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药在传染性疾 病中的重要性解放军302医院概述v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历史上,中国是个传染病多发 国。据史料记载,从公元前674 年我国最早记载霍 乱病流行至鸦片战争,我国共发生大的传染病流行 500 多次。一部中医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医学与 传染病的斗争史。中医在与传染病的数千年来的斗 争中不断发展、提高,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现 代的每一次重大传染病在我国流行时,中医中药作 为人类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都积极地参与了 临床一线的治疗工作。近几年,中医药积极介入了 SARS、手足口病、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新发 传染病的防治,实践表明,中医药对于现代传染病 的防治也有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的价值。中医对传染病病因的认识 v1疠气致病v2寒邪致病v3、邪毒致病v4、温邪致病传染病中医治疗的原则 v辨证论治是总原则 v预防为主是有效方法 v祛邪是首要任务 v扶正是必要措施 v注意脏腑、气血机能的调整 在传统传染病中作用肺结核v中医对肺结核认识历史悠久,在内经、 难经、金匮要略中称“虚劳”“虚损”, 元代葛洪十药神书为我国第一部治疗肺 痨的专著,中医确立了杀虫与不虚两大治疗 原则,对肺结核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流行性腮腺炎v中医称“痄腮”,为风温邪毒壅阻少阳经脉引起 ,古人采用中药辨证论治并提出中药外敷的 治疗方法-现临床常用外敷药“如意金黄散” 。v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的传染病防治中有 了新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中医药 研究院从东晋时期的急症诊疗名著肘后方 中发现了关键线索,研制出治疗疟疾的中 医制剂青蒿素,获得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新发传染病中作用SARSv2003年的SARS治疗中,中医药以其独特的 疗效引起。世界的关注,并得到了世界卫生 组织专家的肯定。SARSv据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在发病初期统计:该院收治的37例“ 非典”病人,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全部治愈,无1例出现呼吸窘 迫,而且平均退热时间为2.97天,胸片炎症阴影平均吸收时 间为2天,平均住院8.86天。该院自2月4月17日共收治“非 典”病人37例,年龄1579岁,有基础病变的5例,病人均以 发热咳嗽为主症。该院遵照广东省非典型肺炎病例临床诊 断标准(草案),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主要做 法是:静脉滴注清热解毒中药针剂,并联合使用抗生素; 严格掌握激素应用指征;及时针对病情变化按温病卫、气、 营、血辨证施治。他们所收治的病人无1例使用免疫球蛋白 等支持治疗,但感染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这主要与中药可 调整机体自身免疫、增强抗病能力、抑制了感染等有关,其 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SARS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要求充 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多次组织中医药界知名专家 研讨防治方案。北京市卫生局对中医药参与SARS 的防治给予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首都专家诊治小 组,组织名医为正在住院的患者进行了中医诊治, 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为进一步提高SARS的临床疗 效,对SARS病例或疑似病例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 原则,因地制宜,分期分证,进行个体化治疗。禽流感v中医专家研究制订“中医药防治人禽流感预案”是可行有效的2005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始组织专家讨论人禽流感的中医 预防方案,参考人流感防治经验,根据不同临床症状初步确定了4种中 医药方,预防可能发生的人感染禽流感疫情。从传统瘟病学理论看,中 医药治疗流感或瘟疫非常有效,应发挥祖国传统医学预防疫病的优势, 积极开展对人禽流感的防治研究,未雨绸缪,积极应对,疫情一旦发生 ,中医药应早期介入。 2005年11月,中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人禽流感诊疗方 案(2005版)的修订版,方案收载了人禽流感的中医预防方案, 强调参照流行性感冒及风温肺热病进行辨证治疗,另外,还主张对症治 疗,建议应用解热药、缓解鼻黏膜充血药、止咳祛痰药等中药、抗流感 病毒药品进行治疗,并建议在发病48小时内试用,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是 不容置疑的。 