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天柱县第二中学天柱县第二中学 201720172018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语文试卷温馨提示:温馨提示: 1 1本试卷满分本试卷满分 15015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150150 分钟;分钟; 2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班级、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班级、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将答题卷收回,试卷学生自己保留。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将答题卷收回,试卷学生自己保留。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 3 分,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古人出行带什么样的古人出行带什么样的“包包” 倪方六 在中国古代,衣服大多没有口袋,古人出行时“包”更是不可或缺。在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已可以找 到“包”字。 “包”最早并不叫“包”,而是叫“佩囊”。佩囊是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像钥匙、印章、 凭证、手巾一类必须随身带的东西,大都放在这种囊内。因为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故谓之“佩囊”。 从文献记载来看,先秦时人们已有带包的习惯,即所谓“佩囊之俗”。古代的包也有大小之别,汉代学者毛 亨称“小曰橐,大曰囊”;制作材料也不一样,有皮包和布包之分。 古人的“佩囊之俗”据推测起源于士兵配备的箭囊。佩囊实用方便,从先秦用到了明清,虽然名称和款 式多有变化,但人们都少不了佩囊。 汉朝时,佩囊被称为“縢囊”。縢囊是一种小包。汉代也出现了一种叫“绶囊”的方形包,皇帝常常用 之赏赐臣子,有绶囊的人自然是有官爵之人,所以,“包”成了身份象征。绶囊主要用于盛放印信一类的东 西。因为“包”已与身份联系了起来,所以在图案、色彩上都有规定和讲究。绶囊最常用的图案是兽头,故 称“兽头鞶囊”。兽头中又以虎头使用为多,因此又有“虎头鞶囊”之称。除兽头之外,有些朝代的包还用 兽爪图案,只是“官无印绶者,并不合佩鞶囊及爪”。 与绶囊同样能显示身份的包还有“笏囊”,也称“笏袋”。“笏”即笏板,是官场用的简易手写板。与 绶囊多用青色不同,高级笏囊多用紫色,古人称之为“紫荷”。紫荷也是唐朝官场上的高级包。 唐代时,最能显示身份的包是“鱼袋”。绶囊是装印信的,而鱼袋则是盛放符契这类“身份证”的。唐 朝时,官员的身份证明制成鲤鱼形,故名“鱼符”。凡五品以上官吏穿章服时必须佩戴鱼符;中央和地方互 动,也以鱼符为凭信。凡有鱼符者俱给鱼袋,使用时系佩于腰间,内盛鱼符。鱼符有金、银、铜等质地,以 区别地位;鱼袋也通过金、银装饰来区别地位高低。 宋朝使用的“鱼袋”也有金鱼袋、银鱼袋之分,但仅是一个空包,鱼符被废用了,仅在这种包上绣上鱼 纹,凡有资格穿紫红、绯红官服的高官均可用这种包。 除笏囊、鱼袋外,古代官场、文人间还有一种包很流行,这就是用来盛放计算工具、文具一类的“算袋” 。其实,“算袋”这种包很早就有,但汉代称“书囊”,也称“书袋”。宋代称“照袋”,也称“招文袋”, 民间则称其为“刀笔囊”。这种包一直到明清都在使用。金代也使用算袋,但称为“书袋”。元明清时代, 随着新物件的出现和使用,包的款式和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如有了放钱放物的“褡裢”、放烟丝的“烟袋”、 盛放扇子的“扇囊”、盛放挂表的“表帕”、装饰价值更高的“荷包”等。 其中“褡裢”为双层袋子,中间开口,两头放钱,使用时从中间对折,搭于臂膊上,故又称“搭膊”。 因为搭膊多用来装钱,民间干脆呼之为“钱袋子”。