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8页
第2页 / 共68页
第3页 / 共68页
第4页 / 共68页
第5页 / 共68页
第6页 / 共68页
第7页 / 共68页
第8页 / 共68页
第9页 / 共68页
第1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市新中考方案及初中历史学科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考核实施意见解读2016.2.24对几个重要文件的阅读与思考新中考方案的解读及教学思考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考核实施意见的解读及操作思考一、对几个重要文件的阅读与思考1. 了解几个重要文件名称代码发布时间北京市教委关于本市中考中招与初中 教学改进工作的通知京教计2015 35号2015.12.16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实施意见京政办发2014 52号2014.9.24北京市教委关于印发北京是基础教育 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的通知京教基2014 22号2014.10.27北京市实施教育部的课程计划(修订)京教基2015 12号2015.7.1北京市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考核实 施意见2015.12.23一、对几个重要文件的阅读与思考1. 了解几个重要文件 2. 几个重要文件的主要内容 (1)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要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 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以理想信 念为核心,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注重教育引导、 舆论宣传、实践养成、文化熏陶、制度保障相结合,将培 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引 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初中阶段引导 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高 中阶段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使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 泉。充分发挥首都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建立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教育基地。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校创建活动,邀 请千名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 进课堂;开展民族艺术进校园、京剧进课堂等工作,举办 国学讲座、经典诵读、民族体育艺术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 化活动;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挖掘和利用民族 传统节日、国际性节日、政治性节日以及党史国史上重大 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等蕴藏的巨大教育资源,组织开展 纪念活动。注重学校文化熏陶浸润利用升国旗、入党入团入队、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十 四岁迈入青春门、十八岁成人礼等仪式,传播主流价值观。 学习英雄人物和先进人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学生可学、可模仿 的人物形象,用鲜活的事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烈士陵园、名人故居、英雄和先 进人物事迹展览等活动,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励志书籍、连环 画等读物,学习了解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光辉事迹和崇高 品德。邀请“北京榜样”、航天英雄、劳动模范、道德模 范、奥运冠军、科学家、青年志愿者,以及助人为乐、诚实 守信、敬业奉献、孝亲敬老等先进典型代表走进校园,帮助 学生学会欣赏、学习和借鉴美好事物,引导学生见贤思齐、 崇德向善,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粮、节水、节 电、节约钱物”和“美丽中国、绿色北京”、“清洁空气蓝天 行动”等专题教育活动,探索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引 导学生积极参加学工学农生产体验劳动。广泛开展“续写雷锋日记”等形式多样的学雷锋活动,引 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内、社区以及孝亲敬老等志愿服务活动。实施“一十百千工程”,引导学生在认知理解基础上自觉 践行,做到知行统一。每个学生在中小学学习期间至少参加一 次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分别走进一次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 馆、抗日战争纪念馆;至少参加十次集体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 ,观看百部优秀影视作品、阅读百本优秀图书,学习了解百位 中外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和优秀品格;市、区县教 育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共同完善社会大课堂建设机制,通过 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在图书馆、博物馆等千余个具备相应社会 资源的单位培养和聘用千名课外辅导教师。学校各学科平均应 有不低于10%的课时在社会大课堂辅导完成。引导导学生从我做 起。引导导学生积积极参加 志愿服务务。 引导导学生知行统统 一。一、对几个重要文件的阅读与思考1. 了解几个重要文件 2. 几个重要文件的主要内容 (1)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 (2)北京市教委关于印发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的通知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 第三条 在教学中重视对国学经典文化的学习,加强与革命传统教育的结合,使语文教学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之一。 第五条 初中积极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通过与课内古诗文相关联的作家、作品,增加学生国学经典的阅读数量。为学生推荐表现中国人民为了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的革命历史作品,有效对学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第六条 高中积极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 涵。 第七条 重视汉字书写、书法、楹联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 第十七条 积极拓展、整合教学资源,促进语文和其他学科教学的衔接。提倡把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内容作为语文学习的依托和背景。一、对几个重要文件的阅读与思考1. 了解几个重要文件 2. 几个重要文件的主要内容 (1)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 (2)北京市教委关于印发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的通知 (3)北京市实施教育部的课程计划(修订)关于印发文件通知 一、认真领会和把握课程计划的基本要求 (一)发挥课程整体育人价值充分发挥课程的整体育人价值,体现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教材、 教学、评价的整体性、一致性和协调性,关注学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二)依据课程标准安排课程计划进一步把握课程标准,明确学科课程的定位、性质、目标及其与课 程整体育人之间的关系,规范课程内容深度、广度和进度,不赶进度、 不增难度,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 充分保障课程计划有效实施 (二)加强数字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及应用体系建设全市加快开发各学科教育教学资源,创新应用模式,积极探索数字 化、移动互联环境中的学习方式变革。