴性遗传第14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最新考纲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点突破能力培养知识梳理知识梳理温故串知 重温教材 夯实基础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杂交外来花粉 人工授粉 去雄 2.豌豆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是严格的 植物,能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自然状态下都为 。(2)豌豆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 的相对性状。【思维激活1】 豌豆的自交需要人工授粉吗?提示:不需要,因为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纯种易于区分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问题过程图解归纳总结: (1)F1全部为 ;(2)F2发生了 。高茎性状分离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作出假说1.图解假说2.结果分析(1)F2性状表现及比例为 。(2)F2基因组成及比例为 。四、对分离定律的解释验证演绎推理1.方法:测交实验,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2.目的:验证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正确性。3.遗传图解高矮=31DDDddd=121【思维激活2】 孟德尔验证实验中为什么用隐性类型对F1进行测交实验?提示: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只含有一种隐性配子,分析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即可推知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五、分离定律的内容及实质得出结论1.内容(1)研究对象:控制 的遗传因子。(2)时间:形成 时。(3)行为: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 。(4)结果:分离后的遗传因子进入 中,随 遗传给后代。2.实质: 随 的分开而分离。同一性状配子分离不同配子配子 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建网络图考点突破悟法提能 核心归纳 重点突破分离定律的研究方法、实质及验证考点一 1.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1)提出问题为什么F2中总是出现31的比例?(2)作出假说提出遗传因子控制相对性状等观点。(3)演绎推理F1为杂合子,产生两种配子,其比例为11。(4)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演绎推理。(5)总结规律通过实验验证假说成立。严格的假说演绎过程,再加上合适的材料和科学的方法,奠定了孟德尔成功的基础。剖析考点2.分离定律的实质下图表示一个基因型为Aa的性原细胞产生配子的示意图:3.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典例1】 (2014衡阳六校联考)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C.为了验证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解析:在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内容中,性状是由成对的遗传因子控制,而不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故A错误;孟德尔演绎推理的是F1和隐性个体杂交后代的情况,并据此设计和完成了测交实验,故B错误,C正确;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是从个体水平证明基因的分离定律,故D错误。答案:C延伸拓展:请举例说明从细胞水平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提示:花粉鉴定法,由于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液呈现不同颜色,所以取其杂合子的花粉通过染色、镜检观察到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误区1 误认为只有F2出现31的分离比,才符合分离定律点拨: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均遵循分离定律,只有在完全显性条件下F2才有31的分离比。误区2 误认为生物体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产生雌雄配子的数量比是11点拨:有性生殖过程中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大于雌配子数量。走出误区【跟踪演练1】 (2014河南商丘二模)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中出现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解析: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C选项属于演绎的过程。C考点二显隐性的判断、纯合子和杂合子的鉴定及基因型、表现型的推导剖析考点1.性状显隐性的判断方法(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甲乙只有甲甲为显性性状。甲甲甲+乙乙为隐性性状。(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甲甲F2中甲乙为31甲(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3)实验法判断2.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较比较项目纯合子杂合子特点不含等位基因至少含一对对等位基因实验 鉴定测交后代只有一种类类型后代发发生性状分离自交后代不发发生性状分离,只 有纯纯合子后代发发生性状分离,既 有纯纯合子,又有杂杂合子花粉鉴定法 (单倍体育种法)只有一种花粉(植株)至少两种花粉(植株)3.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推导(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正推型)亲本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子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AAAAAA全为显为显 性 AAAaAAAa=11全为显为显 性 AAaaAa全为显为显 性 AaAaAAAaaa=121显显性隐隐性=31 AaaaAaaa=11显显性隐隐性=11 aaaaaa全为隐为隐 性(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基因填充法。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可用A 来表示,那么隐性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一种aa,根据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因。 隐性纯合突破法。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是逆推过程中的突破口,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因此亲代基因型中必然都有一个a基因,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型进一步判断。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直接判断(用基因B、b表示)组合后代显隐性关系亲本基因型显显性隐隐性=31BbBb显显性隐隐性=11Bbbb只有显显性性状BBBB,BBBb,BBbb只有隐隐性性状bbbb【典例2】 (2014郑州模拟)鼠的灰色和白色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下表为不同亲本组合及其后代的体色及数目。如果杂交组合亲本中的灰色雌鼠和杂交组合亲本中的灰色雄鼠交配,结果是( )杂杂交组组合亲亲本后代 雌雄灰色白色 灰色白色8278 灰色灰色11839 白色白色050 灰色白色740A.都是灰色B.都是白色C.3/4是灰色D.1/4是灰色答案:A延伸拓展:如果杂交组合亲本中的白色雄鼠和杂交组合亲本中的灰色雌鼠交配产生8只小鼠,灰色与白色比例是多少?提示:不确定,样本数量少,不一定符合正常分离比。走出误区误区1 误认为符合分离定律一定就会出现正常性状分离比(针对完全显性)点拨: (1)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影响。环境包括外界环境和内环境。如遮光条件下绿色基因不能表达只能培育出黄化苗;再如动物体内性激素影响基因表达而导致同一基因型在雌雄个体中表现型不同。(2)致死类:显隐性合子致死及配子致死都会影响正常分离比。若为显性致死或隐性致死时,可先利用分离定律进行基因型的遗传分析,然后去掉致死的基因型个体即可。若为配子致死时,需要根据题意确定相关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然后再分析子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误区2 误认为自交=自由交配点拨: (1)自交是指相同基因型个体的交配,如基因型为AA、Aa群体中自交是指:AAAA、AaAa。【跟踪演练2】 (2014河北衡水二调)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A.3/4 B.1/3 C.1/2 D.1/4D能力培养深度过关 活化思维 夺取高分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杂合子与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曲线分析(2)据上表可判断图中曲线表示纯合子(AA和aa)所占比例,曲线表示显性(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曲线表示杂合子所占比例。解题指导解答此类图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亲本必须是杂合子,n是自交次数,而不是代数。(2)分析曲线时,应注意辨析纯合子、显性(隐性)纯合子,当n,子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约为1,而显性(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约为1/2。C解析:本题以图中曲线的变化集中考查杂合子自交和随机交配的四种情况。依题意可首先分析出前三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如下表),据此可判断曲线、分别对应表中的、 4种情况。连续 自交随机 交配连续自交并逐 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 淘汰隐性个体P1111F11/21/22/32/3F21/41/22/51/2由图可知,曲线的F3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与曲线的F2中Aa的基因型频率相同 ,均为0.4,A、B正确;曲线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和上一代中纯合体的比例分 别为1-1/2n和1-1/2n-1,两者相差1/2n,C错误;曲线和分别代表随机交配和 连续自交两种情况,此过程中没有发生淘汰和选择,所以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 频率始终相等,D正确。点击进入课时训练点击进入即时检测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