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1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5页 / 共31页
第6页 / 共31页
第7页 / 共31页
第8页 / 共31页
第9页 / 共31页
第1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儿用药特点 蛇口人民医院 尤三力内 容 提 要小儿生理发育特点1小儿非生理因素2小儿用药特点3小儿抗菌素应用中的几个问题4小儿生理发育特点v年龄愈小细胞外液愈多,药物剂量要偏大;v年龄愈小体表面积相对愈大,外用药物剂量和浓度要小;小儿5公斤 体表面积0.27平方米成人人65公斤 体表面积1.73平方米v 特殊途径胎盘转移 抗体 药物母乳分泌 药物 酒精 吸烟脐带注射 药物 换血 v 新生儿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v 小儿处在发育的阶段,要注意各个阶段系统器官的发育特点;小儿的发育有几个阶段,从胎儿到青少年;全身各个系统发育是不同步感觉运动神经到生殖.小儿发育头尾规律LungsSkinUrine 超过成人剂量 时应以成人剂量为限; v 要注意每日还是每次每公斤; v 要注意单位时间内的药物剂量,输液要计算速度小儿用药途径特点v 口服 药物不要同食物一起服用v 肌注 新生儿期严禁肌注 肌注部位要热敷v 静注 慎用静脉途径 注意药物外渗v 其他 要注意胎盘和乳汁途径对胎婴的影响要充分利用脐带途径治疗疾病必要时可直肠给药小儿药物使用保管v 要详细交代药物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药物作用 副作用 服用时间 v 要保管好药物,以免误服或瞒服和不服其 它 v 小儿病情变化快,要注意随时调整用药v 要注意调动小儿机体修复能力,药物不是 唯一小儿抗菌素应用中的几个问题小儿预防感染用药原则 v 小儿临床预防用药 v 严格控制预防用药风湿热 青霉素流脑 SMZ/TMP嗜血流感杆菌脑膜炎 利福平新生儿淋球菌或衣原体眼炎 红霉素眼药水等新生儿B组溶血性链球菌 青霉素等小儿结核 异烟肼百日咳密切接触者 红霉素v 不宜常规预防性用药普通感冒 麻疹 水痘等病毒性疾病小儿抗菌素应用指征 v 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为指征应用抗菌药物v 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均无用药 指征小儿抗菌素慎用和禁用范围 v 新生儿期禁用氨基糖苷 氯霉素 万古 磺胺和呋喃类 等v 因为耳肾毒性,慎用氨基糖苷 万古类v 8岁以下避免使用四环素类,避免牙釉质发育不良v 18岁以下未成年人,避免使用喹诺酮类,以免影响 骨骼正常发育 v G-6-PD 缺乏宜慎用磺胺和呋喃类 小儿抗菌素应用注意事项 v 新生儿期注意药物剂量减量和随日龄调整给药方案 v 哺乳期患者应用抗菌素,均宜暂停哺乳抗菌药物对乳儿的潜在不良反应潜在不良反应 抗菌素过敏反应 B-内酰胺 磺胺药肠道菌群失调 全部抗生素骨髓抑制 氯霉素核黄疸 溶血(G6PD缺乏) 磺胺类肠蠕动增加 大环内酯听力减退 氨基糖苷类假膜性肠炎 克林霉素乳牙黄染 四环素类小儿抗菌素应用注意事项 v 妊娠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青霉素类 B内酰胺类和磷霉素药物毒性低 无致 畸作用避免使用四环素 喹诺酮 氨基糖苷和万古类小儿抗菌素应用注意事项 v 了解目前感染细菌谱和耐药性,以便指导用药v 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肺炎球菌 支原体 嗜血流感杆菌等 v 医院获得性感染细菌:肺炎克雷伯 铜绿假单胞菌 肠科菌类等 v 目前GBS以逐步成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感染菌; v 深圳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前三位细菌为:肺炎克雷伯 大肠杆菌和 肺炎链球菌 v 耐药性高:肺炎克雷伯: 对头孢类31.2%大肠杆菌: 对头孢类46.2%肺炎链球菌:青霉素36% 红霉素50-90%小儿抗菌素应用注意事项 v 了解药物的药代学特性,避免不合理的用药比如时间依赖型药物:B内酰胺类 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需要多次给药;v 使用抗菌素期间,建议配合服用益生菌类小儿其他药物注意事项v 不可乱用止咳药,慎用镇咳药;v 慎用止泻药,多用益生菌药;v 使用止惊药时,要注意呼吸抑制发生;v 应用利巴韦林疗程不宜太长;v 使用中成药时,注意不要西医化;v 要牢记地贫和G6PD缺陷用药禁忌证小儿常见急重症高 热 惊 厥v定义:上感等非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引起的高热所致的抽搐 。 v特点发病年龄 6个月4岁发病时间 惊厥多发生于高热的初期(发热12小 时,T 39)神经精神 抽后神志清楚,神经体检()脑电图 热退一周后脑电图正常家族史 3060有家族史v下列情况应排除高热惊厥年龄 6个月或 5岁抽搐不在发热初期或低热抽搐时间过长20分钟或过多2次抽后神志不清,神经检查()v治疗 v首先控制惊厥 v 首选安定0.20.3mgkg次 静注 v 0.5mg/kg/次直肠给药 v 作用快 时间短 v 20分钟可重复一次 v 24小时内可重复2 4次 v 观察呼吸 v 苯巴比妥 810mg/kg/次 肌注或静注 v 负荷量 1520mg/kg/日 v 维持量 5mg/kg/日 v 作用慢 维持时间长v 降温药物 物理降温 v脱水抽搐5分钟 应用脱水剂 v对因治疗 v护理 给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咬伤 v预防 安定0.1日 在发热24h内口服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