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5页
第2页 / 共175页
第3页 / 共175页
第4页 / 共175页
第5页 / 共175页
第6页 / 共175页
第7页 / 共175页
第8页 / 共175页
第9页 / 共175页
第10页 / 共175页
亲,该文档总共1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综 合 素 质试卷结构模块比例题型职业理念13%单项选择材料分析教育法律法规1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3%文化素养13%基本能力48%单选、材料、写作合计100%单选:47%非选择:53%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题:29道2、材料分析题:3道3、写作题:1道综合素质课程体系第一章:职业理念1、教育观2、学生观3、教师观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法规解读2、教师权利和义务3、学生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教师职业操守1、师德2、师范 第四章:文化素养1、历史知识2、科技发展3、科学常识4、文化常识5、文学常识6、艺术常识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1、信息处理能力2、逻辑思维能力3、阅读理解能力4、写作能力第一章:职业理念一、教育观1、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健全个性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全方位、全过程的。 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决定还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3、素质教育的要求:1. 面向全体2. 促进全面发展3.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 发展学生主体精神,注重个性发展5. 终身可持续发展。4、如何开展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目的融入各教育环节;(2)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3)启迪学生自主学习(4)充分发挥教师的正能量(5)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素质教育的特点: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基础性、发展性、开放性1.面向全体学生 2对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提高学生素质3.促进学生身体 和心理的成熟化 4造就平等的公民 5.培养个体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法律意识和科学精 神态度。素质教育的目标:(材料必考)二、学生观1、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2、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4、什么是“以人为本”?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主体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具有个性差异的人学生是生命活力的人6、全面发展学生观要求1.身心发展不同2.主体性发展不同3.社会文化素质不同教师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评 价目的, 所重视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促进所以学生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学生性别、民族、地域、家庭背景、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共同发展。【素质教育的途径】五育并举、新课改、校长管理、班主任、各种课外、校外教育活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什么是育人为本? 育人为本就是把教育的重点转向人本身,在教育过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这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育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体现在那?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 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 关注人人接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 满足每个人接受教育的个性需要和期望。幼儿:-儿童观一、“育人为本”的幼儿观1、“育人为本”的含义(1)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3)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本(4)关注人人接受教育机会的公平(5)满足每个人接受教育的个性需要和期望 2、“育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主要目标(1)德育为先(2)坚持教育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本(3)坚持学校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4)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导(5)坚持尊重个性和承认差别(6)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7)坚持以终身学习理念引领学校教育改革3、落实“育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根本途径(1)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2)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3)优先发展和改革创新三【教师观】-正确的教师观 具有从事教育事业的热情与决心,教师终身学习,不断钻研,提高业务水平,做一名专业化的教师。什么是教师的专业发展? 具备职业道德 拓展专业知识 提升专业能力 构建专业人格 形成专业思想 发展专业自我。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和方法? 终身学习者 做教育的反思的实践者(反思内容:教育观、课程内容、教学方法) 在行动研究中获得专业发展 与同伴相互帮助 专业引领 做好课题研究教师的职责是什么 学生全面发展引导者民主师生的构建者学生快乐学习的指导者教育信息开发与应用者学生健康心理培育者教师的职责(角色)是什么?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着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学生心理的辅导者从学校教师转变为开放教师教师的价值? 外在价值教育的工作者,为社会贡献 内在价值维持生计价值,满足精神创造快乐价值。 现代教师角色转变? 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着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抓常规教育,培养良好习惯;(2)重情感教育,培养健全人格(3)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4)多联系实际,培养动手能力(5)多样化教学,强化主动学习(6)重因材施教,强化学困帮扶如何提高教学成绩:(1)讲方法:处理好师生关系;(2)讲落实:监控好教学环节;(3)讲思路:培养好学习习惯;(4)讲科学:发展好教研能力。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第一节:教育法律法规解读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198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4年实施199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5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公布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教育法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教育工作进入全面依法治教的新阶段。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通过,1986年7月1日实施;2006年6月29日修订,2006年9月1日实施。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的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 公益性: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 统一性: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经费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的标准等等。 强制性: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义务。谁违反谁就要受到法律的惩处。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用法律来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加强教师队伍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优化和提高。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5号颁布,1994年1月1日正式实施。 1、教师法规定1985年制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2、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3、教师法确定正常晋级增薪制度。 4、法律还规定,教师不准体罚学生,违者究责。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1991年9月4日七届人大21次会议通过,1992年1月1日执行。修订:十届人大25次会议于2006年12月29日修订通过,并于2007年6月1日开始实施。1、学校不得违法开除未成年学生2、教师不能在校内吸烟3、突发事件先救未成年人4、父母不可偷看孩子日记5、法院可剥夺父母监护权五、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九届人大10次会议于1999年6月28日通过,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1、明确禁止旷课、夜不归宿、打架斗殴、赌博等不良行为;2、不得脱离监护;3、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4、不良少年的工读制度六、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2002年3月26日经教育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1、目的:积极预防、妥善处理在校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学校的合法权益;2、适用范围: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的处理。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学前教育纳入规划 破解城乡“入园难”;2、缩小校际差距 解决择校难题3、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有望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4、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给学生更多发展空间;5、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6、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逐步取消高校行政级别;7、高校分类入学考试 让不同的人有多重选择8、教师工资不低于或高于公务员 保障教师安心从教 9、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务(职称)10、纠正对民办学校歧视 鼓励出资办学纲要的三大战略:1、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2、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3、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第二节:教师的权利与义务一、教师权利的内涵1、含义:教师依法享有的某种权能和利益。2、教师的权利:(1)要求他人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或履行法律义务的请求权;(2)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做出的教师法等法律所赋予的积极行为权;(3)受侵害时向国家机关申请强制执行权。二、教师的基本权利1、教师的公民权政治权利 宗教信仰权平等权 人身权文化教育权 经济权监督权2、教师的职业权利 (1)教育教学权 (非因法律因素任何人不得剥夺教师的教育教学权) (2)学术研究权(在完成本职工作,且不影响教学下教师有科学研究权 ) (3)管理学生权(教师做到客观公正,积极评价学生 )(4)报酬待遇权(5)参与管理权(6)进修培训权教师的六大义务? 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进行爱国主义法制教育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活动 抵制和批评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现象 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为人师表忠诚人民事业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有下列情形有所在学校或教育部给以行政处分或解聘?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教师有后两种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学生权利:人身权、人格权特殊群体:女生、经济困难学生、残疾人、违犯罪的未成年人。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有那些? 1.必须是诉诸身体的惩罚。不诉诸身体的惩罚不是体罚,如语言羞辱、罚款等。 2.必须造成身体或心理的痛苦,不造成这两种痛苦的惩罚,不是体罚,如私下罚站两分钟。 3.未造成身份痛苦,但造成心理痛苦,又系借由控制身体而行使的,是体罚,如强迫学生“当众”罚站两分钟等。 4.身体上的“痛苦”不以“痛苦”为限,所有生理器官上的不舒适均是,如以强迫憋尿、强行瘙痒、强吻等处罚,都是体罚。.冷暴利有几种? 1.冷漠型2.训斥型 3.威胁型4.嘲讽型5.孤立型6控制型学生权利保护实际问题? 1体罚 2.冷暴力与心理虐待 3.冷漠型 4.训斥型 5.威胁性 6.嘲讽型 7孤立型 8控制性三、新义务教育法关于教师权利的规定1、各级政府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2、义务教育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得低于当地公务员3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