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1 -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 20182018 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理 科科 综综 合合7化学与生产、生活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醋酸除水垢,纯碱去油污都发生了化学变化B油脂在人体内水解为氨基酸和甘油等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吸收C可燃冰是新型清洁能源,其化学式为 CH4H2OD用二氧化硫漂白后的食品显得白亮,二氧化硫可作食品漂白剂8环扁桃酯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环扁桃酯的分子式是 C17H24O3B1 mol 环扁桃酯最多能与 3 mol H2反应C环扁桃酯水解得到的醇与苯甲醇互为同系物D环扁桃酯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反应9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0.1molCl2与 0.2molCH4光照充分反应生成 HCl 分子数为 0.1NAB1LpH=12 的氨水中加入足量盐酸,生成NH4+数为 0.01NAC向 Na2S2O3 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2S2O32-+4H+=SO42-+3S+2H2O D向 AgNO3 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Ag+NH3H2O=AgOH+NH4+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在 CuSO4溶液中加入 KI 溶液,再加入苯,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苯层呈紫色白色沉淀可能为 CuIB向浓度均为 0.1 molL1的 FeCl3和 AlCl3混合溶液中加 NaOH 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KspFe(OH)3KspAl(OH)3C室温下,用 pH 计测得 0.1 molL1 CH3COONa 溶液的 pH=8.9、0.1 molL1 NaHCO3溶液的 pH=8.2水解能力 CH3COO3HCOD将 Fe(NO3)2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为红色样品已部分或全部变质- 2 -11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 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 冷剂,Y 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X2与 Y 的简单离子的核 外电子排布相同。由 X、Y 和 Z 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 ,加入稀盐酸,有 黄绿色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 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 强BY 的简单离子半径比 X 的简单离子半径大CX 与 Y 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Z 与 X 不属于同一主族,与 Y 属于同一周期122017 年 5 月 18 日,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下列分析仪工作原理类似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的固体电解质是 Y2O3Na2O,O2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分析仪工作时,电极a 为正极B电极 a 的反应式为: CH4+10OH8e=CO32+7H2O C当固体电解质中有 1 mol O2通过时,电子转移 4mol D该分析仪可用于分析空气中的天然气的含量13学用 AG 表示溶液中的 lg。25时,用 0.100 molL-1的 NaOH 溶液滴定 20.00 -Oc HcHmL 0.100 molL-1的 HNO2溶液,AG 与所加 NaOH 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D 点溶液的 pH = 11.75B. B 点溶液中存在 c(H+)-c(OH-)=c(NO2-)-c(HNO2)C. C 点时,加入 NaOH 溶液的体积为 20 mLD. 25时,HNO2的电离常数约为 Ka=1.010-4.526. (14 分) I.某兴趣学习小组设计如图装置制取 SO2,研究其性质。- 3 -请回答下列问题:(1)B、C、D 分别用于检验 SO2 的性质,写出 C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 )实验中观察到 D 中有浑独出现,有同学提出此现象不能证明 SO2 具有氧化性,请简述理由_。(3) E 装置的作用为_。II.某学习小组进一步探究不同浓度的硫酸氧化性不同,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称取-定量还原铁粉放入一定体积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 X 并收集到气体 Y。经检验,气体 Y 中含有 SO2、H2。(4 )溶液 X 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填化学式)_,简述如何检验该离子_。(5) 为了测定气休 Y 中 SO2 的含量,将 2.24 L( 标准状况)气体 Y 通入到200.00mL0.2000mol/L 酸性高锰酸钾溶掖中,充分反应后,取出 20.00mL 溶液转入锥形瓶中进行滴定,消耗 0.1000mol/L 的 KHC2O4标准液 10.00mL (高锰酸钾被还原均生成Mn2+ )。已知室温下,0.1000mol/L KHC2O4 的溶液中,c(C2O42-) c(H2C2O4)。滴定操作过程中标准液应用_(填仪器名称)盛装;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计算气体 Y 中 SO2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27 (14 分)黄血盐亚铁氰化钾,K4Fe(CN)6目前广泛用做食盐添加剂(抗结剂) ,我国卫生部规定食盐中黄血盐的最大使用量为 10mgkg1。一种制备黄血盐的工艺如下:- 4 -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步骤过滤所得的废液中含量较多的溶质为(填化学式) 。