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述类写作中的一材多用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 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 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同一材料可以证明不同的观点赤壁赋、后赤壁赋、赤 壁怀古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而又何羡乎 ! 经历了乌台诗案,继而被流放到黄州一个偏僻荒凉 之处,苏轼陷入了痛苦的圈子,不能自拔。此时,庄子 弃相不做的选择提醒了苏轼,他开始换个眼光看世界。 于是,一切豁然开朗。“不经历风雨,怎见得彩虹”,面 对人生的风雨,苏子吟诵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笑看 人生风云,因着乐观,因着豁达,苏轼潇洒地走出了个 人痛苦的圈子,走出了官场黑暗的圈子。如果苏轼只是 沉浸在贬谪的痛苦之中,不能走出痛苦的圈子,那么, 他还能够潜心于诗文的创作,还能写下“两赋一词”等 千古佳作,成为中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星吗?知扣题再引申会说理思考:如何将材料与话题(论点)拉拢靠近?走出圈子思考:如何将材料与话题(论点)拉拢靠近?东坡不敢忘记肩上的责任,因为投身报国,为民请命是他一生 的理想和追求。因此,即使是流放到黄州,他也能忘却贬谪之痛, 心系百姓,造福于民。为此,他成立了救儿会,捐出节衣缩食的钱 物,帮助贫穷的百姓脱离困境。人民因此感激他,纪念他,铭记他 的大恩大德。如果东坡的眼中没有百姓的温饱,心中只有他的前途 命运,那么,他就可能只会沉浸于个人的伤痛之中,也就不可能胸 怀天下,得到人民的拥护了。正是因为东坡不敢忘记肩上的责任, 牢记着要为百姓造福,才赢得了后人的尊重和爱戴,美名扬天下。 “一材多用”的策略:知扣题,再引申,会说理不敢忘记阅读有关项羽的材料,多角度分析, 找准切入点,自定话题,写一个200字左 右的片段。项羽事略 1学万人敌,胸怀大志 2巨鹿奏捷,歼灭敌军 3鸿门之宴,刘邦脱险 4楚汉交兵,垓下之战 5被困垓下,众叛亲离 6人心背楚,天下归刘 7冲出重围,乌江自刎 写作提示: 知扣题,再引申,会说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