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鹧鸪天 黄庭坚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 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身健在, 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 ,付与时人冷眼看。试根据诗歌内容分析诗人形象和诗歌主 题。【注】黄庭坚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贬 涪州(今四川涪陵)别驾、黔州(今四川彭 水)安置,后移戎州(今四川宜宾)安置, 至元符三年(1100)得赦,在蜀地流徙五年 余。这期间,黄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蜀 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这首鹧鸪天, 就是戎州安置时答蜀士史应之之作。诗人形象 诗人是一个狂士形象。他在酒中寻 乐、在雨中吹笛,酒醉簪花倒带帽, 以自乐自娱、放浪形骸、侮世慢俗的 方式来发泄心中郁结的愤懑与不平, 主人公旷达的外表后,隐藏着无尽的 辛酸与伤痛。诗歌主题诗中着意写诗人酒后的浪漫举动和醉中狂态 ,抒发了作者在坎坷的仕途中的苦闷和激 愤。最后一句“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 冷眼看”,菊花傲霜而开,常用以比喻人老 而弥坚,故有黄花晚节之称。这里说的白发 人牵挽着黄花,明显地表示自己要有御霜之 志,决不同流合污,而且特意要表现给世俗 之人看。这自然是对世俗的侮慢,表现出对 黑暗、污浊的社会现实的反抗。(4分)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注释】 浩初上人:即浩初和尚,潭州人,当时从临贺到 柳州会见作者。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 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因党争 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两诗都写到“望”,柳宗元“望”的是故乡,李 德裕“望”的是京城,思念都很深切。 B. 两诗都写到“山”,就手法而言,柳诗用的是比 喻手法,而李诗用的则是拟人手法。 C. 柳宗元虽有友人陪伴,但身世之悲、思乡之愁没 有丝毫地减弱,反而抒发得更强烈。 D. 李德裕凭楼远眺,亲眼见到鸟儿无法飞越百匝千 遭的青山,于是触景生情,悲从中来。答案:D。 李德裕诗没有说亲眼见到鸟儿无法飞越百匝千遭的 青山,只是说鸟儿飞到帝京也要半年时间,言路途 之远,属于解读错误。柳诗的“割”字和李诗的“绕”字历 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它们好在哪里 ?(4分)参考答案:“割”意思是割断、割裂,说海边的群 山像锋利的剑刃一样将自己的愁肠割断,形 象地描绘出作者的贬谪之痛和思乡之愁。“绕”意思是围绕、环绕,说青山将崖 州城层层围住,使得诗人无法从此处脱身, 象征性地写出自己政治上的困境。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