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9页
第2页 / 共199页
第3页 / 共199页
第4页 / 共199页
第5页 / 共199页
第6页 / 共199页
第7页 / 共199页
第8页 / 共199页
第9页 / 共199页
第10页 / 共19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道德概说o观点一:人之初,性本善o观点二:人之初,性本恶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关于“善”的几点理解:o1) 行善是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o2) 具有善德是一种美好的自律境界。o3) 行善常表现为行为的适度善与恶o善: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对 他人、对社会有价值的行为。o恶:有损他人或社会利益的行为,或 违背某种道德原则规范的行为。人之初,性本恶?o就是说人一生下来只有本能(有不少本能会 危害其他人的生存),而不知约束自己。所以 ,所有人都需要对本能的外在约束和内在约束 ,外在约束是法律,然而法律的功能只有制裁 人的本能中企图伤害他人等对人类社会有大的 危害的方面;所以,需要内在约束(也就是道 德)来约束本能中虽不违法,但亦会对他人( 甚至是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人的本性是不满足o因为人的本性是不满足,人们最终的追求是 幸福,所以道德就是为了维护我们的幸福而逐 渐约定俗成的一些行为规范。 “有两样东西上,我们愈时常 、愈反复地思索,它们就给 人心灌注了时时在翻新、有 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 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康德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卢 梭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美德与过恶,道德上的善与恶,都是对社会有利或有害的行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 代,为公益作出最大牺牲的人,都是人们会称为最道德的人。 -伏尔泰法律乃是我们道德生活的见证和外部沉淀。 -霍姆斯名人名言一、道德概说o1、什么是道德?道德是以由一定社会经济 关系所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 、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 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意识、 规范和行为。理解1:o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 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 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 是永恒不变的。o由社会关系决定的思想关系;理解2:o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一 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只涉及个 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称 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 德。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 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理解3:o由个体自我意识为起始,引影到群体当中, 形成的精神、语言、行为宏观性微略统一,即 为道德。o 通过内心信念发挥作用,受社会环境影响;o人类精神的自律;道德和文化:o道德和文化有密切关系,有些时代又打上意 识形态的烙印。人类的道德有共通性。不过,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往往有一些不同的 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 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 。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同样一种道德,在 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中的外在表现形式、风俗习 惯往往也相去甚远。o道德是人们评价一个人的一个尺度。一个人若违背社会道德, 比如不仁不义、不忠不孝,那么人们就会给他负面的评价,造成他 没有好的名声,从而对他形成一种来自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约束 他的行为。另一方面,对很多人来说,道德是个人良心的自觉遵守 ,无需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制约。人们对一个人的道德评判,主要 来自于这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言行。所谓“有言者不必有德”,口头上 标榜仁义道德的不必定真的有仁义道德,因此人们往往“听其言而 观其行”然后作出评判。个人对道德的意见,对己对人,有宽容者 ,有苛求者。中国文化中多有提倡对自己严格、对他人宽恕的思想 。子曰:“厚以责己,薄以责人。”韩愈:“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 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道德与信仰o从物质和意识的领域来理解,信仰就是一种意识, 道德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o从真理的概念来理解,信仰就是正确的意识,道德 就是正确的行为。o如果我们站在个人的角度来讲:什么是信仰?信仰 就是自以为是的信念。道德是在信仰支配下的行为。o人是时代的产物,因为物质决定意识,因为每个人 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所以,人与人的信仰是不尽相 同的。当你幼小熏陶于清真教的教化中,那么你的信 仰就是真主了;当你幼小受教于天主教的感化里,那 么,你的信仰就是上帝了;如果你幼小污染于金钱铜 臭之环境,那么,金钱就是你的上帝了。o 因为人的信仰不同,所以人们的道德观也就不 尽相同,所以人们的道德行为也就不尽相同,所以社 会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这就是不和谐社会的根 本原因。道德与法律o道德总体而言是凌驾法律之上的,因为道德 来源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文自觉,但它 在实践中又具有不能回避的尴尬境遇,因为它 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要求,而就人文而言,我们 不能强制要求人们都以这种标准来要求自己的 。并且在各种地区和宗教中的道德要求又是不 一样的,就导致了交流的不便捷。所以说,道 德是法律最基本法理的来源,但不能替代法律 而存在。 道德与良心o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 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o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 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 成的。道德底线o你可以不高尚,但是不能无耻。要做到这个 要求,就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这就 是道德底线,诚实守信即诚信、互利、平等、 责任,不损害对方的利益等。比如,你可以不 处处为对方着想,但是你不能损害对方应该得 到的权益。