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2 2 课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目标目标 A:A:掌握新经济政策的背景、目的、内容、意义。知道苏联的成立,掌握苏联成立时的四个加盟共和国。目标目标 B:B:掌握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目的、重点、结果及意义;了解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实施方式以及影响;掌握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实质以及这一模式的利与弊。目标目标 C:C:总结苏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二、问题引领二、问题引领问题组问题组 A A:列宁对社会主义: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建设道路的探索(阅读第一目思考下列问题,师友交流展示)1.国内战争结束后,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列宁实施什么措施?该措施开始实施的时间、主要内容、作用是?2.苏联成立的时间?全称?成立时有哪几个加盟共和国?后来扩大到多少个?问题组问题组 B B:苏联:苏联的社会主的社会主义建设义建设(阅读第二目思考下列问题,师友交流展示)1.苏联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国家的什么举措后是实现的?其策略是?领导人是?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苏联在农业方面的探索是?2.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形成的标志?主要特点是?这一模式的积极 作用和弊端分别是?问题组问题组 C C:总结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结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具有怎样特点?在建设过程中先后有几次重大转折?分别是? 3 3、专题检测专题检测训练训练 A A: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220 世纪 20 年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规定“农民向国家交纳粮食税,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和饲料可以自由处理”。下列与该条规定相关的是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C. 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D. 农业集体化运动3列宁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是 ( )废除农奴制改革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实施新经济政策制定苏联新宪法A. B C D4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中不包括 ( ) A. 俄罗斯联邦 B. 外高加索联邦 C. 乌克兰 D. 乌兹别克斯坦训练训练 B B: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5.苏联由传统农业国变成工业国是在 ( )A.苏联成立 B.1936 年制定新宪法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6.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 ( )A.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B.发展重工业 C.发展农业 D.发展轻工业7.1956 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成的时间和标志是 ( )A.1917 年十月革命胜利 B.1922 年苏联成立 C.1936 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D.1937 年苏联完成农业集体化问题组问题组 C C:总结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结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8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的时候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的既存方法,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的探索是 走城市夺取政权的道路 实行新经济政策 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 B. C. D.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材料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材料二: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材料三: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请回答:(1)材料一所说的十月革命距今已有多少年?其历史地位是什么?(3)材料二,列宁说的“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是指什么政策?“新经济政策”何时开始实施?“新”在何处?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给我们什么启示?(4)材料三中僵化的“苏联模式”具体指什么?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什么?本节课我的收获与反思: (本文来自微传网:www.weizhuannet.com)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