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下退第 5 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上下退课堂导入意大利比萨斜塔伽利略上下退课堂导入1590年的一天,年轻的比萨大学教授伽利略在有名的比萨斜塔上做了一个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实验的结果大出所料,在场的人们都惊呆了,他们信奉了近千年的亚里士多德轰然倒塌了。亚里士多德为什么在当时意大利人的心中有着如此崇高的地位?这他在古希腊历史中到底占据着怎样的地位呢?课 堂 导 入上下退推进新课“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上下退推进新课自 主 学 习智者学派:智者指向人传授有关辩论、演说、修辞的技巧和参政知识并收取报酬的老师。智者学派并非统一的学派,也无统一的学说,但在思想倾向上有共同之处。出现背景:古希腊经济繁荣(根本原因);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主要原因);人的地位的提高;公元前600年开始出现的自然哲学家们奠定了思想基础。上下退推进新课自 主 学 习主要内容: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体,研究人类,反思自己。他们以人的眼光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和法律,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等。评价:智者学派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他们的思想体现了初期的人文精神。特别是关于奴隶制度不符合人性的观点、自然人是平等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非常难能可贵。局限: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了人们认识的共性,认为没有是非之别,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上下退推进新课“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上下退推进新课自 主 学 习主张: 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高尚的人“有美德的人”; 认为人的有关正义、善德等知识以及事物的意义在人出生之前已存在于人的心中; 重视人的伦理道德方面的研究,提出了著名观点“美德即知识”,即知德合一。上下退推进新课问 题 情 境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的思想观点有何异同?我们从古希腊先哲身上能学到哪些可贵的东西?上下退推进新课自 主 学 习相同点:都把人类社会及其环境作为研究的课题,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都肯定了人的价值,否认绝对权威。不同点: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主张知德合一;反对智者学派的为我主义和怀疑主义,认为真理应有其客观标准。智者学派主张民主政治,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将人的本性与法律对立;苏格拉底主张有知识、有德行的少数人治国,对民主政体特别是雅典后期的激进民主派,不遗余力地加以攻击。值得学习的地方:不懈努力、探索的精神,善于思辨的特点,善于继承发展前人的思想成果。上下退推进新课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上下退推进新课自 主 学 习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关注人的思想,强调人本身的发展,在理想国一书中,他把人的智慧品德和社会分工联系在一起,强调人的后天发展超过先天血缘。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整个自然界中,人是最高级的,充分表现了对人的尊重,他吸取了柏拉图的理性思想,但他不以理性为唯一,也强调感觉的重要性。上下退课堂小结本 课 小 结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认识万物的尺度”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柏拉图:理性思考亚里士多德:在自然界,人类是最高级的西 方 人 文 思 想 的 起 源上下退当堂达标1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格拉)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B 上下退当堂达标2“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B“人是万物的尺度”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C 上下退当堂达标3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D 上下退当堂达标4“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C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