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3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8页 / 共33页
第9页 / 共33页
第1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麻醉药理学严重创伤麻醉用药严重创伤的原因:交通事故;高层建筑;地质、气象灾害火灾;恐怖袭击;战争;“黄金一小时抢救”一、严重创伤病人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一)ASA病情评估分级1963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根据病人病史、体格检 查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将病人分为5级,以评估病人对麻醉的 耐受力。(二)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伤情评分与分型1、格拉斯哥昏迷记分法(GCS) 2、伤情分型 (1)轻型:13-15分,意识障碍在20分钟以内。 (2)中型:9-12分,意识障碍在20分钟至6h (3)重型:3-8分(有的作者主张3-7分),伤后 昏迷至少6小时以上或伤后24小时内意识情况恶化再 次昏迷者。有些单位进一步将3-8分分为两型,即6- 8分为重型,3-5分为特重型。 判定昏迷的标准为: 不能睁眼; 不能说出可以理解的言语; 不能按吩咐动作去做。如伤员能做出此三项 之一者,即不属于昏迷。 但应注意排除意识障碍来自:酗酒;服大 量镇静剂;癫痫持续状态所致的昏迷。(三)创伤评分(TS) 是从生理学角度来评价损伤严重性的数字分级方法。 评分计算方法:下列5项评分之和即为TS。即 TS=A+B+C+D+E A昏迷评分(GCS)换算成5级评分,GCS:14-15 分为5分,11-13分为4分,8-10分为3分,5-7分为2分,3 -4分为1分; B呼吸:20-24次为4分,25-35为3分,35为2分 ,90mmHg为4分,70-89mmHg为3分, 50-69mmHg为2分,0-49mmHg为1分,无脉搏为0分; E毛细血管再充盈试验:正常(2秒以内)为2分 ,延迟(2秒以上)为1分,无反应为0分。 TS的意义:(1)TS为14-16分,生理变化小,存活率为96%(2)TS为1-3分,生理变化很大,死亡率超过96%(3)TS为4-13分,生理变化明显,存活率为96%(4)通常将TS小于12分为重伤标准(四)CRAMS评分1982年Cormican用循环( circulation)、呼吸(respiration)、 胸腹部 (thorax and abdomen)、运动 (motor)和语言(speak)5个参数的英文 字头,即CRAMS为名建立了CRAMS评分,后 经Clemmer修订并提出分值7的伤员属轻 伤,死亡率为0.15%;6者为重伤,死亡 率为62%。本评分是生理指标和外伤部位 相结合的方案。 CRAMS评分法7:重伤,7:轻伤参数级别分值循环 (Circulation) 毛细血管充盈正常和收缩压13.3kPa 毛细血管充盈延迟或收缩压11.3-13.2kPa 毛细血管充盈消失或收缩压11.3kPa2 1 0呼吸 (Respiration) 正常 异常(费力、浅或35次min) 无呼吸运动2 1 0胸腹部 (Abdmen -thorax ) 腹或胸均无压痛 腹或胸有压痛 腹肌抵抗、连枷胸或胸、腹有穿通伤2 1 0运动 (Movement) 正常或服从命令 仅对疼痛有反应 固定体位或无反应2 1 0语言 (Speech) 正常自动讲话 胡言乱语或不恰当语言 无或不可理解2 1 0(五)严重创伤病人 生命器官功能不全的评估1、心功能评估:可根据病人活动后表现及屏气试验等 进行评估,以了解病人心脏功能对麻醉耐受力。 2、肺功能评估:简单试验肺功能储备的方法有: 测胸腔周径法;吹火柴试验。 3、肝功能评估:可采用Pugh推荐的肝功能不全评估 分级。 4、肾功能评估:尿常规(血细胞、糖、蛋白)、血 浆白蛋白、血尿素氮(BUN)、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 、尿浓缩试验和酚红试验等,是较有价值的肾功能测 定。以24小时肌酐清除率和BUN为指标,可将肾功能损 害分为轻、中、重三类。 5、失血量估计:严重创伤、烧伤、急腹症等病人可 因大量出血、失液导致低血容量甚至休克。 二、严重创伤病人的特点严重创伤病人的病情有以下五方 面特点: 1、病情紧急 2、病情严重 3、病情复杂 4、疼痛剧烈 5、饱胃 第二节 严重创伤病人的麻醉特点由于严重创伤病人的病情特点,使得对此 类病人的麻醉处理明显不同于其他病人。