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8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表药广医二院中医教研室 金伟孝zibuyi163.com定义:具有发散功效,以发巧用表邪为主要作用 ,解除表证的药物分为:辛温解表药-风寒表证麻黄、桂枝、防风、荆芥、羌活、细辛辛凉解表药-风热表证柴胡、薄荷、葛根、菊花、 桑叶、解表药麻黄【性味】 辛、味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主治】 1、辛温解表-风寒表证 2、宣肺平喘-风寒外束,肺气失宣风热咳喘痰多 3、利水消肿-风水泛滥之水肿辛温解表药【性味】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主治】 1、辛温解表-风寒表证2、温经通脉-用于寒凝经脉痹阻的各类证。胸痹、痛经、风寒湿痹 3、助阳化气-脾肾阳虚所致水停证桂枝辛温解表药药物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防风辛、甘, 微温。归心、肺 、膀胱经辛温解表 除湿止痛 祛风止痒 透疹止痒荆芥辛、微温 。归肺、肝 经祛风解表 透疹止痒 散瘀止血 羌活辛、苦、 温。归膀胱、 肝、肾经散寒解表 祛风除湿细辛辛、温。归心、肺 、肾经散寒解表 祛风止痛 温肺化饮辛温解表药辛凉解表药药物性味归经功效主治柴胡微辛、微 苦,微寒 。归肝,胆, 脾胃,三焦 经疏散风热 和解表里 疏肝解郁薄荷辛、凉。归肺、肝 经辛凉解表 清利头目 利咽透疹 疏肝解郁葛根甘、辛、 凉。归脾胃经发表解肌 生津止渴 透发麻疹 升阳止泻辛凉解表药药物性味归经功效主治菊花辛、甘微 苦,微寒 。归肺、肝 经疏散风热 平肝明目 清热解毒(野菊花)桑叶苦,甘,寒归肺、肝 经疏散风热 清肺润肺 清肝明目麻黄汤 辛温解表剂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桂枝-温经散寒、解肌发表杏仁-降利肺气甘草-缓中,制麻、桂发汗太过主治 风寒表实证趣记:干妈贵姓?伤寒论桑菊饮辛凉解表剂桑叶-疏散风热、清肺通络 菊花-疏散风热 杏仁-降利肺气 桔梗-宣肺化痰 薄荷-疏散风热 连翘-清热解毒 芦根-清热生津 甘草-调和诸药主治 风热犯肺证温病条辨 二、祛风湿药 定义 凡具有祛风除湿功效,以祛除风湿为主要 作用,治疗“风湿痹证”的药物称祛风湿药。痹证: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主要症状:肌肉、经络、筋骨、关节等处疼 痛、重着、麻木和关节肿大、筋脉拘挛、 屈伸不利等证。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 者为着痹也。分类 1 祛风湿散寒药-独活2 祛风湿清热药-秦艽3 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使用注意 祛风湿药大多辛散温燥,易耗伤阴血,故阴虚血亏者应慎用。 药名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独 活辛苦 微温肾 膀胱祛风除湿 散寒止痛风寒湿痹证 外感风寒夹湿证 秦 艽辛 苦 微寒胃 肝 胆祛风除湿 清热除蒸 清利湿热风湿痹证 阴虚内热证 湿热黄疸独活善治腰膝以下部位的寒湿痹痛秦艽善舒筋络,除热痹,清虚热,治黄疸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方功用 :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主治 :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痹证 (腰膝疼痛,肢节曲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病因病机:风寒湿时久不愈,损伤肝肾,耗伤气血,筋骨失养。