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1页
第2页 / 共131页
第3页 / 共131页
第4页 / 共131页
第5页 / 共131页
第6页 / 共131页
第7页 / 共131页
第8页 / 共131页
第9页 / 共131页
第10页 / 共131页
亲,该文档总共1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设计 及其基本要素分析关键词:开题报告 1.研究设计构成要素 2.研究设计与研究工作 3.研究设计要素分析11.研究设计构成要素1.1山东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计划和 学位论文格式2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计划题目 选题依据选题目的、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研究方案研究内容、研究 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进度安排3山东农业大学管理科学类博士学位论文格式 1. 论文目录 2.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3.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4.论文正文 5.主要参考文献 6.致谢 7.在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4论文正文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综述 1.3 论文的内容结构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问题 51.2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论 文开题报告的内容及要求题目 立论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 研究现状分析 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 容;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 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基础61.3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课题申 请书的内容及要求 题目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已有国内外研究 成果和方法的评述和讨论 研究假设、方案和内容 研究材料和数据 分析方法 预期课题成果及完成时间7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课题设计论 证(活页)和申请书的内容及要求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题目 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 意义 内容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主要 观点 预期价值理论创新程度或实际应用 价值 研究基础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 课题申请书的内容及要求数据表 课题设计论证 完成项目的条件和保证 预期研究成果9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 内容及要求 简表 立论依据项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 状分析 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 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 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本项目的创新之处;年 度研究计划及预测进展;预期研究成果 研究基础102研究设计与研究工作 2.1研究计划研究工作的一种初始综合 2.2研究报告研究工作的一种结果综合 广义研究程序研究项目设计(研究工作 的第一循环阶段);研究工作展开(研究工 作的第二循环阶段) 狭义研究程序研究工作程序安排和研究 工作内容界定;研究工作思维活动基础和思 维活动框架 研究计划结构问题;层次问题;整合问 题 113研究设计要素分析 3.1关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3.2关于研究依据与理论假设 3.3关于主要观点与研究假说 3.4关于技术路线与分析框架 3.5关于研究结论与理论价值、政策含义 3.6结束语关于学位论文选题的问题123.1关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文献综述应在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 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 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 前沿问题、争论焦点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 。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综 合分析,力求精练明确、有逻辑层次; “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专 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浙江大学,2006)133.1.1秦星.增加农民收入问 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 经济管理,2001(5)14一、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 1.增加农民收入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的 战略任务 2.新阶段要求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 3.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内需不足的有效途径 4.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当前经济困难的突破 口15二、农民收入的现状 1.农民收入增幅连年下降 2.农民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持续减缓 3.农民收入增长越来越困难 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5.东、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差距大 6.农村购买力对国民经济的市场贡献仍 然较小16三、农民收入增长趋缓的原因 1.结构调整缓慢,制约了农民的收入增长 2.农民收入增长持续减缓从根本上说是农业和 农村经济运行中问题的集中反映 3.农业生产组织落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导 致农民收入水平低 4.城市化明显滞后 5.政府对农业的负保护程度 6.农村现行分配原则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重 要因素之一 7.