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分析青岛大学药学院分析内容1. 课程性质与定位2. 课程教材3. 教学目标4. 内容设计5. 重点、难点6. 学情分析7. 教学方法与手段8. 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9. 教学效果反馈课程性质与定位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以给药后血中药物浓度的变化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各种数学模型的建立,定量地研究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随时间的变化。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学本科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教材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4版,刘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目标1. 掌握药物动力学的基本理论知识。2. 具备从事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基本能力。3. 具备设计给药方案、自主开展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内容设计本课程共安排教学3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学时,实验教学12学时。理论教学包括三个模块的内容:1、给药模型基本理论知识2、各种数学模型的药物动力学理论3、药物动力学在新药研发和药物监测中的应用实验教学包括内容:单次及多次给药后体内血药浓度的监测及尿药法测定药动学参数重点1、药物动力学基本理论知识(隔室模型、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统计矩原理)。2、药物动力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难点1、药物动力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例如:多次给药后的药物分布模型的判断)2、血药浓度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学情分析1、青岛大学药学本科生高考成绩均处于山东省考生前20%,理论知识接受能力与实践操作动手能力均较强。2、之前先修了分析化学、药理学、药剂学等基础课程,有助于学生对于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内容的理解。3、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对学生今后工作具有实际指导作用,大多数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1、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教学手段相结合2、课堂提问等启发式教学为辅实验教学:1、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为主 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为辅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1、对学生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占20%(实验考试),期末考试(闭卷)成绩占80%。2、对教师的评教采取学生评价、督学评价、同行评议和领导听课评价相结合的方式。3、本教研室一位老师自2010年学生评教以来,历年被评为A级课程,2014年被评为青岛大学师德标兵。教学效果反馈2014年秋季学期药剂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表明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效果良好,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掌握所学知识。分数段人数人数百分比90分以上2人7.7%80-89分16人61.5%70-79分6人23%60-69分2人7.7%60分以下0人0%最高分91.5分平均分81.6分谢 谢!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