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 自然科技类语意的单一性,一个用语,一 个句子,说什么就是什么。 表达的直白性,要说什么就说 什么,不用曲笔。 相对的纯理性,情感成分不多 。自然科学类文章往往具有三个特点 :从内容的角度看,每一篇自然科学类文章都会 向人们提供新的知识、新的信息,涉及的内容基本 上是全球科技领域的新发现和新发明,反映的是当 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成果; 从时限看,一般是最近几年的文章,有的甚至 就是当年的文章。否则,它就没有阅读价值。其中 的新知识、新信息大都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传 达出来的。所以,要准确无误地理解这类文章,就 要准确无误地理解它的概念、判断和推理。近年来 ,高考对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的考题基本上着眼于 这三点,以选择题的形式,将概念、判断、推理隐 含其中来进行。新科技、新发明的内涵。 新发明的依据。 新科技新发明的特点。 人们对新发明的评价。 新科技、新发明的操作程序、有关的设备、人 员等。 新科技、新发明的局限性。 新科技、新发的意义及应用。 二、常见结构形式:选项的设置一般不照抄原文语句 ,而要换一种说法。经过转换,正确 的说法变得“似非而是”,而错误的说 法又显得“似是而非”。正是在这“换” 的过程中,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 力。答题时,一定要仔细比照原文, 特别要留意以下几种情况:三、选项的设置 例如高考题第21小题的D选项就可说是 有意混淆范围的大小。因为【原文】第二段说“肠脑中几乎能 找到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所有物质此 外,肠脑中还存在多种被称为神经肤的脑蛋 白、脑啡肽以及对神经起显著作用的化学物 质。”【D项】说成是“肠脑中所有的物质与颅 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物质几乎相同”,显然是 把“肠脑”的概念范围缩小许多。 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 偶然、或然、必然有意混淆。即把原文中的“可能”有意说成 “必然” “一定”“必定”“肯定” ,把 “偶尔”说成“往往”。 或然:如,“可能”“大概”“也 许”“差不多”“将会”推断可能 成立。 已然、未然有意混淆。即有意把原文中的设想或推测 说成已经。例如高考题第26小题选 项就是把转基因作物可能带来的问 题说成了已经带来的问题。试题中常见语言形式有“已经成 为”,“今后必将”,“有望将”,“都 是”,“往往是”,“也许是” 以偏概全。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 的某些特点说成是所有同类事物所 具有的特点。 张冠李戴。这种干扰项常常把甲的发明说 成是乙的发明,或者把甲的特点说 成是乙的特点。 误划类别。即把同类的拆开或把不同类 的归在一起。 无中生有。即原文中本无此意,而凭 空提出这种说法。例如,高考题第20小题的【 B项】“由于在美洲松鼠等冬眠动物体内找到 了控制冬眠的遗传基因,因此人们对冬眠奥秘 的传统解释产生了怀疑” 。从【原文】第二段看出,科学家们认为传 统的关于冬眠的奥秘的解释,只是没有触及冬 眠的根本原因从而推测冬眠最终是由遗传基因 所控制的。科学家的新发现只能说明他们的认 识深化了一步,并不能说明他们怀疑或否定传 统的对冬眠奥秘的解释。 倒置错位。包含因果倒置、主次倒 置、前后倒置、整体与局部倒 置、条件与结果倒置、方法与 目的倒置等等。胡编乱造。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推 断和想象”一类题中,故意不 顾文中信息的实际,借“推断 和想象”之名胡乱编造一些若 有若无的信息,以此干扰考生 答题。答非所问,或为 原文未谈及的问题。1、删删删删减。一般来说说,句子的修饰饰限制成分(状 语语、定语语)是删删减的首选对选对 象,修饰饰成分的删删减就 意味着语语意的改变变,或者造成表达内容范围围的扩扩大 ,或者造成内容理解的扭曲。 2、调调调换调换 ,指调换词语顺调换词语顺 序。词词序变变化也往往 导导致语语句含义义的变变化。 3、改指改变变一下说说法。这这种方法比较较常见见,而 且类类型繁多。比如,因果颠颠倒、主客体颠颠倒、部分 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现实 代替猜测测等等。四、具体设置方法:4、漏遗遗漏。看似保留原 文词词句,但结结合题题干来看只 是强调调了问题问题 的某一个方面 ,而有意漏掉另一方面。以此 设设置的选项选项 肢有较较大的迷惑 性,须须多加留意。 5、凑拼凑。或者将有关与 无关的几个选择选择 点杂杂糅到一 起,或者将望文生义义的义项义项 强加进进去,以干扰扰判断。1初读。快速扫描,有个大 体印象。句子看主干;句群看关系;段落看中心。五、阅读方法2再读。逐句快读,迅速地抓住文中提供的 重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同时动笔划出关键词、 句,以备解题之需。关键词主要包括文章重点阐述 的名词术语,对说明新知识、新发现、新理论等形 成、发展过程及作用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 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等。如“目前”、“将会”、“已经 ”、“最”、“除之外”、“大概”、“也许”、“ 可能”、“其”、“这”、“与此相反”等,以及那些表示 事物之间发展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而关键句则主要包括表明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 的中心句、要点句,表明结构层次关系的联结句以 及使用双重否定、疑问语气的句子。经验告诉我们 ,这些关键词、句往往是阅读解题的突破口。3精读。看清题干要求 ,将选项一一对照原文,精读 相应文字,确定答案。这一步 的关键在于对照比较。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