禽流感v现时治疗禽流感的西药并不是特效万能的美国、日本和越南研究人员报告说,在一名越南患者身 上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株中,他们发现了一些毒株对目前 最有效的流感药物“达菲”已具有抗药性。科学家警告说,禽 流感病毒的变异速度大大超出人们的想象,各国绝不能单纯 依赖“达菲”。故国外研究人员建议:在制订抗流感应急方案 时,各国公共卫生官员不能过于依赖“达菲”,而应储备多种 抗流感药物;不要让人们为预防流感而随便服用“达菲”,以 免加快病毒的抗药性变异;密切监控病毒的变异情况。v对于禽流感的治疗中医药具有优势,中药治疗并非只针对病 原体,而是通过整体治疗,使免疫功能恢复正常,抑杀病毒 ,中医治疗病毒性疾病不是强调单纯与病毒对抗,而是既注 重驱邪,也注重调护病人的正气,并使邪有出路。充分发挥 中医药的优势,在把握禽流感总体发病的基础上,结合中医 辨证论治,方能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中医药在防治禽 流感的过程中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早期干预,阻断病 程。(2)明显减轻症状。(3)缩短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 (4)促进病情稳定过度,减轻后遗症。(5)减少并发症和 西药的毒副作用。(6)中西医结合可以有效地整合医疗资 源,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甲型流感病毒v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 究所和北京工业大学承担的基础研究,甲型H1N1流感诊疗 方案所涉及的中药处方及部分中成药共计40多种,进行了筛 选和比较研究,v结果证实:1、中药处方及部分中成药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 流行株所致的小鼠肺炎死亡保护具有显著作用。2、中药处 方及部分中成药同时具有解热作用,能改善发热症状。3、 中药处方及部分中成药对多毒株所致肺炎模型有效,可在季 节性流感大流行尚未分型时早期辨证使用。v北京地坛医院、佑安医院开展的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研究 证实:通过临床专家遴选的中药处方及部分中成药的功能主 治与甲型H1N1流感病机、证候特点及基本治法相吻合,具 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基础。手足口病v手足口病指南(2010年)把中医药写进去了 指南。手足口病v1.普通病例:肺脾湿热证v基本方药: 甘露消毒丹加减v连翘、金银花、黄芩、青蒿、牛蒡子、藿香、佩兰、通草、生薏米、滑石(包煎 )、生甘草、白茅根v用法用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酌定药物用量。水煎100150毫升,分3 4次口服。v中成药:蓝芩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金莲清热泡腾片、抗病毒口服液等。v2.普通病例:湿热郁蒸证v基本方药: 清瘟败毒饮加减v连翘、栀子、黄芩、黄连、生石膏、知母、丹皮、赤芍、生薏米、川萆薢、水牛 角 v用法用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酌定药物用量。日一剂,水煎100150毫 升,分34次口服,或结肠滴注。v中成药:紫雪丹或新雪丹等;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手足口病v3.重型病例:毒热动风证v基本方药:羚羊钩藤汤加减v羊角粉(冲服)、钩藤、天麻、生石膏、黄连、生栀子、大黄、菊花、 生薏米、全蝎、白僵蚕、生牡蛎v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紫雪丹或新雪丹等;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 液、喜炎平注射液等。v4.危重型病例:心阳式微 肺气欲脱证v基本方药:参附汤加味v人参、炮附子、山萸肉v用法用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酌定药物用量。日一剂,浓煎鼻饲 或结肠滴注。v中成药: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手足口病v5.恢复期:气阴不足 余邪未尽v基本方药:生脉散加味v人参、五味子、麦冬、玉竹、青蒿、木瓜、威灵仙、当归、 丝瓜络、炙甘草v用法用量: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酌定药物用量。日一剂 ,水煎分34次口服。v针灸按摩:手足口病合并弛缓型瘫痪者,进入恢复期应尽早 开展针灸、按摩等康复治疗。v6.外治法v口咽部疱疹:可选用青黛散、双料喉风散、冰硼散等,1日2 3次。v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在我国有3000年历史,对 我国历史上瘟疫杂病的诊治起到了无可替代 的作用,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华民族五 千年生息繁衍的历史也证明了她的科学性, 中医药作为中国国粹,在传染病防治方面有 其独特 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