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大宗股份交易疏导制度正在研究中【各位读友,本文仅供参考,望 各位读者知悉,如若喜欢或者需要本文, 可点击下载下载本文,谢谢!】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详析解禁限售股流通 问题大宗股份交易疏导制度正在研究中 拟引入券商中介和二次发售的机 制 证券时报记者 肖 渔 本报讯 中国证监会有关方面负 责人昨日对记者表示,证监会对于解禁 限售股的流通问题一直高度重视。他说, 这一问题是股改后全流通市场出现的新 情况,并非股改的“后遗症”。为此,证 监会将针对大宗股份转让做进一步完善 疏导性的制度安排,目前正在研究引入-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券商中介和二次发售的机制,完善大宗 股份减持的信息披露制度,并希望较快 形成有关方案。 二次发售是为分散大宗股份 该负责人表示,通过券商中介达 成交易,将有效避免大宗股份转让中存 在的“过桥减持” 等关联交易问题,进 一步完善交易制度。而通过券商中介, 也有利于完成大宗股份转让定价的市场 化过程。 就市场所关心的二次发售机制, 该负责人认为,二次发售不会加速“大 小非”出逃,因为二次发售并不是将“大 小非”的股份二次锁定,监管部门也完 全没有考虑要再限制已经解禁限售股的 流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二次发售的最终目的是将大宗 股份打散。 ”该负责人解释说。按照现有 大宗交易机制中的一对一方式转让后, 股份再次进入二次市场抛售还会形成冲 击,而一旦股份打散就不再具有大宗股 份的性质。至于二次发售的具体方式, 该负责人说,较大量的股份可以采取由 证券公司询价、承销的方式,数量稍小 的股份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 而二次发售是否需要监管部门审 批,该负责人认为,这要视具体情形和 性质而定,简单地和国外方式相对比是 不适宜的。 谈及二次发售核心的定价机制, 该该负责人说,要设置一个市场化的定 价机制,大体上要以二级市场的价格为 基准作为价格形成的基础。通过对大宗 股份转让更加合理的制度安排,既减少 对二级市场价格形成的冲击,同时也会 在某种程度提高大宗股份的流通性。至-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于有观点认为应建立一个“法人股市场” 解决大小非问题,该负责人以“股权分 置问题解决后,绝不能再搞市场分置” 的表态给予坚决回应。 在引入券商中介和二次发售机制 的同时,监管部门还将进一步完善大宗 股份减持的信息披露制度,至于有关披 露内容、时点的具体要求,目前仍在研 究之中。这三项措施将对稳定市场预期、 完善市场内在稳定机制起到积极的作用。用发展眼光看待大小非问题 该负责人说,证监会对于解禁限 售股的流通问题一直是高度重视的,绝 非“置之不理”。 实际上,截至 7 月底, 由股改形成的“小非”解禁比例已达 56,解禁过半,但是待解禁的“大非” 仍规模不小,这是市场所关注的焦点, 也是证监会高度重视的问题。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至于如何看待目前的大小非问题, 负责人认为,这与股改的制度安排没有 关系,更不是股改的“后遗症”,而是股 权分置改革之后全流通市场出现的一个 新情况。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全 流通市场下必然会出现的大宗股份转让 问题,要适应市场情况出现的这一新变 化,绝不能回头怀旧。而根据这一新情 况建立起来的新的制度安排,不只针对 的是股改形成的大小非问题,更是针对 全部大宗股份转让建立起来的疏导性制 度安排。 “大小非只是一个阶段性问题, 大宗股份转让将是贯穿全流通市场的持 续性问题,我们要解决大宗股份转让这 一持续性问题。 ”负责人总结说。 违规减持近期已绝迹 据了解, 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 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4 月份发布以来, 在两个证券交易所的严格监视下,迄今-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只有五单超比例减持案例的出现。且这 五单事件都集中在指导意见出台后 的一个月内,多数出于对政策口径的认 识不清所引起。而在随后指导意见 的补充通知对口径做出明确之后,违规 减持事件已再未发生。 对于已经发生的五单违规减持, 监管部门也都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包括宏达股份(600331 行情,爱股,资讯) 在内,有的对其账户进行锁定,有的将 其超比例减持部分所获得的盈利交给上 市公司归全体股东共同所有,有的责成 上市公司将超比例减持的部分再次买回。 总体而言,股东们基本能够遵守指导 意见的要求,按比例来进行操作。 该负责人还表示,最近有一些公 司主动做出承诺继续锁定或预设流通底 价,这完全是公司的自主行为,证监会 没有对这种行为进行授意,也没有对此 作出任何表态。-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各位读友,本文仅供参考,望 各位读者知悉,如若喜欢或者需要本文, 可点击下载下载本文,谢谢!】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