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1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 20182018 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理科综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二)理科综合合生物试题生物试题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内蛋白质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的维持与膜蛋白有关B. 蛋白质是细胞之间传递兴奋的信息分子C. 细胞中的囊泡运输离不开膜蛋白的识别作用D. 细胞产生的自由基攻击蛋白质可导致细胞衰老【答案】B【解析】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的维持,与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而离子的跨膜运输离不开膜上的载体蛋白的协助,A 正确;激素是细胞之间传递兴奋的信息分子,但激素不一定是蛋白质,B 错误;细胞中的囊泡会与特定的细胞结构结合,其运输离不开膜蛋白的识别作用,C 正确;细胞产生的自由基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的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衰老,D 正确。2. 将新鲜洋葱鳞叶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长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洋葱鳞叶条的重量,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组别abcde实验后质量/实验前质量1.31. 10.90.80.7A. 洋葱鳞叶细胞的原生质层由细胞膜和液泡膜组成B. 实验过程中,b 组细胞的失水量大于 d 组C. 实验结束后,e 组细胞的细胞液渗透压小于 c 组D. 实验结果表明,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答案】D【解析】洋葱鳞叶细胞的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A 错误;b 组实验后质量/实验前质量的比值大于 1,表明细胞吸水,d 组的实验后质量/实验前质量的比值小于 1 时,表明细胞失水,即实验过程中,b 组细胞的失水量小于 d 组,B 错误;c 组与- 2 -e 组的实验后质量/实验前质量的比值均小于 1 时,且 c 组的该比值大于 e 组,表明 c 组细胞的失水量小于 e 组,所以实验结束后,e 组细胞的细胞液渗透压大于 c 组,C 错误;蔗糖分子不能进入细胞,水分子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D 正确。【点睛】本题易错点在于:没理解表中实验后质量/实验前质量的比值的含义。实验后质量/实验前质量的比值:该比值越大,说明细胞吸水越多,质量越大;该比值越小,细胞失水越多。正确理解后,a、b 组细胞中液泡的吸水量与 c、d、e 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的大小就显而易见了。3.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的化学组成与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中的 ATP 和某些酶的分子结构中都含有腺苷B. 细胞中三种 RNA 的合成可以在拟核区同时进行C. 细胞中环状 DNA 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质需要消耗 ATPD. 蓝藻细胞中的叶绿素分子参与了 NADPH 和 02的形成【答案】C【解析】ATP 中的 A 代表腺苷,是由核糖和腺嘌呤组成,某些酶的化学本质是 RNA,RNA 分子中也含有核糖和腺嘌呤,因此也含有腺苷,A 正确;原核细胞的 DNA 主要分布在拟核中,细胞中的三种 RNA 都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通过转录过程合成,可以在拟核区同时进行,B正确;原核细胞中的 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质,C 错误;NADPH 和 02是光反应的产物,蓝藻细胞中的叶绿素分子参与了光反应,因而参与了 NADPH 和 02的形成,D 正确。4.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控制生长素的产生B. 植物体内生长素的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 顶端优势现象表明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D. 适宜浓度的 -萘乙酸可以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答案】C- 3 -5. 正常情况下,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是胎儿的正常血浆蛋白成分,幼儿在周岁时含量降低至接近成人水平。但慢性肝炎患者的肝细胞再生时,ATP 也会升高;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 的含量会显著增加。据此分析,下列推测恰当的是A. 细胞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了 AFP 的加工和运输B. 肝细胞分裂的周期变长时 AFP 的合成会增加C.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不能调控肝细胞的有丝分裂D. 指导合成 AFP 的基因发生突变后才进行表达【答案】A【解析】细胞发生癌变时,细胞膜上的甲胎蛋白(AFP)含量会增加,甲胎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类似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即 AFP 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中合成后,需经过内质网的加工和高尔基的进一步加工修饰才能运往细胞膜,因此细胞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了AFP 的加工和运输,A 正确;依题意“尤其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 会显著增加”可推知,肝细胞的分裂周期变短时,AFP 合成会增加,B 错误;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因此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能调控肝细胞的有丝分裂,C 错误;正常情况下,幼儿在周岁时甲胎蛋白(AFP)含量降低至接近成人水平,说明指导合成 AFP 的基因发生突变前也能进行表达,D 错误。 【点睛】本题关键在于抓住“是胎儿的正常血浆蛋白成分,幼儿在周岁时含量降低至接近成人水平、尤其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 AFP 会持续显著增高”这一解题的信息和切入点,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围绕所学的细胞癌变的原因及癌细胞主要特征等相关知识展开联想,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对选项逐一分析,并与细胞分裂、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建立联系。6. 