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寿碗的起源与发展z0b9e 重庆烧 寿碗 www.fuleshou.com 重庆寿碗在古时候,后辈子孙位为表示自己的孝敬之心,老人寿辰时,专门为 寿星办寿宴制作一批寿宴用寿碗,有些讨寿者喝得酩酊大醉时,就将寿碗装进衣袋,但此举主家并不责怪,反认为有福有寿。有的人宴后向主人讨要寿碗,也有主人主动赠庆 寿者寿碗一对,使受赠者沾老寿星之福,俗说有延年益寿之兆。最早的寿碗出现在明朝,那时候的寿碗都是在碗上刻有各种寿字或寓意长寿的寿桃、松柏、仙鹤等长寿象征物图形。长寿象征物多取自自然物,其取用的途径或者是因为这些事物本身有绵长的寿命,如龟鹤松柏,乃至泰山、寿石;有的是利用某物名称的字音、谐音取意,如常青藤、常春花、猫、绶带鸟 、蝴蝶等;有的是因为它们是传说中可以使人长寿的物品,如桃子、枸杞、灵芝、菊花等;。这些象征物被以图画的方式组合、结构,就形成了祝福长寿的吉祥图案,诸如:龟鹤齐龄 ,画龟、鹤,五福捧寿,画五只蝙蝠围绕寿字;芝仙祝寿,画灵芝、水仙、竹和寿石;杞、菊延年,画菊和枸杞。从明朝一直持续到清末的寿碗,统称为通用版寿碗,民间的通用版寿碗注重实用价值,而帝王的寿碗体现的是其纪念、收藏价值。民国时期,开始出现把寿星名字和年龄烧刻在碗身或碗底,这时期的寿碗统称为刻字寿碗。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