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3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5页 / 共43页
第6页 / 共43页
第7页 / 共43页
第8页 / 共43页
第9页 / 共43页
第1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L谜 语 猜一猜 在娘家青枝绿叶,到婆家面黄肌瘦。不提起来倒也罢了, 一提起来泪洒江河。 打一交通工具附属用品 ( 谜底:撑船竹篙 )修辞是修辞是人们在 运用语言传递信息、 表情达意的过程中, 追求最佳表达效果 的言语实践。 一、比喻 六、反复二、比拟 七、排比三、夸张 八、设问四、对偶 九、反问五、借代一、比喻(即“打比方”):用一种事物或情 境比另一种事物或情境。一般比喻句都 有本体、喻体和喻词。比喻暗喻 本体+系词+喻体借喻 喻体明喻 本体+比喻词+喻体 (一)明喻(一)明喻是一种非常明显的比喻。比喻词有:是一种非常明显的比喻。比喻词有: “ “ 像像” ”、“ “如同如同” ”、“ “好比好比” ”、“ “仿佛仿佛” ”、“ “宛如宛如” ”、“ “ 一一 样样” ”等。例如:等。例如:共产党像太阳。共产党像太阳。 网吧如同雨后的春笋,突然间密密麻麻地网吧如同雨后的春笋,突然间密密麻麻地 出现在校园周围。出现在校园周围。 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门,那么巫峡简直像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门,那么巫峡简直像 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二)暗喻指的是本体和喻体都说出来,用“成”“ 变成”“是”“就是”“成为”“等于”等比喻词连接 的比喻。如: 1.她们是替带工赚钱的机器。 2.尾巴是道地的舵;脚就是宽阔的浆;它的 一对大翅膀在风前半张着,微微地鼓起来, 这就是帆 。 3.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 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 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電燈泡的故事電燈泡的故事甲和乙都是尖嘴薄舌的人。一天,他们在学校 的走廊上远远看見鄰班的死对头丙。甲说 :“ 你瞧! 丙的鼻子又紅紅又大大,多难看的,真像一 个电灯泡!”乙看了看丙的鼻子,說:“对,丙 的鼻子是一个电灯泡, 是一个又大大又红红的电灯 泡!“有一次,甲跟丙撕打,还一拳打在丙的 鼻子上”。旁边的乙说:“噢!不好了,电灯 泡给打碎了!”以上是故事中的三段对话,分別用了比喻中 的哪些类型?三、借喻指的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由喻体直接代替本体出现的比喻。如: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 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天上的银盘皎洁明亮。不能再让害群之馬为非作歹。注意:含有以上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 都是比喻句。如:1.他好像刚刚还在这里。(表示猜 测)2.小赵长得就像高仓健。(表示比 较)3.无数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 了白天。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或者把人当作物 来描写。分为拟人和拟物。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拟人:把事物当作人,写出和人一样的感 情和动作。情和动作。二、比拟例: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例: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 作或情态。作或情态。例:例:1.1.喜鹊格格地笑起来。喜鹊格格地笑起来。 2.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 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三、夸张:为了突出某事物的 特征,有意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夸张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 得“大、多、高、强、深” 的夸张形式) 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 得“小、少、低、弱、浅、 ”的夸张形式) 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 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扩大夸张: 就是指故意把事物往大、高、多、重、强 等处说,实际就是有意的言过其实。1.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 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安徒生皇 帝的新装)2.泰山小啊天山低,顶天立地的向秀丽!(贺敬之 向秀丽)缩小夸张:是指故意把事物往小、低、少、轻、弱等 处说,实际就是往小里的言过其实。1.可是当兵一当三四年,打仗总打了百十回 吧,身上一根汗毛也没碰断。(刘白羽无 敌三勇士) 2.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 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鲁迅药) 2.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 面包的香味来了。1.他酒没沾唇,脸就红了。 超前夸张: 指的是故意把后出现的事物说成先出现的 或同时出现的。例如: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1.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 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 a同志们,你们看,我们的力量大如天。 b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2.运用夸张要明确、显豁,不能又像夸张又 像事实。3.运用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就很少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四、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两句(或短语)组 成一对句子,把两方面的意思突现出来。例:1.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2.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3.一着不慎, 满盘皆输。 对 偶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 衬的对偶形式)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 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 式) 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 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 式) c.