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国学经典导论综合练习题为进一步深化四川省省级重点教学改革项目国学经典进大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的改革,搞好省级精品课程国学经典导论建设,完善教学各个环节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本课程组拟制了这套综合练习题,以供同学们在全面掌握本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全面复习,突出重点。一、背诵、默写(含名句填充)以下篇目,并将其翻译为白话文:(一)论语1.学而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为政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4.里仁篇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6.雍也623 子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7.述而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子罕926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92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后也。 ” 12.颜渊122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 13.子路136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14.宪问143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 15.卫灵公15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1512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1536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 19.子张1921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2皆仰之。 ” (二) 孟子2.梁惠王上1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梁惠王下24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3.公孙丑上35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5.滕文公上53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6.滕文公下62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七、离娄上71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73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75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8.离娄下88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828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11.告子上119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2.告子下1212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3.尽心上1313 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14,尽心下1414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三) 老子第 1 章: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 4 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第 8 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 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第 12 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第 19 章: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第 22 章:曲则全,枉则直。第 22 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 25 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 36 章: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3第 42 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 45 章: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第 46 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第 58 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 64 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 73 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第 74 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 76 章: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第 80 章: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 81 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二、单项选择1下面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见于西汉刘向列女传母仪篇的是_。A孟母三迁 B断织劝学 C杀猪取信 D孟子去妻 2孟子游说诸侯,被授与“卿”之高位,是在_。A宋国 B魏国 C滕国 D齐国3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出自_。 A 论语 B 孟子 C 荀子 D 庄子 4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 ,是在_。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5第一个系统地论述“人性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告子 6提出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个命题的思想家是_。A孔子 B墨子 C荀子 D孟子7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国学大师是_。A王国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章太炎 8.有“汉代孔子”之称的思想家是_:A.陆贾 B.司马迁 C.董仲舒 D.司马相如9.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的皇帝是_: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10.表达对苛政、暴政痛恨,感叹“苛政猛于虎”的思想家是_: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老子11.朱熹是_ 的集大成者。A.文学 B.史学 C.哲学 D.理学12.在中国历史上是朱熹首次把四书编辑在一起,并予以集中注释。 四书是指_:A.论语 、 孟子 、 大学 、 中庸B.诗经 、 礼记 、 春秋 、 大学4C.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三国志D.老子 、 庄子 、 墨子 、 孙子13.道德经一书总共有_。A.80 章 B.81 章 C.82 章 D.83 章14被唐玄宗追封为“南华真人”的是_。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孟子15.庄子是道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我们研究庄子应以_为主。A.内篇 B.外篇 C.上篇 D.下篇16.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的是_。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17.道德经一书,是一部_体系。A.自由主义 B.存在主义 C.唯心主义 D.唯物主义18.美洲纽约时报曾将_列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19.鲁迅曾说:“不读_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 ”A.论语 B.孟子 C.老子 D.庄子20.老子“南面之术”的核心还是_。A.有为而治 B.无为而治 C.有为有治 D.无为无治21.老子主张“上善若水” 、 “上德若谷” ,因此强调_。A.以柔克刚 B.以刚克柔 C.阴阳调和 D.阴阳对立22.被后人尊称为“中国哲学之父”的是_。A. 孟子 B. 孔子 C.庄子 D.老子23.庄子一书的首篇文章是_。A.齐物论 B.逍遥游 C.秋水 D.人间世24.庄子至乐篇里,记载的“鼓盆而歌” ,所反映的是庄子的_。A.道德观 B.价值观 C.生死观 D 祸福观25.佛教的起源地是_A古希腊B、古印度C、古中国D、古埃及26.比丘的含义是_。 A、爱心B、施舍C、慈悲D、乞士27.大乘佛教的“乘”代表的意义是_。A、相乘B、罗汉C、运载D、修行28.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所形成的派系,不包括以下哪一种? A、汉传佛教B、藏传佛教C、上座部佛教D、苯教29.因佛教而形成的中国石窟艺术不包括以下的_。A、敦煌B、云岗C、龙门D、嵩山30.中国禅宗的六祖是_。A、慧能B、道信C、神秀D、弘忍31.清朝皇室基本信仰的是_。A、汉传佛教B、南传佛教C、藏传佛教D、基督教32.巴蜀文化首次辉煌于_。A.战国 B.汉代 C.唐代 D.宋代33.汉武帝时蜀郡太守_创办了“石室精舍”,这是全国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5A.李冰 B.班固 C.文翁 D.司马相如34.“汉赋四大家”中,不是蜀人的是_。A.王褒 B.杨雄 C.司马相如 D.枚乘35.严君平的哲学思想系统地体现在他的代表作_中。A.易经 B.老子指归 C.潜书 D.鹤山集36.狭义现代新儒家的开山宗师是_。A、梁漱溟、马一浮 B、张君劢、熊十力C、冯友兰、贺麟 D、梁漱溟、熊十力37.现代儒学三圣是指_。A、熊十力、梁漱溟、马一浮 B、马一浮、冯友兰、贺麟C、梁漱溟、张君劢、熊十力 D、熊十力、马一浮、冯友兰三、多项选择。 1.国学的主要文献分类有_。A.经 B.史 C.子 D.集 E.书2. 国学的核心思想是_ 。 A 儒 B 道 C 墨 D 法 E 释3. 孔子政治思想的的核心是_ 。 A 仁 B 义 C 礼 D 智 E 信4.孟子的理想人格主要包括_ 。 A 大丈夫精神 B 杀身成仁 C 舍生取义D 浩然正气 E 安贫乐道5.根据佛教向外传播的路线,佛教形成了_ 。 A 大乘佛教 B 小乘佛教 C 藏传佛教D 南传佛教 E 北传佛教6以下篇目出自孟子的有 。A 公冶长 B 公孙丑 C 告子 D 尽心 E 为政 7下列名句出自孟子的有_。 A尊贤使能,俊杰在位。B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C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D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