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文言文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民勤二中董正卫内容提要: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取了相当数量的脍炙人口的文言文作品,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传统文化的滋养,其精典的语言范例可供学生借鉴。但由于时代的隔阂和古今汉语的差异,学生对文言文理解有较多的困难。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遵循相对固定的模式,在解决字词障碍方面过分强调机械识记,缺少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措施,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本文旨在就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作一点探讨。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语感培养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定比重,也是难度较大、最容易陷入模式化倾向的一项教学内容。长期以来,初中文言文教学一直采用近乎是固定的教学模式,即先了解文学常识,接着扫清文字障碍,从字音、字义到句意、段意,直至全篇文章,进行系统的按部就班的确认、解释和翻译,然后再过渡到分析篇章结构、主题思想,最后品味文章的语言。这种教学模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具有其内在的科学合理性,也便于教师的实际操作,因而备受青睐。但这样的教学安排缺乏灵活性,容易使教学气氛陷入沉闷之中,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机械化的学习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原本鲜活的语言材料失去了其固有的丰富性,生动性,具体可感性。笔者曾对所在地区的城乡中学的文言文教学状况作过了解,发现在文言文学习的起始阶段,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学生很少有使用古汉语词典的习惯。因为参考资料上的解释面面俱到,学生对参考资料和教师的讲解依赖严重,文言文教学课蜕变成解释课、翻译课、背诵课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的课堂,学生对文言文密集的基础知识尚且望而生畏,何来对文章的新鲜感和心领神会的快意?难道文言文就应如此辛苦地教和学?属于我国数千年优秀文化遗产的古文经典,本该在与学生心灵的碰撞中使年青一代受到阳光雨露般的滋养,迸发出浸润着学生生活经验和清新的时代气息的智慧光芒,从而达到让学生继承和发扬辉煌的传统文化的目的。而目前这种单调的程式化的教学很难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的基本理念作了这样的说明:“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言是有意味的形式,其随机的线性组合使它具有了无穷的内涵。只有对语言材料的内涵有了感同身受的理解,对其词语的选用和搭配组合的妙处有了深刻细致的体会之后,才形成对文字的独特感悟,从而对文字产生兴趣。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语言的直接感悟能力(即语感)是通向语言真谛的捷径,体现着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因此,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和提倡培养学生的语感。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的特征主要基于其形式上的要素,人文性的内涵才是其终极品质。只有学生真正领会了语言材料的人文性内涵,才能建立对文字的深刻体悟,经常训练就形成对文字的出色的感受能力。从人的认知过程上来说,语言本身只有与记忆表象建立了稳定的联系之后,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才得以产生。因此,要使学生深刻理解文言文,首先必须强化学生头脑中语言概念与记忆表象之间的联系,而不是一味地寻求概念层面的注释、翻译。这里所说的强化学生头脑中语言文字和记忆表象之间的联系,不仅指唤醒学生已有的相关体验,还指充分利用文章本身的资源。以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课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这是一篇章法严谨、文质兼美的文章, “讽” 、 “私” 、 “畏”等词语的运用,贴切而又耐人寻味。在教学中,不妨从题目入手,紧紧抓住题目中的“讽” ,引入邹忌和齐王的对话,以体会邹忌对齐王说话的内容和语气为突破口来理解“讽”的内涵。可以让学生对对话中难懂的字词提问,以形成对语言的初步印象。然后引导学生读邹忌劝说齐王的话,找出其中结论性的语句(因为有“由此观之”的标志性词语) 。接着启发学生思考:邹忌依据什么得出这个结论?引出邹忌对自己经历的陈述。联系上文的情节,体会“诚”字中包含的确定、言之凿凿的语气;从人物关系和人物语言上体会“私” 、 “畏” 、 “有求于”三个词或短语的意思,还可以试着读出妻“私” 、妾“畏” 、客“有求于”的语气,品味文章语言的丰富性和准确性。最后小结,这种独特的“讽” ,至少包含这样几个意思:劝说者言之有据,从与主要问题相关的事实入手,旁敲侧击,指出问题症结之所在,给对方留有思考的余地,中肯、委婉、有分寸。其次,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性手段以形成直观印象,加深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例如模仿人物动作、神态或表演课本剧等。同样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文中有“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的句子,可以让学生试着表演,模仿邹忌的动作,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加深对语言文字的印象。此外,还可以通过补充相关资料或了解故事的背景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词语或句子的理解。例如爱莲说一文(北师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课)中以花喻人,用对比烘托的方法突出主题。作者在写花时赋于花以各种不同的品格, “莲”的君子精神可以结合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语加以体会,认识其洁身自好、不媚世俗、襟怀坦荡、自矜自重等品格;菊的隐逸者气质和牡丹的富贵者形象很难从文中找到依据,可以补充有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可以引入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幽然见南山”的著名诗句,附带介绍陶氏的身世为人,加深学生对“隐逸者”的理解;可讲述苏轼讥评钱惟演的故事,即西京留守钱惟演置驿贡洛花(即牡丹) ,以尽宫妾爱君之意,而遭苏轼指责:“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启示学生领会作者对趋炎附势的世风的无情嘲讽,体会“富贵者”的现实针对性。总之,文言文教学中不应把按部就班的解释词语和翻译课文当作重点,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体会语言中的人文内涵,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参考文献:(1)什么是语感http:/hi.baidu.com/fengchenyinxiang/blog/item/6ccc384cac9f68ffd72afca8.html()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http:/tieba.baidu.com/f?kz=546607365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