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5页
第2页 / 共55页
第3页 / 共55页
第4页 / 共55页
第5页 / 共55页
第6页 / 共55页
第7页 / 共55页
第8页 / 共55页
第9页 / 共55页
第1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Company Logo第四章 婴儿期的发展 第四章 婴儿期的发展o第一节 婴儿期的身体发展o第二节 婴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o第三节 婴儿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o第二节 婴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主要内容o了解婴儿期知觉发展的基本特点o从皮亚杰理论、朴素理论、信息加工理论 、认知神经科学观、社会文化观等多角度 把握婴儿发展的基本特点o掌握婴儿期语言发展的基本特点第二节 婴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l一、婴儿期知觉的发展n(一)听知觉(到第一年末)总体上婴儿的听力不如成人。但是婴儿对于超出人类言语范围的极高频和极低频 的声音比成人敏感婴儿一出生就喜欢复杂的声音,比如噪音和嗓音,而 不喜欢纯音。在4-7个月时,婴儿就对音乐片段有感觉,他们更喜欢 中间有停顿的莫扎特小步舞曲第二节 婴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l一、婴儿期知觉的发展n(一)听知觉(到第一年末)在5个月时,婴儿会对母语中的音节划分表现出敏感6-8个月时,婴儿能够“筛出”不是母语中的声音婴儿也能够确定声音的来源,即“声音定位”婴儿在刚出生时就具备声音定位的能力,2个月时 有起伏,1岁时大体达到成人的水平。第二节 婴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l一、婴儿期知觉的发展n(二)视知觉(到第一年末)新生儿聚焦和颜色知觉的能力都很差,到2个月 时,婴儿对物体的聚焦和对颜色的区分,就和 成人一样了。其视敏度大约是成人的1/10至 1/30。视敏度在头一年会一直稳定地改善,到6 个月时,几乎达到了成人的水平。对环境的扫描和对运动物体的追踪在头半年会 改善,因为婴儿能够更好地控制眼球的运动了 。第二节 婴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l一、婴儿期知觉的发展n(二)视知觉(到第一年末)婴儿在探索自己的视觉世界时,会梳理清楚物 体的特征及在空间中的组织关系。 婴儿的“深度知觉”婴儿从一出生就表现出明显的视觉偏好,他们 更喜欢带图案的视觉刺激而不是简单的视觉刺 激。视 崖 实 验实验:年龄在6-14个月之间的婴儿。每个婴儿 都放在视崖的中间板上,先让母亲在深的一侧呼唤 自己的孩子,然后再在浅的一侧呼唤自己的孩子。结果:母亲在浅的一侧呼唤她们的孩子时,所 有的孩子都爬下中央板并穿过玻璃。然而当母亲在 深的一侧呼唤他们时,大部分婴儿拒绝穿过视崖, 他们远离母亲爬向浅的一侧 。证明:婴儿已经意识到视崖深度的存在。o后续发展:n把年龄在2-5个月之间的婴儿放在视崖深侧的玻璃上,这时所有的婴儿都 表现出心率变慢。这种心率变率是感兴趣的信号,而不是恐惧的信号,恐 惧应伴随心率加快。这表明这些婴儿还没有习得对落差的害怕。 n把1岁的婴儿放在视崖上,落差不深也不浅,大约76厘米。当儿童爬向视 崖时,他会停下来向下看。在另一边,母亲在那里等待。有时母亲根据指 令在脸上做出害怕的表情,有时则看起来兴高采烈。当婴儿看到母亲害怕 的表情时,他们会拒绝再向前爬。而当看到母亲高兴的表情时,大部分婴 儿会再次检查悬崖并爬过去。当落差被变得很浅时,婴儿不再观察母亲的 表情而径直向前爬。联想学习 习得性恐惧第二节 婴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l一、婴儿期知觉的发展n(三)注意的发展(到第一年末)注意:新生儿最初的注意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 上产生的,这只是一种无意注意的萌芽。条件反射性的定向反射要到三个月时才出现,5 -6个月时注意集中开始稍稳定,但时间不能太 长,注意还属于不随意性质,随意注意出现在 一岁以后。第二节 婴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l一、婴儿期知觉的发展n(四)记忆的发展(到第一年末)记忆:记忆一般从婴儿期开始。条件反射的出 现即标志着有了记忆,但这个时期的记忆都是 不随意性的。