这 可概括为六方面:1、对麻醉药物耐受性差 2、难以配合麻醉 3、难以避免呕吐误吸 4、麻醉药作用时间明显延长 5、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酸中毒 6、常需支持循环功能 第三节 麻醉前急救及治疗对严重创伤病人的术前治疗包括以下五 方面:1、确保气道通畅及供氧 2、确保静脉路通畅及迅速补足血容量 3、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4、解除病人疼痛 5、监测 第四节 麻醉处理原则严重创伤病人,术前应给适当量止痛、 镇静药,消除病人紧张及恐惧, 但应注意所用药以不使血压降低、不抑制呼 吸为前提;对已昏迷或垂危病人只应用抗胆碱药; 对处于休克状态病人,最好是小量、分次静 脉给药。 1、部位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和神经阻滞 对呼吸、循环的干扰最少,适用于创伤及 创伤性休克病人。 2、椎管内麻醉 椎管内麻醉对人体的生 理影响与麻醉范围直接相关。一、麻醉药与麻醉方法选择3、全身麻醉 严重创伤如多发骨折,头颈、躯干损 伤病人,都应选用全麻醉下手术,但必须避免深麻醉 ,实际上创伤休克病人对疼痛反应已较迟钝,只需维 持浅麻醉结合肌松药即可完成手术。 (1)吸入全麻:绝大部分吸入全麻药均抑制循环 功能,其程度与全麻的深度成正比。 (2)静脉全麻:多数静脉麻醉药在严重创伤病人 麻醉中最作为诱导用药。 (3)麻醉诱导:麻醉诱导的关键之一是必须首先 控制呼吸道,防止胃内容物返流和误吸。 一、麻醉药与麻醉方法选择二、肌松弛药的应用 严重创伤病人肌松药的选择:1、琥珀胆碱是休克病人快速诱导插管的常用药物,应警惕高钾血症2、胃饱满病人宜清醒插管、选用非去极化肌松药3、泮库溴铵、维库溴铵与阿曲库铵对心血管的影响轻微,麻醉诱导和维持均可应用4、严重创伤病人肌松药用量应酌情减少 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对病情和疗效作出正确估 计和判断,以利于指导和调整治疗计划,提高 麻醉质量和安全性。常用的监测项目如下:1、脉率与动脉压 2、尿量 3、中心静脉压与肺毛细血管楔压 4、体温监测 5、血细胞比容 6、动脉血乳酸盐 7、动脉血气 三、麻醉过程监测1、循环管理 对严重创伤病人麻醉期间循环管理应做到以 下四点: (1)维持良好血压水平:良好的血压水平应表现于周围 温度接近中心温度,排尿量正常,血乳酸盐含量正常。 (2)控制心律失常:严重创伤病人,特别是已发展到休 克状态时,由于内源性儿茶酚胺增多和酸中毒的影响,极易 发生心律失常。 (3)支持心泵功能 (4)改善微循环:严重创伤病人,特别是已进入休克状 态时,都存在微循环障碍,严重影响能量代谢进行,特别是 需氧量代谢。 2、呼吸管理 (1)SpO2监测 (2)PETCO2监测四、麻醉期间循环、呼吸管理第五节 几种常见严重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一、胸部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二、腹部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三、脊柱损伤病人的麻醉处理四、挤压综合症病人的麻醉处理据统计,送到医院之前即已死亡的严重创伤病人中,约 30%为胸部创伤,胸部损伤如果合并颅脑、腹、四肢伤,则 处理更加困难。肺实质损伤者多伴有咯血,诱导插管时要避免呛咳,要 警惕大量血液涌出造成窒息意外。胸部创伤常须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急症开胸手 术。 麻醉处理总原则为浅麻醉,辅助肌松药,控制呼吸,改善 呼吸功能。不宜应用笑气,宜常规辅用局麻或肋间神经阻滞 ,以维持全麻。对并存肺挫伤者,应严格限制术中输血输液量,充分估 计失血量,谨防输血输液过量招致肺水肿 一、胸部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腹腔实质性脏器损伤以肝、脾破裂居多, 且以脾破裂为常见。严重肝、脾破裂的出 血量一般都在2000ml以上。肠系膜血管 破裂出血亦较多见。 对单纯胃肠道损伤,如无明显失血症状, 情况也较好,可选用连续硬膜外阻滞。