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三政治哲学与生活第一轮复习教案之九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九)一、知识网络二、重点知识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2)矛盾同一性的含义。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4)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二)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原理)。(2)学习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正确对待矛盾。 2矛盾特殊性原理。(1)矛盾特殊性的含义: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矛盾特殊性的具体表现。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矛盾特殊性原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主次矛盾含义及辩证关系原理矛盾主次方面含义及辩证关系原理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地位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义2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难点。(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2)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1、主、次矛盾的含义,其次理解掌握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1)主、次矛盾的含义。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是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在一定条件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 第一,原来的主要矛盾解决了,或者基本解决了,这时,原来处于次要地位的某种矛盾就会突出起来,成为主要矛盾。第二,有的时候原来的主要矛盾虽然并没有解决,但由于出现了新的条件,也会发生主次矛盾的相互转化。2、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二是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1)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重点)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2)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二者相互排斥。二者相互依赖。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1)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2)坚持重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牵牛要牵牛鼻子”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2)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含义。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3)“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联系。二者是紧密相联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开重点谈两3点,都是错误的,要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二)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地位。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2)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三、检测反馈1、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从这句古语里,我们可以体会到( )事物是对立统一的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看问题要坚持两分法 事物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A. B. C. D.2、福楼拜说:“世界上没有两粒相同的砂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双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相同的鼻子。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世界上的事物各不相同 B.世界充满了矛盾C.每个事物的具体矛盾各不相同 D.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3、唐代诗人顾况曾写道:“冬青树上挂凌霄,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有( )矛盾具有普遍性 矛盾具有特殊性 规律具有客观性 事物的变化发展杂乱无章,毫无秩序A. B. C. D.4、下列关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B.没有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C.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分是相对的 D.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凝固不变的5、医生让一病人多吃水果,可病人拒绝吃苹果、桔子、香蕉,并且喊:“我要吃水果。 ”这一病人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 B.忽视了共性和个性的转化C.夸大了共性与个性的联系 D.不懂得矛盾的共性不能离开个性而存在6、瓦斯作为威胁煤矿安全的“第一杀手” ,令人不寒而栗。山西晋城煤业集团经过多年努力变害为宝,不仅降低了煤矿中瓦斯的含量,还将抽取出的瓦斯加以利用,使它成为清洁、方便的能源。这表明(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C.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能动作用7、南北朝时的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的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 ,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 。从哲学上看,王安石的错误在于(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8、哲学上讲的“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 ,体现了事物矛盾双方( )A.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B.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C.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D.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排斥8、 “全面展开,突出重点,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这是当前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措施。它蕴涵的哲理是( )A 矛盾有主次之分,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 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C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D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9、 我国古代名医华佗医术高超,对病状相似的病人,能诊断出病因各异,所以;“治之宜殊” 。病人按药方服药,果然药到病除。这件事启示我们( ) 只有做到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要抓住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就能解决问题 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认识事物 A、 B、 C、 D、 10、国家税务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税务部门拿出具体措施,对高收入者实施重点监控,切实加大对高收入群体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力度。从哲学角度看,税务部门对高收入者实施重点监控,实际上就是要( )A、严格区分矛盾的主次方面 B、把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结合起来C、承认矛盾的普遍性 D、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11、 人民日报报道,某市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个重要的做法就是有一个鲜明的着力点。为找准着力点,他们采取了设立“12345”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等一系列措施。从哲学的角度看,着力点就是( )A、抓住主要矛盾 B、统筹兼顾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坚持两分法12、据说有一次楚王上山打猎,进入猎区后,他张弓搭箭,睁大眼睛左右搜寻,蓦地,从左边树林里窜出一只鹿,正待放箭,忽然,又见右边树林里奔出只四不象。他急转箭头,却又见一只白天鹅从头上飞过。此刻楚王眼花缭乱,不知射哪一只好。待定下神来,猎物早已逃得精光。这个故事告诉人们( )A、 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打歼灭战B、 看问题要把握主流,防止混淆“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C、 做工作有发展眼光,防止把事物静止化D、必须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要看到所有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13、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保持良好的势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就业问题、环境问题等。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主要是( )看问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就业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A、 B、 C、 D、14、 “发展小城镇的关键在于繁荣小城镇经济,把引导乡镇合理聚集,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这段话体现了( )A、抓主要矛盾原理 B、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C、矛盾特殊性原理 D、联系与发展的原理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