因为“袋”与“代”谐音,常用之赠人,以讨“代代有 钱”的口彩。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叫佩囊,因为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而得名。佩囊实用方便,人们出行都少不了它。B.古人出行时要携带一些东西,但是中国古人的衣服没有口袋,这些东西需要放在包里,所以包就显得 非常重要。C.古代的佩囊因为朝代的不同名称和款式也多有变化,如汉代有一种小的佩囊称为“縢囊”,唐代的 “鱼袋”也是一种佩囊。D.汉代的绶囊与縢囊有所不同,从形状上看绶囊是方形的包,皇帝常常将其赏赐给有官爵的人,所以它 也成为身份的象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古人的“佩囊之俗”据推测可能起源于士兵配备的箭囊。从先秦到明清,佩囊之俗一直在延续,主要 原因就是佩囊有装饰的作用。B.古代的包有大小之分,小的叫橐,大的叫囊;制作材料也有区别,有皮质的,也有布质的;在颜色上 也有所差异,有青色的也有紫色的等。 C.在中国古代,绶囊、笏囊、鱼袋都有象征身份的作用,一般在图案、色彩也有讲究,如“虎头鞶囊” 就是上面绣有虎头图案的绶囊。 D.古代官场、文人间有一种被称为“算袋”的包很流行,它主要用来盛放计算工具、文具等,这种包其 实在汉代就有,宋明清也在使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笏板是官员上朝持的简易手写板,而装笏板的袋子就是笏囊,高级笏囊多用紫色,古人称之为“紫荷” ,紫荷是唐朝官场上的高级包。B.元明清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物件不断出现并被使用,包的款式和功能也越来越多,有了盛放扇 子的扇囊和具有较高装饰价值的荷包等。C.虽然宋朝也使用“鱼袋”,并且鱼袋也有金鱼袋、银鱼袋之分,但因为鱼符被废弃,所以鱼袋仅是一 个空包,不再是身份的象征。D.“褡裢”也称“搭膊”,因为它多用来装钱,在民间又被称为“钱袋子”,并且由于“袋”与“代” 谐音,古人常用之赠人,以讨“代代有钱”的口彩。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珠宝 莫泊桑 妻子的去世让郎丹先生悲痛不已,生活对他来说越来越困难了。他的薪水在他妻子的手里,足够家里的 一切开支,现在剩下他一个人,反而不够用了。他奇怪她哪儿来的那么大的本领,居然能够让他天天喝上等 的酒,吃精美的食物。 他在她留下的那一堆假货中找来找去,找了很久,因为她一直到临死前几天还不断地买回来,差不多每 天晚上都要带一样新东西回来。他决定卖掉她好像特别喜欢的那串大项链,因为虽是假货,可是做工考究, 想来还可以值个七八法郎。 他把它放在衣袋里,顺着一条条大街,朝部里走去,打算找一家可靠的珠宝店。 他走进和平街口的另一家首饰店。老板见了这件首饰,就立刻叫了起来: “嗳呀!我可认识这串项链,它是从我们这儿卖出去的。” 朗丹先生感到很惊慌,问:“值多少钱?” “先生,我是两万五千法郎售出的。我准备出一万八千法郎收回来,不过按照法律规定,您得先把这件 东西弄到手的经过告诉我。” 这一次,朗丹先生惊奇得两腿发软,坐了下来。他说:“不过不过,您再好好看看,先生,我一直 以为它是假的呢。” 商人打开帐薄,查了查,说:“这串项链的确是在一八七六年七月二十日送到朗丹太太的住址,殉道者 街十六号去的。” 他穿过大街,继续朝前走,走着走着发现走错了路,又转过身来往回走,走到了杜依勒里宫,过了塞纳2河,一看又走错了,于是又回到香榭丽舍大街,脑子里乱得没有一点儿主意。他想好好地考虑考虑,弄明白 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的妻子没有力量买一件这样贵重的东西,当然没有。那么,这是别人送的一件礼物 了!礼物!谁送的?为什么送呢? 他停下来,呆呆地立在大街中间。可怕的疑窦掠过他的脑海。莫非她?这么说,其余的珠宝也都是礼物 了!他觉得地上摇晃,他请人送他回家,随后就把自己关在屋里。他伤心地哭到天黑,最后他又疲乏,又伤 心,支持不住,倒在床上昏昏沉沉睡着了。 一道阳光照醒了他,他慢腾腾地起来,他想到了应该再到首饰店去一次,想到这儿,臊得满脸通红。 天气晴朗,蔚蓝的天空覆盖着这笑脸迎人的城市。开始在首饰店对面的人行道上踱来踱去。