(3)步骤所用的试剂 X 是 。(4)工艺中用到剧毒的 HCN 溶液,含 CN -的废水必须处理后才能排放。已知氢氰酸是一种具有苦杏仁特殊气味的无色剧毒液体,易挥发,25时,Ka(HCN)=6.2510 -10。NaCN 的电子式为 ,反应 CN+H2OHCN+OH在 25时的平衡常数K=_ (填数值) 。处理含 CN-废水的方法是:第一步控制 pH10,用 NaClO 溶液先将 CN“不完全氧化”为 OCN-;第二步控制 pH 为 7.58.5,用 NaClO“完全氧化” OCN生成N2和两种盐。第一步控制强碱性的主要目的是 ,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8. (15 分)碳和氯元素及其化合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I、氯的化合物合成、转化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1)一定条件下,氯气与氨气反应可以制备氯胺(NH2C1),己知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则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氯胺是一种长效缓释含氯消毒剂,有缓慢而持久的杀菌作用,可以杀死 H7N9禽流感病毒,其消毒原理为与水缓慢反应生成强氧化性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碳的化合物的转换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特别是 CO2的低碳转型对抵- 5 -御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21. 在三个容积均为 1L 的密闭容器中以不同的氢碳比充入 22n H n COH2和 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CO2(g)+6H2(g) C2H4(g)+4H2O(g) H,CO2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2.0 分别代表三种氢碳比时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该反应的H_0,氢碳比,Q 点 v(正)_v(逆)(填“大于”或_“小于”)若起始时,CO2的浓度分别为 0.5molL-1,则 P 点对应温度的平衡常数的值为_。(2)已知:碳酸 H2CO3,Ka1=4.310-7、Ka2=5.610-11;草酸 H2C2O4,Ka1=6.010-2、Ka2=6.010-5下列微粒可以大量共存的是_(填字母)。a.CO32-、HC2O4- b.H2CO3、C2O42- c. C2O42-、HCO3- d.H2C2O4、HCO3-若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草酸溶液和碳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除 OH外)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通过计算判断中和反应 3Fe(OH)3(s) +3H2C2O42Fe3+6H2O+3C2O42-在常温下能否发生反应 。 (已知:KspFe(OH)3=1.010-39,66=4.67104)35化学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15 分)新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具备更加清洁、便于应用、制造成本低和效率高等显著优点,其中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的晶胞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6 -(1)铅或铅盐的焰色反应为绿色,下列有关原理分析的叙述正确的是_(填字母)。a.电子从基态跃迁到较高的激发态 b.电子从较高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c.焰色反应的光谱属于吸收光谱 d.焰色反应的光谱属于发射光谱(2)碳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达式(电子排布图)为_。基态 Pb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最后占据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3)CH3NH3+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有 (填字母序号) ,N 原子的杂化形式为 ,与 CH3NH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 a.极性键 b. 非极性键 c.配位键 d. 离子键 e. 键 f.键(4)NH4+中 HNH 的键角比 NH3中 H NH 的键角大的原因是_;NH3和水分子与铜离子形成的化合物中阳离子呈轴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如右图),该化合物加热时首先失去水,请从原子结构角度加以分析:_。(5)与 I- 紧邻的 I- 个数为_。X 射线衍射实验测得晶胞参数:密度为 a gcm-3,则晶胞的边长为_pm(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M,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36 【化学选修 5:有机化学基础】 (15 分)有机物 F 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基本药物,有广泛的用途,其合成路线如下:(1)写出 B 的分子式: C 中碱性官能团的名称为 - 7 -(2)写出与 A 含有相同官能团,属于芳香化合物,且含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氢原子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3)CD 的反应类型是 ;X 的结构简式为 。(4)两个 C 分子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产物,该产物分子中含有三个六元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已知:则由乙醇、甲醇为有机物原料制备化合物,不需要经历的反应类型有 (填写字母)a.加成反应 b.消去反应 c.取代反应 d.氧化反应 e.还原反应写出制备化合物的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本文来自微传网:www.weizhuannet.com)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