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细胞呼吸及其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呼吸产生的 C02是由丙酮酸和 02反应所生成- 4 -B. 呼吸消耗的 02和产生的 C02相等时只进行有氧呼吸C. 无氧呼吸时,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成乳酸和水D. 用180 标记葡萄糖中的 0,产生的水中不能检测到180【答案】D【解析】人体细胞中的 C02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由丙酮酸和 H20 反应所生成,A 错误;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不消耗 02,也不产生 C02,而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每消耗 1mol 的葡萄糖就会消耗 6molO2,同时产生 6molCO2,因此呼吸消耗的 02和产生的 C02相等时只进行有氧呼吸,B 错误;无氧呼吸时,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被转化成乳酸,C 错误;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 02结合生成 H2O,并释放大量的能量,可见,产生的水中的 O 来自 02,所以用180 标记葡萄糖中的 0,产生的水中不能检测到180,D 正确。【点睛】正确解答此类问题需要熟记并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并且知道人的无氧呼吸不产生 C02。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7. 研究人员选取生长状况相似的某种旱生植物进行不同干旱土壤条件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植株对 K+的吸收量以及植株根部的糖类含量,如下表所示。组别水分条件K+的吸收量(g)根部糖含量(mg/g)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实验一对照组0.18398.8747.8752.13实验二轻度干旱0.23411.5743.8856.12- 5 -实验三中度干旱0.26329.6429.4870.52实验四重度干旱0.10280.1522.0078.00请回答下列问题:(1)影响植物根部细胞吸收 K+的内在因素是_,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离子的种类有明显差异,这一现象与细胞膜的_有关。(2)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植物体内自由水/结合水的值_(填“增加” “减少”或“不变” ) ,提高了植物的抗旱能力。(3)一定范围内,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植物的吸水能力增强,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 (4)从实验结果可知,如果要在干旱地区引种该植物来恢复植被,土壤水分条件最好保持在与_相同,理由是_。【答案】 (1). 根细胞膜上 K的载体数量(ATP 的产生量) (2). 选择透过性(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 (3). 减少 (4). 根细胞内 K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增大了细胞液浓度 (5). 轻度干旱 (6). 此土壤水分条件下根细胞的糖类含量最高,利于根细胞的生长发育,使根系发达【解析】试题分析:理清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水的存在形式与细胞代谢的关系、渗透作用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表中各项数据,以此为切入点并结合题意,进而对相应的问题情境进行解答。(1)细胞吸收 K+与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的协助,需要消耗 ATP。可见,影响植物根部细胞吸收 K+的内在因素是根细胞膜上 K的载体数量和ATP 的产生量。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离子的种类有明显差异,这一现象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有关。(2)干旱会引起土壤溶液浓度升高,与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的差值缩小,吸收的水分减少,因此植物体内自由水/结合水的值减少。(3)表中信息显示:一定范围内,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根细胞内 K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增大了细胞液浓度,致使植物的吸水能力增强。- 6 -(4)分析表中信息可知:轻度干旱条件下,根细胞的糖类含量最高,利于根细胞的生长发育,使根系发达,因此如果要在干旱地区引种该植物来恢复植被,土壤水分条件最好保持在与轻度干旱相同。8. 某同学欲探究某种淀粉酶作用的适宜温度条件。实验步骤:取 5 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 1、2、3、4、5,分别加人 10mL 可溶性淀粉溶液。15 号试管分别在 15、20、25、30、35的水浴锅中保温 5min。每支试管中分别加人经过常温处理的某种淀粉酶溶液 2mL,振荡均匀,保持 5min。在时间和其他条件相同的处理下,测定并记录每支试管中产物的浓度。实验结果:13 号试管中产物的浓度依次增大;35 号试管中产物的浓度依次减小。请回答下列问题:(1)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_(填“RNA” “蛋白质”或“RNA 或蛋白质” ) 。(2)请指出上述实验步骤中错误之处并修正:_;_。【答案】 (1). 蛋白质 (2). 温度控制不合理,应将各组盛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与盛有淀粉溶液的试管分别在设定的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后再混合 (3). 温度范围设置不合理,在较高温度范围应有覆盖【解析】试题分析:依据实验目的(探究某种淀粉酶作用的适宜温度条件)和实验遵循的单一变量原则,找出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据此结合酶的本质、特性的知识明确实验设计思路,分析题中所给的实验步骤,进而围绕问题情境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1)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7 -.9. 如图为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得某生态林中植物甲和植物乙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用 02变化速率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叶肉细狍的叶绿体中 C3还原时,会接受来自 ATP 的_,用于 C5(1,5-二磷酸核酮糖)化合物的再生。(2)C 点时植物乙 CO2的固定速率_(填“等于” “大于”或“小于” ) 植物甲C02的固定速率。(3)植物乙适宜在弱光条件下生存,据图分折,其原因是_。(4)植物甲的部分叶片遮光处理,短时间内叶绿体中首先积累的物质是_,原因是_。(5)将植物甲的部分叶片放入密闭容器,在适宜温度下给予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