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语 文课程新理念 【学习目标】: 1.了解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 2.掌握语文新课标的主要内容。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说(一)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概说 1.总体介绍 2.课程标准、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各 个方面(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从略)1.社会发展的需要 信息时代的到来呼唤教育改革 对科学的盲目崇拜导致许多弊病 2.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 追求发展是一切事物共有的属性 唯理性主义指导下的主智主义教育的弊端 3.教育的结果培养和谐发展的个人(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直接原因世纪 之交的语文教育大讨论 1997年,由北京文学掀起的语文教育大 讨论,北京文学第11期发表三篇文章: 邹静之女儿的作业; 王丽中学语文教学手记; 薛毅文学教育的悲哀。 思考:语文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是否 必要?应该如何改?二、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内涵(一)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内涵 1.什么叫做“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 语文教学大纲: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用以指 导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它对语文教学的性质、教材的编写,教学时 数,乃至教学过程的展开、教学方法等都有详 细的规定。 语文课程标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教学计 划,用纲要的形式来规范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 件。是语文教材编写、语文教学、评估和考试 命题的依据。2.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性质上的区别和联系(1)名称的演变: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用“课程标准”的名 称: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 这种称呼一直沿用至1952年,引进苏联的 教学模式,改称“教学大纲”。(2)内涵的联系和区别: 简单的说,从字面意思理解,“大纲”是为纲领性文件 ,对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规定的过于详细,包括教 材的编写,课时的安排,教学进度,教学方法,考 卷的编写等各个方面都做了详细规定。 “标准”则不一样,教育行政部门只是对语文教育要达 到的目标,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教材的编写 ,语文教育评价等几个方面作出规定,即经过初中 、高中的语文学习,学生应在上述方面达到一个什 么样的“标准”,而具体怎么做,则是学校和老师的事 情,每个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有 自己的安排。(二)建国后几个重要的语文教学大纲: (自学,可做论文选题,很有价值和意义) 56大纲 63大纲 78大纲 78大纲的86修订版 86大纲的90修订版 92大纲 96大纲 2000年大纲(建国后最后一个教学大纲)(三)新课标使用情况简介 2001年秋开始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 程标准,并在38个地区进行实验 2003年4月,颁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并于2004年秋在海南、山东、宁夏、广 东四省市开始实验。2005年,实验区域进一 步扩大。安徽高中2006年秋开始实施。三、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一)新课程标准的构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余论:现行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1.社会及教育大环境的影响 2.决策者与执行者的问题 3.改革本身存在很多问题(课程标准、教材、师 资力量等等)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