第二节 婴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l一、婴儿期知觉的发展n(五)思维的发展(到第一年末)前言语的“思维”:思维是较高级的心理过程,严格地说它是和第 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分不开的,是和言语的发展 相联系的。婴儿这种前言语的“思维”是和他的手的抓握和 摆弄物体动作的发展分不开的。思 考 题婴儿房间挂满五彩缤纷的玩具好吗?第二节 婴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l一、婴儿期知觉的发展n(六)统合知觉 指的是把不同感觉通道获得的信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知 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 新生儿大致会转向声音的方向,以简单的方式去够物。这表 明他们知道物体的形象、声音以及能触摸是联系在一起的。 3、4个月的婴儿就能够把儿童或成人的唇动与听到的语 音联系起来。 在4-6个月时,婴儿能够知觉陌生人独特的面部-嗓音配 对,并记住它。 到8个月时,婴儿甚至能够根据性别来匹配嗓音和面部第二节 婴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l一、婴儿期知觉的发展n(六)统合知觉多通道敏感性对于知觉的发展非常关键。它可以让婴儿注意到感觉输入之间有意义的关系,并很快地理解自己的环境。多通道知觉也会促进社会信息和语言的加工,它是促进各方面心理发展的基本能力。第二节 婴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l一、婴儿期知觉的发展n(七)认知的进一步发展(1-3岁)感知觉较婴儿精细知觉开始具有概括性和随意性复杂知觉初步发展无意注意的发展与有意注意的萌芽无意记忆的发展和有意记忆的萌芽词的思维的发生第二节 婴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l二、婴儿期认知发展的相关理论皮亚杰理论n感觉运动思维o皮亚杰提出的 “感觉运动阶段” 是认知发展的 第一阶段它从婴儿出生时就开始了,这时儿童主要是 通过自己的感觉和运动技能来学习,经历这 一阶段,新生儿就从主要是通过反射及随机 行为来反应,转变为有目标指向的反应。o在这一阶段,婴儿思维的发展主要反映在三个 重要的方面。第二节 婴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l二、婴儿期认知发展的相关理论皮亚杰理论1对环境的适应和探索n新生儿对很多刺激会有反射反应,但是在1-4个月期间, 这些反射会因为经验而修正n在8个月的时候出现有准备的、有目的的行为n到12个月时,婴儿会变成一个积极的实验者o他们可能会处心积虑地摇晃各种东西,看看能够发出 什么声音来。或者他们会把东西往下扔,看看会发生什 么事。o婴儿用不同的东西重复相同的活动,只是为了看看到 底会发生什么。第二节 婴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l二、婴儿期认知发展的相关理论皮亚杰理论2对客体的理解n“客体永久性”o如果把一个吸引人的玩具放在4-8个月孩子的面前,婴儿 会去够它、抓它。然而,如果把玩具藏在障碍物后面, 或者用布盖起来,婴儿既不会去够它,也不会去找它。o到8个月时,婴儿会去找盖起来的客体。尽管如此,他们 对客体永久性的理解仍然是不完善的。o如果8-10个月的婴儿多次看到一个客体藏在某个容器下 ,然后又看到它被藏到另一个容器下,他们通常还是去 第一个容器下找这个玩具。o皮亚杰认为婴儿直到18个月才会对客体永久性有完整的 理解。第二节 婴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l二、婴儿期认知发展的相关理论皮亚杰理论3对符号的使用n到18个月时,大多数婴儿都开始说话、做手势,这表明他们 有了使用符号的能力。o词语和手势是代表其它东西的符号。当一个婴儿摆手时 ,就好像是说“再见”。n一旦婴儿能够使用符号,他们就能够开始对活动的结果有预 期,而不是要做了才知道结果。o他们在拉拽小猫的尾巴、或者把生鸡蛋往地上扔时,会 犹豫片刻,想想这么做会带来什么结果。n到2岁时,婴儿已经走出反射反应,能够主动探索世界、理 解客体、使用符号。第二节 婴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l二、婴儿期认知发展的相关理论朴素理论n朴素理论(Naive Theory)是与科学理论、成熟的理论、正规的理论相对而言的,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天真理论、似理论(theory-like)、直觉理论(intuitive theory)、前理论(pretheory)等。n儿童有着他们对世界的理解,这便是儿童的理论。这些理论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理论、成人意义上的理论有着区别,因而仅仅是一种朴素理论(nave theories)。