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0页
第2页 / 共120页
第3页 / 共120页
第4页 / 共120页
第5页 / 共120页
第6页 / 共120页
第7页 / 共120页
第8页 / 共120页
第9页 / 共120页
第10页 / 共120页
亲,该文档总共1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13年文综历史卷解 读 http:/v.ku6.com/show/RSySXOYvmEjhVfK3h2IoEA.html 我们的备考路径 ?考而后信:考什么 怎么考 研究“怎么考”,以高考试题为切 入点应当是极为重要的路径之一。考而后信中国学者考证文字的一般方法: 由人以考、由书以考、由时代考、由 事理礼制考、由文章文体以考。“变”只是表象,“万变不离其宗” 则是其本质。认真研究高考考试规律A:对第38题的解读是一个“千呼万唤始出来 ”的案例,可以管中窥豹:较为理想的试题 应当是怎样的?是一个可能影响今后若干年的案例,可以举一反三:有效教学与备考 的路径在何方?38.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材料一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过百里而遥,农亩农亩 之入 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赋 全赖赖此(棉织织)一机一杼”。 苏苏州府 “郡城之东东,皆习习机业业。计计日受 值值”;盛泽镇泽镇 “供以蚕桑为业为业 ”。 嘉兴兴府 王江泾镇泾镇 “多织绸织绸 ,收丝缟丝缟 之利,居 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织绢 ”;“惟湖以蚕官赋赋 私负负咸取足焉”;南浔镇浔镇 “烟火万家”。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一、2013卷第38题的基本情况材料二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 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 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 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 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 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材料三 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 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 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 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 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 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 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 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 时期江南地区经济的主要变化。(10分)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 ,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 7分) (3)阅读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 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 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9分)(1)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2分) 关系:农业经济为主,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 (2分)变化:商品经济比较发达,(1分)纺织业显 著发展,(2分)市镇经济繁荣,(1分),资本 主义萌芽。(2分)(2)自然经济加速解体;(3分)农产品商品 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2分)农业经济与商 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2分)(3)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2分)但使原有 经济结构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出现新成分;(2分 )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创办,民族工业兴起 ;(3分)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市场。2011卷2012卷2013卷 考查查主 题题中国政治 文明演进进中西 思想发发展江南经济经济材料数 及字数三则则, 约约460字三则则, 约约460字三则则(表格一) ,约约500字 问题问题 数 量12小问问10小问问5小问问时间时间 跨 度古、近代 二千多年古、近代 二千多年古、近代, 约约五百年 空间间跨度 中国中西 (东东西方)世界背景下的 江南地区2真题基本情况及相关数据(上)2真题基本情况及相关数据(下)2011卷 2012卷 2013卷行为为 动词动词两个“指出” 六个“指什么” 一个“怎样样的” 一个“概括指出” 一个“分析说说明” 一个“评评价”两个“指出”; 两个“是什么” 五个“概括”; 一个概述。一个指出 两个概括 一个说说明 一个分析参考答 案字数约约250字约约240约约240字答案 来源约约半数基于教材 几乎全部 来自教材约约半数是 基于教材 平均分 与难难度1164/0.4513.12/0.50512.11/0.47二、2013卷第38题分析1基本特点三年试题的相同处:(1)有明确主题(2)原创性强:“三新”(3)力图体现“通”(综合)(4)紧扣教学指导意见(5)控制住长度与难度。力图体现“通”(综合)长时段(古代-特别突出明清-近代) 把握经济结构的变化;大空间(世界背景)中把握区域经济 的变化和大空间对区域经济变化带来的影 响;(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 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 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 方学术史上的地位。(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 、王夫之的思想。(3)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 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 概述严复在宣传维新理论上的贡献。2012年之38题回放2013年38题之突破(亮点): 一是较好地解决了设问“碎片化”的问题。问题量明显减少,因此更为聚焦;且问题之间形成了内在的逻辑与联系。12小问 /10小问 /5小问 较好地解决了设问“碎片化”的问题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 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 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 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 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 。2013年38题之突破(亮点): 一是较好地解决了设问“碎片化”的问题。二是较好地解决了能力要求“扁平化” 问题:层次丰富了,力度提升了,但难度 、区分度控制又比较好;1164/0.45 /13.12/0.505 /12.11/0.47 13卷 38-1分值分布图,难度0。