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1 -黄山市屯溪区第二中学黄山市屯溪区第二中学 2018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试卷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试卷物理部分物理部分二、选择题:二、选择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核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B. 对黑体辐射的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最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C. 核泄漏事故污染物 Cs137 能够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其核反应方程式为,可以判断x为正电子D. 一个氢原子处在n=4 的能级,当它跃迁到较低能级时,最多可发出 6 种频率的光子【答案】B【解析】原子核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选项 A 正确;对黑体辐射的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最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选项 B 正确;核泄漏事故污染物 Cs137 能够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其核反应方程式为,可以判断x质量数为零,电荷数为-1,则为负电子,选项 B 错误;一个氢原子处在 n=4 的能级,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最多可以发出 43,32,和 21 三种种频率的光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了核反应过程中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以及能级等知识点,关键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同时是以原子物理的相关知识为命题背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2. 水平面上有两个物块 A、B,A 质量是 B 质量的两倍,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都为 ,t=0时刻,B 静止, A 以初速度向 B 运动,与 B 发生弹性正碰后分开,A 与 B 都停止运动时的距离与 t=0 时刻 AB 距离相同,t=0 时刻 A 与 B 间的距离为( )A. B. C. D. 【答案】B【解析】设 A 与 B 碰前速度为 ,由运动学公式得:- 2 -设 A 与 B 碰撞后,A 的速度为,B 的速度为,由动量守恒定律得:由能量守恒规律得:由运动学公式可得:可得:,故选项 B 正确。点睛:对于弹性碰撞,要掌握两大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需加强这方面的训练。3. 2013 年 6 月 13 日, “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 343km 的圆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第 5 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在进行对接前, “神舟十号”飞船在比“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较低的圆形轨道上飞行,这时“神舟十号”飞船的速度为 v1,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速度为 v2,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运行的圆轨道和“神舟十号”飞船运行圆轨道最短距离为 h,由此可求得地球的质量为( )A. B. C. D. 【答案】C【解析】设“神舟十号”飞船的轨道半径为 r,质量为 m,则“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轨道半径为 r+h,质量为 m;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 联立解得:,故选 C.4. 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不计电阻的矩形线圈,绕垂直磁场的轴匀速转动,产生如图甲所示的正弦交流电,把该交流电接在图乙中理想变压器的 A、B 两端,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t 为热敏电阻(温度升高时其电阻减小) ,R 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 -A. 在 t=0.01s 时,穿过该矩形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B. 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C. Rt 处温度升高时,由于变压器线圈匝数比不变,所以电压表 V1、V2的比值不变D. Rt 处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变压器输入功率变大【答案】A【解析】当 t=0.01s 时,u=0,此时穿过该线圈的磁通量最大,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故 A 正确;原线圈接的图甲所示的正弦交流电,由图知最大电压 36V,周期0.02s,故角速度是 =100,u=36sin100t(V) ,选项 B 错误;Rt处温度升高时,原副线圈电压比不变,但是 V2不是测量副线圈电压,Rt温度升高时,阻值减小,电流增大,则 R电压增大,所以 V2示数减小,则电压表 V1、V2示数的比值增大,故 C 错误;Rt温度升高时,阻值减小,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而输出电压不变,所以变压器输出功率增大,而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所以输入功率增大,故 D 错误;故选 A.点睛:根据图象准确找出已知量,是对学生认图的基本要求,准确掌握理想变压器的特点及电压、电流比与匝数比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 如图所示,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区域内,有以对角线为边界、垂直于纸面的两个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纸面内一边长为a的正方形导线框沿x轴匀速穿过磁场区域,t0 时刻恰好开始进入磁场区域,以顺时针方向为导线框中电流的正方向,下列选项中能够正确表示电流与位移关系的是( )- 4 -A. B. C. D. 【答案】CD【解析】试题分析:线框进入磁场后,右边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的感应电流,当时,;当时,;当时,;之后是左边做切割运动,与右边切割情况类似;故选 B。考点:电磁感应中的图象问题。【名师点睛】根据物理过程选图象问题,通过物理过程遵从的规律,找出函数关系,注意特殊点的特殊值,选择对应的图象。6. 