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4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5页 / 共34页
第6页 / 共34页
第7页 / 共34页
第8页 / 共34页
第9页 / 共34页
第1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章 小学数学的主 要教学理论及其模式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尝试学习理论发现学习理论探究学习理论探究学习理论再创造学习理论再创造学习理论范例学习理论范例学习理论5.1 5.1 尝试学习理论n尝试学习是指用尝试题引路,引导学生自学课本,通过尝试练习,引导 学生讨论,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种自主学习。由学生用尝试的方法,去发现所学的知识,初步解决问 题。这是一种有指导的发现学习方式,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 和教科书的示范导向作用。n尝试教学模式源于我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是 我国当代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系统性强、影响面广的教学模式。n2000年10月全国第十届尝试教学法研讨会提出以下一些新的观点,从而 形成了尝试教学理论的核心。“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使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尝试中成功、尝试中创新”一、尝试教学模式的教学基本流程n提出问题-学生尝试-教师指导-学 生再尝试-解决问题n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n1、提出尝试问题n教师提出(中低年级)n学生提出(高年级)n2、解决尝试问题n(1)自学课本n(2)合作讨论n(3)动手操作n(4)提问请教n(5)资料查询n3、自我评价、自我鉴别二、尝试教学模式的特征n先试后导n先练后讲n先学后教 “先试”是尝试教学理论的核心 “让学生试一试”是尝试教学理论的基本精神三、尝试教学理论的简单评析 优点:n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促 进智力的发展;n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n有利于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n具有可操作性。局限性:n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低年级 学生学习有一定困难。n学习内容需要前后有密切联系。n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和数学初步概念的引 入课不宜用尝试教学法。5.2 发现学习理论n发现学习源自于“启发学习”,就是指学生不是 从教师的讲述中得到一个概念或原则,而是在教师 组织的学习情境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 知识的一种方法。它的理论基础是布鲁纳的认知发 现理论。n核心思想是让学生体验科学家从发现过程中所 获得的情感,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动机,培养 学生的创造性。n强调通过发现的方式学习知识,重视知识的产 生和发展的过程。一、发现教学模式的教学基本流程n教师创设问题的情境n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n学生检验假设n总结解决问题过程并得出结论二、发现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n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提倡让学生自 己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获取知识;n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认知过程 , 重视认知结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独立思考 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n教师的作用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帮助 学生获得知识。三、发现教学模式的简单评析 优点:n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n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n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发现方法和探究的方式;n促使学生的“迁移”能力的提高;n有利于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缺陷:n发现教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经验积累、知识的储 备和能力的准备,否则无法从事主动发现学习。该 方法上上适合高年级的学生。n发现教学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这种方法 有利于基础好、智力好的学生,不利于基础差、智 力差的学生。n发现教学中学生自行探索问题时,往往会遭遇疑难 ,会感到气馁,以致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n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率相对较低。四、发现教学模式的教例“商不变的性质”n首先,列出一批例式: n632 1262 20102 30152 6030 2n180902 6003002 240012002 600030002n让学生仔细思考:这些式子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为 什么这些式子中,被除数和除数都不相同,而商都 是一样的?n然后,以60302为标准,让学生把它的被除数和 除数分别与其他各式的被除数和除数对应比较,看 看能发现什么?(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了 相同的倍数) n 60302 632 n 60302 1262 n 60302 20102 n 60302 30152 n 60302 180902 n 60302 6003002 n 60302 240012002 n 60302 600030002 n 最后,由学生自己定出商不变的性质,从而完 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5.3 探究学习理论n探究学习最早源于20世纪初的以经验哲学为基 础的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就 用“主动作业”的课程形态来实施其所倡导的“做中 学”教育思想。探究学习指的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 程来学习科学内容,从而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 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 种学习方式。它的理论基础是以杜威、施瓦布、萨 其曼等学者关于探究学习的论述。 n20世纪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杜威提出“做中学 ”的教育思想;n20世纪60年代,施瓦布提出“探究学习”的概念;n20世纪60年代,美国伊利诺大学探究训练所所长萨 其曼提出“探究方式训练”教学思想;n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兰.本达提出“探究 研讨”的学习观点;n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费尼克斯 提出“探究教育”的教育思想。