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对比: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 举出来,相对比较描述。例:有的人骑在人民的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注意:正确区分对偶和对比对偶与对比的比较、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 是“对称”。、对偶主要是从结构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 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 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对偶里的“反对” 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 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五、借代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 事物。例1: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么?例3:上面尘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 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例2: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如何区分借喻与借代 1看本体和客体(喻体、借体)具有相关性还 是相似形。具有相关性的是借代,具有相似形的 是借喻。2.运用还原法,如果可以还原,那么就是借 喻;不能,就是借代的修辞方法了。 例1: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么?例2:天上的银盘皎洁明亮。大耳朵來了!我每次 见到他的大耳朵,都 忍俊不禁。 指长有 大耳朵 的人借借 代代长着大耳朵的人来了,我每次见到他的大耳朵, 都忍俊不禁。改 为 陈 述 句1.他摇曳着一头的蓬草,冲 出门外去上学去。2.不能让这些充满暴力 和色情的漫画毒害我們 的幼苗。凌乱的头发他摇曳着一头像蓬草般凌乱的头发,冲出门外去 上学去。改为明 喻句幼嫩的 小孩不能让这些充滿暴力和色情的漫画 毒害我们的像幼苗般幼嫩的小孩。六、反复:为了强调某事物或感情,使同一词语或句子再 次出现.例:1.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2. 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 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 尺 。七、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语气一致 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短语接连起来用 。2.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 ,干旱旱不坏它。例1. 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 ,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3.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 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八、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说出自己的 看法(自问自答)。例:.是谁创造了世界?是我们的劳动 群众。.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 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 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九、反问 例如:凭着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乐观的 志趣,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反问 即反诘。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明知故问、问而不答 )借代拟人对偶夸张1我们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2杜甫川迎来柳林堡笑,红旗飘飘把手招。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 河落九天。3泰山不辞抔土才能就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方可成其大。5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都成了水墨山水。比喻延安的歌声,是革命的歌声,战斗的歌声,劳动的歌声。他 们 的 品 质 是 那 样 的 纯 洁 和 高尚, 他 们 的 意 志 是 那 样 的 坚 韧 和 刚 强, 他 们 的 气 质 是 那 样 的 淳 朴和谦 逊, 他 们 的 胸 怀 是 那 样 的 美 丽和宽广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怒发冲冠,凭栏处,萧萧雨歇。反问排比排比夸张修辞在语文学习中的用武 之地作文 阅读理解 诗歌鉴赏 仿写、扩写、变换句式等语 言表达 在1991年“金鸡”“百花”奖的颁奖会上,最 佳男主角双奖获得者李雪健说了这样一句感人至 深的话: “苦和累都让一个好人焦裕禄受 了,名和利都让一个傻子李雪健得 了。” 著名演员如是说言语实践范例 仲夏去兜风 , 晴空万里 云留白 , 这般洁白清新 , 就是黑人牙膏的感觉。言语实践范例 企业广告如是说言语实践范例一片一片又一片, 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飞入芦花都不见。我和老农一起谈论河流 田埂上 我蹲在老农的左边 阳光蹲在我和老农的四周言语实践范例诗人如是说 余秋雨阳关雪:从未见过这样 完整的天,一点儿也没有被吞食,边 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 了个严实。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 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 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 。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 也变成了侏儒。言语实践范例 散文家如是说词语的锤炼 句式的选择 辞格的采用 逻辑的突破修辞运用 贵在创新方法探究符合语境不落窠臼独抒己见最佳表达效果扩写:女孩开始想家了 女孩常常喜欢一人爬上顶 楼,面对家的方向,看雁阵, 读夕阳。把自己的满腔思绪, 洒在迎面扑来的春风中。语言练习精彩表达扩写: 龙泉洞口的佛像身上爬满了青苔。他微笑着,看青苔爬上脚趾; 他微笑着,听青苔跃上双膝; 他微笑着,任青苔漫上佛头。 语言练习精彩表达语言练习精彩表达根据语境写语段:秋天 / 田野 / 野菊 花秋天 / 田野 / 野菊花 秋天是上苍和我的一个约定。当秋 天挥舞着鞭子,赶着上帝的羊群到来的时 候,我推开房门,放飞自己的灵魂。我掠 过明亮的水面和刈倒了庄稼之后的宽阔 的田野,我踏着雏菊的香气,赴约来了 。可秋天打着呼哨把西风的长鞭一挥,那 些白云的羊群就远去了。空留下一个感 到了撕裂的焦虑和痛苦的我。语言练习精彩表达课堂小结修辞这位魔术师的魔力 ,取决于你的创新能力 。运用修辞,不断创新, 你的语言一定会精彩。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