图中 A 为理想电流表,V1和 V2为理想电压表,R1为定值电阻,R2为可变电阻,电源 E 内阻不计,则( )A. R2不变时,V2读数与 A 读数之比等于 RlB. R2不变时,Vl表示数与 A 示数之比等于 RlC. R2改变一定量时,V2读数的变化量与 A 读数的变化量之比的绝对值等于 R1D. R2改变一定量时,V1读数的变化量与 A 读数的变化量之比的绝对值等于 R1【答案】BCD- 5 -A、R2不变时,V2读数与 A 读数之比等于 R2故 A 错误B、R2不变时,Vl表示数与 A 示数之比等于 Rl故 B 正确C、R2改变一定量时,设 V2读数为 U2,A 读数为 I,根据欧姆定律,U2=E-IR1,由数学知识可知,大小等于 R1故 C 正确D、设 V1读数为 U1,根据欧姆定律,U1=IR1,由数学知识可知,大小等于 R1故 D 正确故选 BCD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点评:本题考查对电阻概念的理解能力,对于线性元件,;对于非线性元件,7. 在半导体离子注入工艺中,初速度可忽略的离子 P+和 P3+,经电压为 U 的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有一定的宽度的匀强磁场区域,如图所示已知离子 P+在磁场中转过 =30后从磁场右边界射出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时,离子P+和 P3+( )A. 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之比为 1:1B. 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为 3:1C. 在磁场中转过的角度之比为 1:2D. 离开电场区域时的动能之比为 1:3【答案】B【解析】两个离子的质量相同,其带电量是 1:3 的关系,所以由 a=可知其在电场中的加速度是 1:3,故 A 错误要想知道半径必须先知道进入磁场的速度,而速度的决定因素是加速电场,所以在离开电场时其速度表达式为:v=,可知其速度之比为 1:又由- 6 -qvB=m知,r=,所以其半径之比为:1,故 B 错误由 B 的分析知道,离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之比为:1,设磁场宽度为 L,离子通过磁场转过的角度等于其圆心角,所以有sin= ,则可知角度的正弦值之比为 1:,又 P+的角度为 30,可知 P3+角度为 60,即在磁场中转过的角度之比为 1:2,故 C 正确由电场加速后:qU= mv2可知,两离子离开电场的动能之比为 1:3,故 D 正确故选 CD点睛:磁场中的圆周运动问题重点是要找出半径,然后通过合理的作图画出粒子的运动轨迹,基本就可以解决问题了,磁场中的轨迹问题是高考特别喜欢考查的内容,而且都是出大题,应该多做训练8. 如图甲所示,甲、乙两个小球可视为质点,甲球沿倾角为 30的光滑足够长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乙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甲、乙两球的动能与路程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球机械能不守恒,乙球机械能守恒B. 甲、乙两球的质量之比为 m甲m乙41C. 甲、乙两球的动能均为 Ek0时,两球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 P甲P乙11D. 甲、乙两球的动能均为 Ek0时,两球下降高度之比 h甲h乙14【答案】BCD【解析】试题分析:两球在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甲、乙球的机械能都守恒,故 A 错误;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对甲球:EK0=m甲gx0sin30,对乙球:EK0=m乙g2x0,解得:m甲:m乙=4:1,故 B 正确;两球重力的瞬时功率为:P=mgvcos=mgcos=g cos,甲、乙两球的动能均为 Ek0时,两球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故 C 正确;甲、乙两球的动能均为 Ek0时,两球高度之比为:x0sin30:2x0=1:4,故 D 正确;故选:BCD.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功率。- 7 -视频非选择题非选择题9. 某同学设计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 A 的前端粘有橡皮泥, 推动小车 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 B 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并测得各相邻计数点间距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段来计算 A的碰前速度.应选_段来计算 A 和 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格填“AB”或 “BC”或“CD”或“DE”).(2)已测得小车 A 的质量 m1=0.4kg,小车 B的质量m20.2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总动量=_ kgm/s;碰后总动量=_ kgm/s。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 (1). (1)BC (2). DE (3). (2)0.420 (4). 0.417【解析】试题分析:(1)A 与 B 碰后粘在一起,速度减小,相等时间内的间隔减小,可知通过 BC 段来计算 A 的碰前速度,通过 DE 段计算 A 和 B 碰后的共同速度(2)A 碰前的速度:碰后共同速度:碰前总动量:,碰后的总动量:可知在误差允许范围内,AB 碰撞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考点: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10. 某同学为了测量金属热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值,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 R0为电阻箱, Rx为金属热敏电阻,电压表可看做理想电表,电源使用的是稳压学生电源,实验- 8 -步骤如下: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记录当前的温度 t将单刀双掷开关 S 与 1 闭合,记录电压表读数 U,电阻箱阻值 R1将单刀双掷开关 S 与 2 闭合,调节变阻箱使电压表读数仍为 U,记录电阻箱阻值 R2改变温度,重复的步骤(1)则该金属热电阻在某一温度下的阻值表达式为: Rx=_,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其电阻 R 随温度 t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2)若调节电阻箱阻值,使 R0=120,则可判断,当环境温度为_时,金属热电阻消耗的功率最大。【答案】 (1). (2). 20 【解析】 (1)将单刀双掷开关 S 与 1 闭合,记录电压表读数 U,电阻箱阻值 R1,此时电路的电流为:I1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I1(Rx+R1)=U+R1=(1+)U将单刀双掷开关 S 与 2 闭合,调节变阻箱使电压表读数仍为 U,记录电阻箱阻值 R2,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I2(Rx+R2)Rx+U=(+1)U解得:Rx(2)由图乙可得金属热电阻 R 随温度 t 变化的关系式为:R=100+t;若调节电阻箱阻值,使 R0=120,则金属热电阻消耗的功率为:- 9 -,故当 R=R0=120 时,金属热电阻消耗的功率 P 最大,此时有:t=20点睛:本题考查了电阻的测量以及功率,解题关键是明确实验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