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依托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健康发展滨北坡杜小学办学特色简介邱丙利坡杜小学是办全事处最偏远的学校之一,校舍陈旧,校园硬件建设资金不足,教学设施不完善,师资年龄偏大,是全办事处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但我们深知,社会对学校的发展同样充满期待,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同样给予厚望,所以,我们只有尽心尽力的把学校经营好,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家长的满意,才能对得起这份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学校于 2007 年 9 月出台了近长期办学规划,对学校发展进行了严谨的定位,力求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使学校更有个学校的样子,让辖区的农村娃娃也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教育。学校领导层审时度势,针对学校现状确立了“发展与文明”(发展是我们的主题,文明是我们的信念)这一校园文化主题,以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开发师生的智慧潜能,陶冶师生的高尚情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让校园文化真正成为构建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校健康发展。近几年,学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具体而言,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改善育人环境,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办学条件越差,就越要发展这是我们坚定不移的信念!偏远并不意味着落后,尤其是教育观念不能落后,培养的孩子不能落后。虽然学校资金紧张,但是学校仍对校园环境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陆续栽植白蜡和毛白杨 600 余棵,将原来已老化枯死的柳树全部淘汰。由于校舍基本上都是 25 年以前的房子,非常陈旧,再加上学校所处的位置碱化严重,维护工作稍微跟不上,整个校园就破烂不堪。三年间,整个校园都粉刷了高质量外墙漆,绿裙绿檐设计有效提高了绿色校园氛围,大大缓解了荒凉感。各班设置了图书角,利用情况越来越好。自 2007 年,学校更新图书近 500 册,各班除从学校图书室定期更换图书外,还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书刊编入图书角,与同学共享,有效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孩子的整体阅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通过阅读,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寻找到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荡涤自己的心灵,从书籍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2在室内的设置上,学校统一订购了中小学生守则 、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 眼保健操图解 、名人画像和名人名言,并要求各班主任根据本班特点来设计班级文化特色。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让班级成为学生表现自我、优化个性的场所,既彰显了班级个性、学生个性,也促进了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在办事处教委“高点定位,均衡发展”政策的指导下,2010 年,我校成为农村中小学仪器设备更新换代工程的受惠学校,免费更新体育器械 12000 余元,篮球架、排球架、羽毛球架等室外器械焕然一新。在教学设备更新的基础上,学校校园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学期,我们把弟子规列入了校本课程,并按章节制成三十一块喷绘张贴在教室外,课余时,孩子们围着争先诵读。每天放学,孩子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高声背诵着弟子规离校的一幕让人欣慰!室内外文化内容在不断的充实、完善和践行中积淀了她应有的底蕴。当你走在一尘不染的校园中,当你沐浴在绿树成荫、生机盎然的校园里,当你倾听者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着实令人陶醉!二、提高教师素质,推动校园文化发展。1、加强师德修养,引领学校健康发展。学校的文化建设首先体现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工作作风上,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我们以弘扬六种精神为主体,即:做人正派、积极向上的求是精神;乐于吃苦,默默付出的奉献精神;锐意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目标一致,团结一心的协作精神;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立足实际,面向未来的开拓精神。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作风上讲民主,关系上讲和谐,思想上讲开拓,管理上讲科学,学习上讲上进,一切工作以促进学校发展为着眼点,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因为我校面对的都是八岁以下的孩子,孩子年龄小,模仿性强,对老师充满崇拜,广大教师的言行举止,道德风范,都能够形成一股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影响着学生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情操。鉴于此,学校对教师言行和仪表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不管是日常生活中,还是工作学习中,真正做到率先垂范。近几年,没有发生一起有损教师形象3的事件。学校教师中特别是中年轻教师,对于学校发展充满期待,总是勇挑重担,主动参与学校工作,积极为学校的建设出谋划策,学校也最大限度地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宽松的环境和实现自我目标的平台,整体成长很快,成为学校工作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通过几年的努力,教师的敬业精神有了显著的提高,为创建孩子开心、家长放心的学校奠定了基础。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育人质量。这几年,学校加大了教师外出学习的力度,增加了教师业务培训的时间,从资金上加大了投入,积极支持教师参与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尽管我校资金短缺,但在教师外出学习方面我们不遗余力的支持,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在学习方面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提高自己,还要勇于创新,勇于承担,结合学校实际做好二次培训,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回来,传播开来,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转化为生产力,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2008 年上半年,我校教学质量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并在随后的几个学期保持了非常好的发展势头,这也是我校全体教师最欣慰、最自豪的一件事情。