道德的社会作用第一、道德能够促使产生它的经济基础不断巩固和发展 。第二、道德在阶级社会里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第三、道德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第四、道德是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相对稳定的必要 手段。第五、道德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民族素质 ,具有重大的影响。A.社会主义道德,是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人 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结。它是以马克思主义 的科学世界观为指导、与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 形态相适应、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的、以“五爱”为基 本要求的调整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体系。B.共产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处理个人与个人之间、个 人与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 则,是社会主义道德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彻底的革命 性、严密的科学性、显著的实践性等特征。道德的力量道德也出竞争力o 2001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北欧小国芬兰 再次名列第一,将美国等经济科技实力超群的大国甩在了 后面。o 芬兰竞争力的提高说到底是其经济高度市场化、 国际化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芬兰有着良好的社会 环境。大凡在芬兰生活一段时间的人,无不强烈感受到芬 兰人普遍非常遵法守纪。走遍芬兰,基本上看不到站在街 头指挥的交通警察。即使在深更半夜的空旷街头,芬兰人 也不会闯红灯。这在某些人看来,可能是迂腐之极。然而 这种自觉遵法守纪的理念,正是法治的必备基础,是市场 经济健康成长的必需土壤。 红牌!齐达内的谢幕思考齐达内就这样谢幕了,谁能料到这样的结局。 法国和意大利的世界杯决赛进入加时赛,齐达内的命运走向在第110分钟突然 改变,他用头撞向了意大利后卫马特拉奇的胸口,后者应声倒地。阿根廷主裁判埃利 松多在与助理裁判交流后,向齐达内掏出了红牌。 没有人能料到这样的结局,一代大师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齐达内默 默的走下场地,一个人去了更衣室,大力神杯就摆放在通道口的桌上,齐达内从旁边 低头走过,没有看一眼。在第110分钟到底发生了什么?人们只能在一遍又一遍的录像中试图寻找答 案。当时法国队的进攻被化解,齐达内和马特拉奇都在向回走,一切看上去没有异常 。突然,齐达内变得异常冲动,转过身来走向身后的马特拉奇,紧接着就是让全世界 目瞪口呆的一幕,齐达内低下头,一头撞在了马特拉奇的胸口,将这个1米93的大个 子顶翻在地。齐达内怎么了?!他为什么如此愤怒?!在齐达内的职业生涯中,也有过类似的不冷静举动。在齐达内的职业生涯中,也有过类似的不冷静举动。19981998年世界杯上,他曾因年世界杯上,他曾因 为脚踩沙特队球员被禁赛为脚踩沙特队球员被禁赛3 3场,没想到时隔场,没想到时隔8 8年后,齐达内又一次犯下了当年的错年后,齐达内又一次犯下了当年的错 误。在世界杯冠亚军决赛的历史上,此前共有三名球员吃到过红牌,误。在世界杯冠亚军决赛的历史上,此前共有三名球员吃到过红牌,19901990年阿根年阿根 廷的蒙松成为了决赛染红的第一人,不久后他的队友德索蒂又被罚下,廷的蒙松成为了决赛染红的第一人,不久后他的队友德索蒂又被罚下,19981998年,年, 德塞利在决赛中被罚下,但法国拿到了冠军。德塞利在决赛中被罚下,但法国拿到了冠军。这张红牌在某种程度上断送了法国队最后的希望,齐达内的下场对队友心这张红牌在某种程度上断送了法国队最后的希望,齐达内的下场对队友心 理上的影响不言而喻。在后来的点球大战中,特雷泽盖罚丢,意大利夺取了冠军理上的影响不言而喻。在后来的点球大战中,特雷泽盖罚丢,意大利夺取了冠军 。实际上,这本是齐达内发挥的极为出色的一场比赛,开场后他打进了一个美妙。实际上,这本是齐达内发挥的极为出色的一场比赛,开场后他打进了一个美妙 的的“勺子勺子”点球,成为了第四个在世界杯决赛中打进点球,成为了第四个在世界杯决赛中打进3 3个球的人个球的人( (赫斯特、贝利、赫斯特、贝利、 瓦瓦瓦瓦) )。加时赛上半时,他的头球攻门几乎得手,与一个理想的结局擦肩而过。加时赛上半时,他的头球攻门几乎得手,与一个理想的结局擦肩而过。 最终命运写下了残酷的结尾,一代大师的最后一战以争议和遗憾收场。最终命运写下了残酷的结尾,一代大师的最后一战以争议和遗憾收场。四品:有德有才是正品; 有德无才是次品; 无德有才是废品; 无德无才是毒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 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 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 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安史之乱:古时的封建统治者因宠信德行恶劣、歪才奸才的小 人,而导致小人乱政、败坏朝纲、误国害民的事屡 见不鲜。如唐玄宗宠信安禄山等一帮小人,酿成“ 安史之乱”,虽然后来被太子李亨(唐肃宗皇帝) 平定了,但是已经造成了国家元气大 伤.稳得住心神, 把得住操守, 守得住寂寞, 保得住清廉。二、社会公德1、概念: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 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o 梁启超论及公德时曾说:“人人相善其则 者,谓之公德”。o 孙中山则将其概括为“正心、诚意、修身 、齐家”八字。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 共同遵循的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的最基本的行为 规范。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 的社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凝聚. v做任何事情都要有 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 v公共生活需要共同 的准则公共秩序。 无规矩不成方圆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o 社会公德都是道德规范体系中的最低 层次,它是公民的个人修养,也是社会文明 进步的标志。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精细,人与人、人与社 会、人与自然间的互动日益频繁,公共生活 的领域越来越扩大。因此,文明的行为方式 、良好的公德意识对于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 秩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人 与环境的关系,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 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意义。 社会公德的内涵: o人与人之间关系层面:举止文明、谦虚热 情、尊重他人、助人为乐o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层面:爱护公物、勤俭 节约、维护公共秩序、遵纪守法o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层面:热爱自然、保护 环境o社会公德的特点: 继承性 基础性 广泛性 简明性社会公德形成于原始社会末期,“要勇敢”、 “不要懒惰”, “要尊重老人”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