要加强特色资源的开发,切实提 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市、区县、学校要协同建设好一批适合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要充分用好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实践基地、高校、科研院所、博物馆、 科技馆、展览馆、纪念馆、企业、社会团体等社会单位资源,开发实施 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课程。文 件 一、课程设置第一条 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开设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历史、地理)、科学(物理、化 学、生物)、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 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以及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二、课程结构第七条 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学时用于开设学科实践活动 课程,在内容上可以某一学科内容为主,开设学科实践活动,也可综合 多个学科内容,开设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在学时上可与劳动技术、信 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统筹使用,也可以与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统筹使用。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第十二条 旨在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综合培养人文、科学素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第十三条 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要避免用学科教学内 容简单替代,要突出实践性、探究性,尽量依托参观、调研、制作、实 验等形式,要逐步形成学科内综合以及跨学科多主题、多层次(知识 类、体验类、动手类、探究类等)的系列课程。一、对几个重要文件的阅读与思考1. 了解几个重要文件 2. 几个重要文件的主要内容 (1)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 (2)北京市教委关于印发北京市基础教育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的通知 (3)北京市实施教育部的课程计划(修订) (4)北京市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考核实施意见 关于通知 一、开展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 1.开展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是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通过实 施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初中学生“宽” 向发展的目标。 2.开展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 要。强化学生实践体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过程中落小、落 细、落实,引导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牢固树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 3.开展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是北京市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途径。初中综合 社会实践活动是初中思想品德、历史、地理学科落实“中小学各学科平均应 有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开展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的实施途径和重 要抓手。 4.开展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是北京市中考改革的配套举措。北京市中考改 革将更加注重考查学生九年义务教育的积累,注重实践应用,在考试科目中 加大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考查力度,并将学生初中三年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情 况纳入中考考核中。 五、开展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工作要求 2.有序推进工作。提前统筹规划初中三年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及考核办 法。 3.力求工作实效。市、区教委将适时组织对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视导检 查和展示交流活动,促进工作取得实际效果。一、对几个重要文件的阅读与思考1. 了解几个重要文件 2. 几个重要文件的主要内容 3. 新课程五点核心价值取向1616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教育教学与 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发实施实践活动课程。全 面考核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学习情况,坚持品德、学习成绩和能力素质并重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尊重 学生选择,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构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具有北京特色的基 础教育课程体系,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方式,促进每个学生 都能积极主动、生动活泼成长。有利于学生全 面发展 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 新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在感兴趣的领域尽情发挥,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健康 成长。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学业水平考试 和综合素质评价。考试将不再成为裁决学生的活动,而是成为体现9年学习 积累,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有利于学生个 性成长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幸福成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为学生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 进步的要求,整体设计考试与教学改革方案。进一步扩大优质高中名额分配 比例,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关注学校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加工能 力。有利于学生特 长发挥 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学生在初中阶段能力素养的全面积累, 为高中阶段因材施教、特色培养奠定基础。在打造“教育新地图”的背景下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推进初中与小学、高中教育有机衔接,推进学校、家 庭、社会密切配合,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的人才培养体制。有利于学生持 续发展有利于学校系 统培养价 值 取 向一、对几个重要文件的阅读与思考1. 了解几个重要文件 2. 几个重要文件的主要内容 3. 新课程五点核心价值取向 4. 新课程五大课程结构变化18要求义务教育九 年一贯整体设置 ,关注小初衔 接、初高衔接。 比如开设开放性 科学实践活动就 是为了解决小学 科学和初中科学 不衔接的问题, 再如将历史、生 物课程延伸到九 年级是为了解决 初高中这两门课 程不衔接的问 题。更加强调 连贯性 以前每节课固定 为40或45分钟, 现在鼓励学校在 周总学时不超过 相应年级规定的 前提下,根据学 科、课型等积极 开展长短课、大 小课相结合的课 程实验。学时实行 总量控制 为了让学生 动起来,部 分学科拿出 10%的学时 用于开设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