在今年的教学视导工作中,我校音乐、体育课取得了一优、一良的良好成绩,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3、挑贤选能,带好班级队伍。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班级文化建设,一个班级的灵魂是班主任,班主任的挑选也成为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学校对班主任任免做出了严格的规定,要求所有班主任一定是学校的教学业务骨干,要求工作责任心强,思想素质过硬。学校制定了“班级考核十条” ,具体到学生在校期间的每一个环节,简单易行,好操作。组织专人不定期对班级进行考核,月末汇总,纳入奖励机制,有效促进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班级管理水平,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三、全面落实国家课程实施方案,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全面落实国家课程实施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这一点说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首先,部分教师的传统观念上只有主科,而对于音乐、体育、美术、品德等课程总认为可有可无。对于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等更无从谈起。其次,按照以往的安排基本上都是两人包班制,名义上所有科目都有人承担,但在实际授课中就4把一些小科不自觉地挤占了。第三,师资力量相对匮乏,缺少专业教师。针对这些情况,学校积极响应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号召,有意识的加强了教师专业化培养,于 2007 年下半年取消了包班制,近几学期的抽测表明,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本学期,我们又根据近几学期的实践情况进行了合理的调配,赵金岭老师承担了全校的校本课程,杜玉军老师承担了全校的思想品德课,侯宗伟老师承担了全校的体育课,邢延明老师承担了全校的音乐课和美术课,课程落实有条不紊,效果明显。除了课程方案规定的课程外,学校还结合实际,开设了两门在农村来说比较特殊但又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如农村学校与城里学校相比普通话水平明显薄弱,学校就此开设了专门的普通话课进行强化训练,并通过校园广播让学生轮流展示;学生的行为习惯欠缺,利用班会时间开设了礼仪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行为规范教育,促进校园文化的形成。我们认为,大到学校发展理念在师生心目中的积淀,小到一句亲切的问候-老师好,这都是校园文化。团结合作、爱岗敬业、勤奋学习、讲究文明、昂扬的精神风貌、爱护花草树木、良好的卫生习惯、排着整齐的队伍离校等等,都是校园文化的具体体现。不管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只有通过学生具体的实践活动内化为品质,外化为行动,才能使学生在感悟、体验中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针对我校学生年龄小的特点,于 2009 年出台了适合我校学生年龄特点的行为规范-坡杜小学校园文明公约(附后),该公约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易操作,见效快。此外,我们还整理出坡杜小学校园文明用语 20 条,校园里和教室内都进行了张贴。学生走了一茬又一茬,但这些行为品质得以传承下来。五、构建和谐校园,为校园文化建设护航。和谐的人际关系,历来是我校的光荣传统。和谐校园是一种办学理念,也是一种管理理念,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对学校文化的提升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人和,才能心顺,心顺,才能气正。“和”即意味者善于把握师生员工的心理特征、个性差异,在工作过程中,善于让师生员工之间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局面,更好地形成学校的凝聚力。因此,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我们的做法: 1、用宽容,构造一个人心向善的人际世界。5由于每个人的天赋不同,成长环境不同,个人经历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学会宽容。首先,要学会宽容自己。宽容自己的关键是要实现自我的和谐,什么是自我和谐?能够认识到“时间有春夏秋冬,空间有东南西北,人生有生老病死,社会有公与不公,世界有成住坏空。”身处社会,挫折苦难就不可避免,并不是说我不喜欢就不存在,只要不以为然,身心和谐的问题自会化解,这就是自我和谐。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抱怨世事艰难。其实,与其怨天忧人,不如反躬自省。没有人能十全十美,也不必刻意扮演十全十美,那样太累,而且自己想弥补自己所有缺陷是徒劳的,要学会发现自己的长处,并施展自己的长处,做到信任自己,完善自己。其次,要学会宽容他人。同事之间、同学之间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禁止任何人打小报告、背后议论人,避免不正确的攀比行为。自己能做到的,不一定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也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更不能以自己的长处要求别人的短处。“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宪问)也就是说,你在什么位置上,要做好本分,不要越俎代庖,跳过你的职位去做不该你做的事。这是当代社会特别应该提倡的一种管理精神,谁的活儿谁操心,这样的话,大家合起来才是一盘棋。我们提倡每个人成为自主发展的人。再次,领导要相信每一个教职工都是优秀的,都会努力工作的,假使他在工作中出了问题,那一定有理由的,领导的工作不是指责教师行为上的过失,而是去寻找这个行为背后的原因,诚心地帮助他解决。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只是它们之间存在的优点不同罢了。2、用爱心,谱写一曲爱的和谐之音。爱人就要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欢喜、给人方便。爱人的最高境界是助人成功,学校最大的爱心应体现在对师生学习、成长的关心上。一方面,领导要想方设法帮助教师成功,要为教师搭建自主发展的平台,帮助教师明确发展方向,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各种支持。另一方面,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爱洒满学生心田,用爱心为学生自立于社会创设支点。第三方面,提倡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要树立团队精神,要6学会共同发展。团结协作是每个人的责任,也是自己成功的前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爱人”即为“爱己”。3、用爱心,创造一个幸福的心灵世界。学校努力为师生提供一个舒心的工作、学习环境,从细微处关心师生生活。在满足师生物质上合理需要的同时,积极引导师生精神上的追求。一是让师生在放松中舒展心灵。每天为师生安排一小时的大课间活动,每学期有计划地安排师生的精神生活,如:读书心得展示、踢毽子比赛、跳绳比赛、书画比赛、乒乓球比赛、托球比赛、讲述心中最美丽的校园故事等。每学年都有难忘的节日:四月份第一周为故事节、五月份第一周为亲情节、六月份第一周为家校联欢节、九月份第一周为读书节、十月份为艺术节等。让师生得到身体的锻炼、精神的调节,师生的生活变得富有情趣。二是让师生在成功中体会到快乐。为每个人提供展示自己特长的舞台,使师生在展示中建立自信。为每个人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师生在进步中得到快乐。多肯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