一万八千法 郎!一连有二十次,他都差点儿走进去,可是每次都被羞耻心拦住了。然而,他肚子饿,饿得很厉害,而且 又没有一个子儿。他突然下了决心,为了不让自己有考虑的时间,一口气奔过大街,冲进了首饰店。 首饰商人从抽屉里取出十八张大钞票,点了一遍递给朗丹。他用一只颤巍巍的手把钱放在衣袋里。正打 算出去,又转过身来,垂下眼睛,对一直在微笑的商人说:“我我还有别的珠宝都是从同一个 人那儿继承来的。您都愿意收买吗?” 商人鞠了个躬,说:“当然愿意,先生。” 一个钟头以后,他回到首饰店,到这时候他还没有吃早饭。他们开始一件件地研究,一件件地估价。几 乎全部都是这家店里卖出的。 朗丹现在也撕破脸皮争价钱了,他发脾气,要人把帐薄给他看;随着金额的增加,他的嗓门也越提越高。大粒的钻石耳坠两万法郎;镯子三万五千法郎;胸针、戒指和链坠儿一万六千法郎;一件用祖母绿和蓝 宝石镶成的首饰一万四千法郎;一条当项链用的金链连同吊着的独粒钻石四万法郎;总数共达十九万六千法 郎。 商人用开玩笑的口吻说: “这些东西的主人把所有的积蓄都存在珠宝上了。” 朗丹一本正经地说:“这也是一种存钱的方法,并不特殊。”他又和买主约好第二天还要约请行家复查, 然后走了出来。 他到瓦赞饭店吃了中饭,喝的是二十法郎一瓶的酒。吃完饭,他叫了一辆马车,到布洛涅树林去兜风。 他带着几分轻蔑的神气望着来来往往的车马,恨不得向行人嚷叫:“我也有钱。我有二十万法郎!” 他想起了内务部,连忙叫马车送他去。他大模大样走进科长办公室,说:“先生,我是来向您辞职的。 我得到了一笔三十万法郎的遗产。”他又去和老同事们握手告别,把自己将来的生活打算告诉他们;然后到 英国咖啡馆去吃晚饭。 他正好坐在一位看上去好像很有身份的绅士旁边,心里痒痒的,忍不住想炫耀一下,于是告诉这位先生, 他刚刚得到了一笔四十万法郎的遗产。 半年以后,他又结婚了。他的第二个妻子虽然很规矩,可是脾气难侍候,给他带来了许多痛苦。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郎丹先生的薪水在妻子的手里时,足够家里的一切开支,可见妻子死前在郎丹心中是一位勤俭持家、 精打细算的太太。 B. “假项链“竟然是真的,这一情节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小说已在前面暗示,这一点与 作者的另一篇小说(项链)有异曲同工之妙。 C. 朗丹先生第一次离开首饰店一再走错路,是他觉得对不起妻子,不该在妻子刚去世不久就变卖她生 前所喜爱的项链,从而造成他内心的歉意。 D. 通过一系列出人意料的故事情节,莫泊桑揭露了当时法国社会金钱万能、金钱万恶的黑暗现实,以 及小市民在金钱面前贪慕虚荣的嘴脸。 5小说中郎丹先生的心理活动十分丰富,请筒要概括他的心路历程。(5 分) 6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的作用。(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材料一:物联网是全世界公认的未来发展趋势,物联网技术正在将一些行业提升至新的高度,例如医疗保 健行业、金融财务行业等等。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顾名思义,物 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 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 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 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未来发展趋势之一是机器与人的结合。俄罗斯有一个新媒体的富豪,召集 40 多个科学家做 “俄罗斯 2045 计划”,即在 2045 年,创造出可装载人的意识的真实版虚拟人。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 但是这个未来已经与我们越来越近:已经实现的包括盲人机器视觉辅助、机器外骨骼、神经芯片等。 日本的一家公司提供的机器外骨骼,通过采集运动的控制意念信息来控制外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