472013年38题之突破(亮点): 一是较好地解决了设问“碎片化”的问题。二是较好地解决了能力要求“扁平化”的问 题,但难度、区分度控制又比较好;三是体现了社会史范式,且呼应着学术 热点与时政热点:以区域社会状况研究为切入点;以小见大;将区域史放在中国史和世界史加以审视(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 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阅读材料一,概括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经济的主要变化。(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 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 。(3)阅读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 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 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2013年38题之突破(亮点): 一是较好地解决了设问“碎片化”的问题。二是较好地解决了能力要求“扁平化”的问 题,但难度、区分度控制又比较好;三是体现了社会史范式,且呼应了学术热点 与时政热点:四是开放、多元(视野上,辩证思维 、史观等)213卷38题特点成因推测(1)浙江卷核心团队成员的事业心与进取 精神。基于多年努力,对命题规律的认知达到新 境界,不但对命题方向继续有着正确认识,而且 对具体路径的把握也变得清晰而自觉,加之命题 经验的积累,终于实现了质了提升。 (2)浙江卷的命题班子磨合基本完成。命 题组核心成员的“去个性化”取得显著进展,命题 主持人、核心团队成员间合作相对较好,彼此间 的性格、学术特点均已比较了解 。238题特点成因推测(3)浙江卷命题团队的主持人逐渐形成了通盘 筹划、驾驭全局的能力, 不再局限于第39题,开 始有精力和可能关注第38题,从而实现了两个大题 的平衡和内在统一。238题特点成因推测(3)浙江卷命题团队的主持人逐渐形成了通盘 筹划、驾驭全局的能力, 不再局限于第39题,开 始有精力和可能关注第38题,从而实现了两个大题 的平衡和内在统一。(4)基于多年的实践与探索,第38题的主命专 家对试题的命制规律有了较好的认识,在团队中的 作用也逐步显现,因而得以较为从容地将自身的学 术优势与命题的实际操作相融合。3第38题之商榷(“略显粗糙”的表现)(1) 题引设计: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 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用心良苦,但实际聚焦却不够,或许 是缺乏教材的依托?材料三与“江南经济”关系不大;3个 设问与“江南经济”无关。 3第38题之商榷(“略显粗糙”的表现)(1) 题引设计: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 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2) 关键词含义不明确(语言不够规范): 关键词含义不明确答案:关系:农业经济为主,商品经济 处于从属地位。(疑似“地位”)问题: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 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关系: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商品经济提 供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促进了农 业经济的发展。3第38题之商榷(“略显粗糙”的表现)(1) 题引设计: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 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2) 个别关键词含义不明确: (3)个别答案有待商榷:(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 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 的重大变动。变化:商品经济比较发达,(1分)纺织业 显著发展,(2分)市镇经济繁荣,(1分) ,资本主义萌芽。(2分)(答案不含“时代 大背景”)答案商榷3第38题之商榷(“略显粗糙”的表现)(1) 题引设计: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 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2) 关键词含义不明确: (3)答案有待商榷:(4) 学术争议: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学术争议:资本主义“萌芽”问题问题: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 南地区经济的主要变化。 答案:变化:商品经济比较发达,(1 分)纺织业显著发展,(2分)市镇经济繁 荣,(1分),资本主义萌芽。(2分)课标: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 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 慢的原因。中国有资本主义萌芽吗?教材:不同的处理方式中国有资本主义萌芽吗?仲伟民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学术回顾与反思学术界2003年第4期 学术争议:资本主义“萌芽”问题问题: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 南地区经济的主要变化。 答案:变化:商品经济比较发达,(1 分)纺织业显著发展,(2分)市镇经济繁 荣,(1分),资本主义萌芽。(2分)评分细则:将四个点合并为三个:“商 品经济比较发达或资本主义萌芽”、“纺织业 显著发展”、“市镇经济繁荣”。一是尊重历史事实,即讲清楚;二是暂时回避争议问题;三是简要介绍学术争议情况;四是为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自主探讨。 处理学术争议问题的四种方法三、第38题给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桐庐 W 22:55:42(7月9日)我个人认为,这次材料题的导 向性很好,也许现在考生会有困难。 但往后,我们老师需要调整了。高考 在变,我们没有理由不变!我觉得现 在的变,是在进步!不知同仁意下如 何?网络之声1继续关注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第38题给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从6月7日晚上的猜题说起如果老师不知道社会史的研究范式,也 不太了解这个领域的史学研究成果,那么对 这块知识的教学,能让学生答好这样的题目 吗?新史观、主要学术前沿、已基本形 成共识的重要学术成果 1继续关注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第38题给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2高三教师要重视命题规律之研究考什么?怎么考?试题背后的历史研究范式、史观、问题意 识的生发、历史联系的路径、能力考查点的分 布等太平天国义义和团团文革代表美国宪宪法 09问题问题 1/6 (广东东)问题问题 1/6 选择题选择题 1选择题选择题 1 (浙江)/四个选择选择 题题10选择题选择题 1 (山东东)/材料题题1 (天津)/问题问题 /材料 题题各1 11选择题选择题 1 (全国)选择题选择题 1 (北京)/选择选择 /问问 题题各1 12选择题选择题 1 (重庆庆)/问题问题 1选选 择题择题 44 3 20 13个知识点考频示例1继续关注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第38题给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2高三教师要重视命题规律之研究3高三备考要按命题规律组织教学高三备考要按命题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