第二节 婴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l二、婴儿期认知发展的相关理论朴素理论n按照皮亚杰的看法,儿童建构了宏大而全面的理论,以图在一个共同的框架内解释纷繁复杂的现象,包括对物体、人、道德的推理。n更近期的观点强调儿童是理论家,他们像真正的科学家一样,对相对较窄的领域建构专门化的理论。n幼儿最初形成的理论关注的是物理学、心理学和生物学。第二节 婴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l二、婴儿期认知发展的相关理论朴素理论o1朴素物理学n婴儿知道物体会沿着连接在一起的连续的路径移动,并且它 们不会“穿过”其它的物体。n婴儿对违反这些属性的物体的注视时间,超过对那些与这些 属性一致的物体的注视时间。n到半岁时,婴儿也能够理解一个物体碰到另一个物体时,会 引起后者的运动。n快满1岁时,婴儿会专注地注视显得没有支撑物的物体,显 然是因为它违反了他们对没有支撑物的物体的预测。n当然,婴儿的理论远不是完整的。第二节 婴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l二、婴儿期认知发展的相关理论朴素理论p2朴素生物学n婴儿能够区分会动的物体(比如人、昆虫、其它动物)和不 会动的物体(石头、植物、家具、工具)。n到学前阶段,儿童认识到很多与生物相联系的特定属性o4岁儿童认识到,动物会自主运动,而非动物的运动则是 由其它物体或人引发的;动物会长大,而非动物则一成 不变;动物受伤之后可以通过再生而治愈,非动物坏了 之后只能由人工修理。n学前儿童在生长、衰老维度上逐渐形成了朴素生物学理论。n儿童关于生物的知识,一方面是来自他们对动物的观察,另 一方面也是父母教育的结果。第二节 婴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l二、婴儿期认知发展的相关理论信息加工理论o注意n在1、2个月时,婴儿就会把注意从单一的、高对 比的特征上,转为全面地探索客体和图案。n在头一年,婴儿注意的是新颖的、抢眼的事件。 之后他们有了更多的有目的的行为,其结果是, 新颖性的吸引力减小了,有意注意增加了,尤其 是他们在玩玩具的时候。第二节 婴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l二、婴儿期认知发展的相关理论信息加工理论o记忆n教2-6个月的婴儿踢脚、通过绑在脚上的长绳移动一个玩 具。结果发现,两三个月的孩子在一周以后仍然记得怎么 移动该玩具。到6个月时,这一记忆会增加到2周。如果婴 儿忘记了怎么移动该玩具,实验者摇一摇玩具、但是不碰 绳子,就会使婴儿记起原来的条件反射。n年龄大一些的婴幼儿记忆快速发展,能够回忆起自己经历 过的更多事件,并且记的时间更长。n记忆能力的这些进步部分原因是支持记忆的脑区的发育。上述讨论的主要是“再认”,这是最简单的记忆形式,只 是到了1岁左右,婴儿的“回忆” 能力才出现。第二节 婴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l二、婴儿期认知发展的相关理论信息加工理论o分类n非常小的婴儿也有分类能力,他们会对相似的物体和事件 进行归类。这有助于婴儿对经验形成理解。n婴儿最早的分类能力是“知觉性的”,即基于客体的大体外 表或显著构件,比如,动物有腿、汽车有轮子。n到1岁时,更多的分类是“概念性的”,即基于相同的功能 或行为。比如,厨房餐具归为一类是因为它们都是用来吃饭的。n1岁以后,婴儿会主动进行分类。n在16个月时,婴儿能够把客体分类为单一的类。语言既以分类为基础,也促进了分类。第二节 婴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l二、婴儿期认知发展的相关理论认知神经科学观o神经系统的成熟是认知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o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n外显记忆的初始表现类似于反射,主要依赖于海马,这一 记忆系统使得婴儿几秒内就能记住特定的符号或声音,并 足以表现出对单一新颖刺激的偏好。/6-12个月期间,一 种更为复杂的外显记忆会修正或取代上述反射性的外显记 忆。n内隐记忆的发展似乎比较早,也比较快,在婴儿出生后的 头几个月会表现两种内隐记忆:对序列的记忆/条件反射 。第二节 婴儿期的认知及语言发展l二、婴儿期认知发展的相关理论认知神经科学观o在婴儿半岁以后,前额皮层及相关回路会发展形成工作记忆 的能力,即可以对大脑中短时存储的信息进行主动加工。正 是工作记忆为心理表征做好了准备。工作记忆的出现相对晚 些,主要是因为客体永久性的发展比较慢,其脑定位是在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