一、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基本流程n教师呈现问题情境n学生探究提出假设n形成结论n反思并分析探究过程二、探究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n强调学习就是学生自己参与、卷入和经历分析与认 识的过程;n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n强调学习过程的开发性;n探究学习有别于发现学习。发现方法是一种现实的、实证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它体现本体论的思想, 以认识世界“是什么”为目的。探究方法是一种建构主义的认识方法,他强调了解师姐“是怎样”发展的 ,它是一种开放、强调过程的方法。三、探究教学模式的简单评析 优点:n教学过程中,突出的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 教”。n在教学中,为学生主动探索、独立获取知识开创有效 的途径。n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与发现,多角度和多样 化地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培 养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能力。n探究教学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n探究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形成 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局限性:n探究教学比较适合于高年级的学生。n探究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由于探究学习 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偶然性,在整个探究过 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给教师的组织和管理 带来一定难度。n探究教学所需时间较多,学生在单位时间内 的学习效率较低。四、探究教学模式的教例“圆的周长” n创设情境:引发圆的周长的实际问题,产 生认识圆周长的意愿。n联系经验:让学生结合生活例子说一说圆 周长与什么有关系。n策略交流:根据自己的经验设计圆周长方 案。n实证操作:根据自己方案开展研究。n总结交流:发现圆周长的计算方法。5.4 再创造学习理论n再创造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佛赖登塔尔的 数学化”理论。n再创造学习理论的基础是弗赖登塔尔的数 学现实”教育思想 。一、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教学基本流程n创设情境n提出问题n分析问题n发现规律n反思修正n解决问题二、再创造教学理论模式的的特征n强调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n强调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方向, 激发学习的动机;n强调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合 作中优势互补,共同发展;n强调通过解释问题解决方案的形式,建构所学的知识, 学会数学地思考和交流;n强调通过知识的应用,巩固知识,同时进行自我反思, 不仅包括对问题解决策略优劣性的反思,而且还包括对 新问题的反思。三、再创造教学模式的简单评析 优点: 1、通过自身活动所获得的知识与能力远比别人强加的要 理解得透彻、掌握得更好,也更具有实用性。 2、“再创造”包含了发现,发现是一种乐趣,因而通过“再 创造”来进行学习是有促动力的。 3、它促进了将数学作为一种人类活动来体验的观念的形 成。存在的困难1“再创造”教学方式的短期效应还不明显,能否通过 改进教学方案来促进它的效果? 2“再创造”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处理课 堂上的突发情况更是困难重重,教师如何有针对性的 提高自身素质? 3要调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讨论也是一个比较难于处 理的问题。 4教师在准备材料的时候多少带了一些主观意识,可 能会对某些学生的思维造成无意识的倾向性指导,如 何改善,使得整个过程更加的客观和科学? 5.5范例学习模式n范例教学(exemplarisches lehren undlernen),又称为“示范方式教学”、“ 范例性教学”、“范畴教育”等,意指借助 于精选材料中的示范性材料使学生从个 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 ,举一反三,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的学习方法。n范例教学又称范例式教学,是由德国心 理学家瓦根舍因(M Wagenschein)和 教育家克拉夫基等人倡导提出的,是 20 世纪 50 年代出现的教学理论新流派之一 。范例教学从范例的角度建立了一套以 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 理论体系 1范例地阐明“个”的阶段 即通过整体的一个或几个典型事例来说明这个整体的特性。 换言之,这一阶段的教学就是要求教师通过个别的典型例子来说 明事物的特征,使学生认识某一事物的本质。 2范例地阐明“类”的阶段 通过对在“个”的阶段获得的认识进行归类、推断,使学生从“ 个”的学习迁移到“类”的学习,即通过对个别事例进行归类,对本 质上一致的许多个别现象进行总结,使学生认识这一类事物的普 遍特征。 3范例地掌握规律的阶段 在前两个阶段教学的基础上,将获得的认识提高到对规律的 认识,使学生掌握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4范例地获得关于世界与生活的经验 n范例教学模式的的特征主要体现以下三方面:1、教学内容突出“三个性”1)基本性原则 就学科内容而言,教学要选择一些基本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 原理和基本原则等,使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因此,在教学内容上 ,范例教学反对多而杂,力求去芜存精。 2 ) 基础性原则 针对受教育者接受的教学内容而言,强调教学内容的选定应从学生 的实际水平出发,选择那些适应学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水平的基础性的 东西,切合其生活经验。不能过分简单,也不能让学生感到高不可攀。 范例教学理论认为,基础性要比基本性更高一个层次。 3 ) 范例性原则 从教育者传授的角度而言,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应是经过精挑细选 的基本性、基础性的知识,务必能起到示范的作用。通过范例性的知识 ,有助于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有助于学习的迁移和实际应用。 n2、教学过程突出“四个统一”1).教学与训育的统一,指学习与育人的统一2).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的统一一方面要求针对学生存在的或提出的问题组织教学,从一个 个课 题出发进行教学,另一方面,课题是有系统的,都是学科系统中 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课题最后习得系统的知识结构。因而 这种教学从片段出发,但学生学习的知识却不是零碎、孤立的, 仍不失其系统。3). 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也称“实质教育与形式教育的统一 ”。这种统一要求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统一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中 ,把传授知识与教给科学方法、学习方法、发展能力结合起来。4).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体是指受教育者,客体是指教学对象,这里表示教学材料 。它们的统一就是要求救师既要了解和熟悉教材,又要了解和熟 悉学生的智力水平和个性。在教学中要把两个主要教学因素结合 起来考虑。教材处理做到五个分析 n基本原理的分析。分析本课题哪些原理、规律、方法 和技能等。n智力作用的分析。分析这个课题内容对学生智力发展 的现实意义。n未来意义的分析。分析这个课题对学生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