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主讲人:材成093刘文强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 变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历史的选择:民主革命时期确定了 1.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2.新民主主义社会要过渡到社会主义。问题:何时过渡,怎样过渡呢?毛主席和党的其他领导领导 人思 想上的认识过认识过 程先搞工业业化建设设再一举过举过 渡建设设和改造同时时并举举,从 中华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即逐 步的发发展变变化过过程毛主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 设想.过渡时间上:估计需要15年到20年时间。 .转变条件上:要实现国家工业化。 .过渡的步骤和方式上:工业发展了和国营 经济壮大了是前提。因此,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 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 义国家三年规划从1949年到1952年党的领导人完成 了 .国民经济的复苏 .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政治,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巨 大变化毛主席和党中央对原设想有了新的 认识1952年9月,毛主席提出“我们现在 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时间基本完成向社 会主义过渡。” 1953年6月,毛主席提出了过渡时期 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1953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 的表述,实质就是让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 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经济基础的缺乏科 学性的认识。总路线内容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社会主义工业化“主体”“三改”:对个体农业、手工 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两翼”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同时并举 的缘由? .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离不开 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造而 独立进行。 .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 性和可能性总路线的主体实现工业化有两条道路: .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毛主席等全国各族人民选择了后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党在过渡时期 的总路线的主体。国家实现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实 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改造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 业的必然性 .个体经济受小农经济的局限,增产 潜力有限。 .名族资本主义经济工业资本比重小 ,缺乏重工业的基础。 .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利益冲突越来 越明显总路线提出充分考虑了实现的可 能性 我国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 济 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 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谢谢大家的支持再见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