袪风湿剂桑寄生 牛膝 杜仲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当归、白芍、川芎、熟地养血活血人参 茯苓 甘草 补气健脾,扶助正气 独活-善祛下焦风寒湿邪,蠲痹止痛防风、秦艽-祛风胜湿 桂枝-温散寒邪,通利血脉。 细辛-辛温发散,祛寒止痛。组成与方解调和诸药定义 凡具祛湿功效,以祛除湿邪为主要作用的药 物称之祛湿药。应用 治疗湿邪为患的病证(脘腹痞满、呕吐便溏、食少体倦、口甘多 涎、舌苔白腻。或小便不利、水肿、淋证、 泄泻、带下等。)三、祛湿药2. 应用祛湿药(剂)时,配伍理气之品,使气行湿化。使用注意: 1. 本类药物易耗伤阴液,阴虚血燥者慎用。分类 1.化湿燥湿药(剂)-藿香、苍术(藿香正气散)2.利水渗湿药(剂)-茯苓、猪苓 (五苓散)3.清热利湿药(剂)-茵陈、金钱草 (茵陈蒿汤)(一)化湿燥湿药凡具有化湿运脾功效,治疗湿阻中焦的药物 称之。本类药物大多含挥发油,气味芳香,故不 宜久煎。使用时,应根据不同证候作适当配伍。(芳香化湿药)湿阻中焦:脘腹痞闷、少食作呕、体倦便溏、舌苔白腻药药名性味归经归经功效主治备备注藿 香辛 微 温脾胃肺化湿解暑 辛温解表 和中止呕暑湿证 湿温证 湿阻中焦胃热呕恶 者忌用苍 术辛 苦 温脾胃肝燥湿健脾 祛风除湿 散寒解表 养肝明目中焦湿滞 风湿痹证 风寒头痛 青盲夜盲大便燥结 虚汗忌用(二)利水渗湿药定义 以利水渗湿、通利小便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称之。 应用 适用于水湿停聚所致的水肿、淋证、小便 不利、黄疸等病证。 使用注意 本类药阴虚津亏、肾虚遗精遗尿者慎用。药药名性味归经归经功效主治备备注茯苓甘 淡 平肾肾脾 心利水渗湿补补中健脾 宁心安神水肿、小 便不利 脾虚湿盛 心悸怔忡猪苓甘 淡 平肾肾 膀胱利水渗湿 小便不利 水肿利尿比 茯苓强定义 凡具清热利湿功效,以清利湿热为 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之。应用 湿热证(由湿热之邪所致的黄 疸、热淋、血淋、石淋等证)(三)清热利湿药淋证小便急、迫、短、涩、数、痛,或少腹拘急,痛引腰腹。使用注意 虚性水肿慎用药药名性味归经归经 功效 主治茵 陈陈苦 辛 微寒脾胃 肝胆利湿退黄 除湿止痒湿热阳黄 湿疹 疥疮金 钱钱 草甘 咸 微寒肝胆 肾 膀胱利湿退黄 排石 解毒消肿肝胆湿热 结石 疮疖虫蛇 咬伤(三)清热利湿药功用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 :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恶寒发热,头痛,胸闷,恶心呕 吐 , 腹痛腹泻,苔白腻,脉浮缓)病因病机: 风寒外束,卫阳被郁恶寒发热 湿浊内阻,脾胃不和,升降失常吐泻腹痛治宜:外散风寒,内化湿滞,兼理气和中。化湿燥湿剂藿香正气散 太平惠明和剂局方组成与方解 : 藿香解表散寒,化湿和中-治主证 紫苏 白芷辛温发散,芳香化湿助藿香散寒,兼化里湿 半夏 陈皮燥湿和胃,降逆止呕 白术 茯苓健脾祛湿 厚朴 大腹皮行气化湿-除胸腹满闷 桔梗宣肺利膈助气机升降 甘草调和诸药表里双解,化湿辟秽,升清降浊,理气和中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 :湿热黄疸。(一身俱黄,颜色鲜明,腹满 口渴,尿赤,苔黄腻。) 病因病机:湿热交蒸,热不得外越,湿不得下 泄 ,湿热瘀热郁蒸于皮肤 方解:茵陈-清热利湿退黄 栀子- 清利三焦湿热 大黄- 泻热逐瘀,通利大便茵陈蒿汤伤寒论清热祛湿剂祛风湿药:祛风湿散寒药-独活祛风湿清热药-秦艽祛湿药: 化湿燥湿药-藿香、苍术利水渗湿药-茯苓、猪苓清热利湿药-茵陈、金钱草小结治风剂:祛风除湿剂-独活寄生汤 功用 :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祛湿剂:芳香化湿剂-藿香正气散功用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清热化湿剂-茵陈蒿汤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