二、腹部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二、腹部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低血容量休克前期病人,经输血、输液血压回升趋于 稳定者,可考虑用连续硬膜外阻滞,但必须慎重掌握以下要点 :正确判断循环功能;根据手术要求选择最低穿刺点,如胸11-12或胸12-腰1椎间隙 穿刺,头侧置管;置管后改平卧位,测血压、脉搏无明显变化时再注射试验量 ,一般给2-3ml;低血容量休克病人对麻药的耐量极小,极易扩散过广,有时 仅试验量即可手术切皮,故应严格掌握分次、小量用药,如果 仍有痛感,宜适当配合局麻,当进腹控制出血点后,再酌情经 导管注入局麻药;阻滞平面应尽量控制不超过胸6,要警惕血压骤降的意外。 三、骨科和脊柱损伤病人的麻醉处理 脂肪栓塞 为骨折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 7.7%,死亡率高达16.3%。 病因?两种学说: 1. 机械或血管外源说:创伤局部的脂肪细胞破 坏,脂肪滴浸入血流,阻塞肺毛细血管 2. 化学或血管内源说:创伤反应使血脂乳化状 态不稳定,脂类代谢异常,脂肪颗粒堆集,形 成脂肪球而阻塞肺血管。 脂肪栓塞分三型: 1.暴发型,发病急,病情重,常可于数 小时内死亡 2.非暴发型,发病于伤后12天 3.亚临床型,多发生于伤后16天 脂肪栓塞的诊断: 1.呼吸困难和意识障碍,PaO2下降 2.主要体征:皮肤和粘膜出血 3.肺部X片呈现不均匀的密度增加 4.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血沉增快 5.尿中脂肪滴,血游离脂肪酸增加 6.发热、脉快脂肪栓塞的治疗: 1. 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 2. 纠正低氧血症 3. 应用皮质激素,对抗游离脂肪酸毒性炎症反应、预防肺水肿的发生 4. 防止脑缺氧 5. 治疗骨折四肢或躯干严重创伤常合并挤压综 合征,系肌肉长时间受压致大批肌肉缺 血坏死所致,死亡率很高;近年来应用 于人工透析治疗,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为阻止挤压综合征继续发展和促进受 损肢体恢复功能,须施行手术治疗,早 期行筋膜间隔切开减压以缓解症状;对 肢体感染坏死、全身中毒严重者,须行 截肢手术。 三、脊柱损伤病人的麻醉处理四、挤压综合征病人麻醉处理 因常并存肾功能不全,麻醉选择及术中处理均应以不影响肾功能为前提。如果不存在休克,下肢截肢可选硬膜外阻滞;如为多发损伤或伴低血容量休克,须全麻; 伴高血钾者避免用琥珀胆碱,并可输高张葡萄糖液加胰岛素静脉滴注;对代谢性酸中毒者,用5碳酸氢钠液治疗, 同时可碱化尿液,要维持一定的尿量。 第六节 术后并发症防治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三、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essi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是微 循环中发生广泛的血小板及(或)纤维蛋 白栓,导致血小板和其他凝血因子大量消 耗,并引起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亢进,临床 中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和广泛严重出血的 一种综合征。1、病因 严重创伤病人发生DIC原因有:感染; 创伤及大手术;休克;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 2、诊断 诊断DIC时首先要找出DIC病因。 3、治疗 去除和控制病因是治疗DIC的关键。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以呼吸困难 、低氧血症、肺顺应性降低、透明膜形 成等肺部病理改变为特点的一种急性进 行性呼吸衰竭,死亡率很高。 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ARF)简称急性肾衰,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 能急剧减损,产生以水潴留、氮质血症、电解 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急性尿毒症为特征的临床 综合征。如能及时抢救治疗,多数病人可逆转 ,并能完全恢复。 1、病因 严重创伤病人ARF均为肾前性急性 衰竭,它继发于休克、失血、循环衰竭、严重 创伤、输异型血、严重感染、严重脱水以及过 敏反应等。临床表现呈少尿型。 2、诊断 急性肾衰的先驱症状可经历数小时 甚至1-2日,然后出现典型的肾衰表现。 3、治疗 包括消除病因和控制病程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