农民整体素质较低是制约收入增长的关键因 素17四、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和建议 1.农业结构调整是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 2.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跳出“农”字,从非农领域 找突破口 3.城市大门应向农民打开 4.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5.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 6.调整农业组织结构 7.发展乡镇企业 8.适当提高农产品保护价 9.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是解决目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 缓慢问题的根本途径 10.精简乡镇机构,进行税费改革183.1.2宋健.农村养老问题综述J人口 研究,2001(6)3.1.2.1关于理论框架的述与评 共识农村养老问题是中 国养老事业的关键问题 19基本判断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关注农村 养老问题的角度不同; 分别被视做制度优越性的体现、计 划生育的对策,以及老龄化社会到来的 应对措施; 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也因此处于计 划生育和老龄化研究的附属地位 20一般逻辑框架 “谁来养”是养老的首要问题,目前针 对农村人口在该方面的专门论述不多 “养不养”既是法律、道德问题,又是 涉及部分老年人生活甚至生存的现实问题, 这一问题在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中少有涉及 “怎么养”即养老模式问题,是养老问 题研究以及农村养老问题研究中受关注最多 的 “养得怎样”是养老质量的问题,应是 研究养老问题的根本目的所在,但在目前的 研究中备受忽视 21完整的理论框架(作者的主张) 养老主体(谁来养)、养老态度(养不养) 、养老方式(怎么养)以及养老效果(养得 怎样)是养老问题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四方面 内容, 还应考虑养老客体(即谁在被养)以及养老 环境(即围绕养老的社会政治经济政策、氛 围及相关措施等)两个因素223.1.2.2关于农村现行养老保障 方式的述与评23一般述评 历史上中国养老保障主要以家庭养老为 主 1949年以后中国养老保障制度呈现鲜明 的城乡二元性: 50年代初的家庭保障 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保障 80年代至今的以家庭保障为主、保障多元化三个 时期24共识目前在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 区,家庭养老是最主要和最 普遍的方式25分歧对家庭养老的具体涵义 、其他辅助养老方式的 构成及其作用26述 陈彩霞认为:家庭养老、集体养老和社会养 老保障是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三种基本养 老方式 王义才认为目前我国农村老人的主要生活来 源是家庭赡养和土地收入 玉梅等认为中国农村家庭养老保持了相对完 整的传统格局,自我供养和子女供养是两种 主要形式 刘从龙认为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主要有家庭养 老、自己养老、社区养老和社会养老等方式27评关于农村现行的养老保障方式, 家庭养老、自己养老、土地养老 、子女养老、集体养老、社区养 老、社会养老等不同的概念被提 出,并被赋予不同的内涵与理解28指出问题概念的多样与不 统一是一个突出的问 题29综合归纳所有现存的概念都可 以归属为三类,即养 老体系、养老模式和 养老方式30梳理概念 “养老制度”与“养老体系”实际上同出一 源 当养老体系被国家意志所认可,并强制所有 成员共同遵守,就形成养老制度; “养老形式”与“养老方式”不过是同意异 形的表达 “家庭养老”、“社会养老”等区分则是养 老方式的不同类别 当某种特定的养老方式成为标准样式后,此 种养老方式就成为养老模式31概括共性(l)我国农村现行的养老模 式是家庭养老; (2)在不同地区,针对不同 老年群体,我国农村的现行 养老方式又呈现多样性 323.1.2.3关于农村现行养老保障 方式存在的基础、面临的问题 及其影响因素的述与评关于农村现行养老保障方 式存在的基础认识角 度(经济基础与社会基础 )33经济基础 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子女 供养 农业经济和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形式 的农村生产方式使农村老年人“活 到老干到老” 农村社会福利差,医疗水平低,等34社会基础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造成了养老保障制度的城乡差异 国家的非平衡发展战略和事实上存在的等级制度, 使政府和社会尚未承担起对农村老年人养老的任务 家庭在提供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方面具有无法替代 性 传统文化中家庭养老是美德 法律对家庭养老提供了保障 国际社会对中国家庭养老表示认可和肯定,等35关于农村现行养老保障方式面临的 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述与评 关于计划生育带来的子女数减少和 家庭结构变化 关于城市化与流动人口 关于思想价值观念变化对家庭养老 的影响36关于计划生育带来的子女数减少 和家庭结构变化,有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其对家庭养老方式产生影响,因为计 划生育的推行在规模和结构上使家庭发生变化 ,规模上家庭人口和劳动力减少,意味着家庭 收入减少,赡养老人的能力降低 也有的学者认为,对于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 年人以及今后一二十年内陆续进入老年期的农 村老人,由于其生育率较高,终生累积生育子 女数普遍在2个以上,因此子女数不构成其养 老的主要问题37关于城市化与流动人口 有分析指出,由于家庭养老中,行使日常照 料职责的主要是已婚女性,而已婚女性的流 动性较小,男性作为提供整个家庭经济支持 的角色,其外出打工反而会增加收入,改善 家庭经济条件,因此,子女外出打工并不会 影响到家庭养老 也有研究认为,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迁移 ,直接导致农村老年父母身边子女数减少, 从而冲击着中国农村家庭养老。虽然这些流 迁人口仍能在经济上接济父母,但老人的生 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会受较大影响38关于思想价值观念变化对家庭养老的影响 有学者归因于子女不愿养老,认为家庭养老 的问题并不在于子女数的减少或子女外出打 工无人赡养,而是在有人赡养的情况下,老 年人的生活水平依然比较低劣 也有学者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年轻 人价值观念在变化,老年人独立意识也在增 强,老年人不愿意依附年轻人来养老39综合 (1)社会经济变革对农村人口养老方式的影响是 从多角度、多方位综合实施的,家庭规模与结构的 变化,生产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都 是交织在一起的,共同作用于养老主体与养老客体 ,通过养老环境影响养老态度和养老方式,最终形 成新的养老效果,也许别老年人有利,也许对老年 人不利,取决于不同的影响因素发挥作用的最终合 力; (2)社会经济变革会对农村现有的各种养老方式 造成程度不一的影响,不仅影响到家庭养老,也会 影响到自我养老的具体实现方式,并对集体养老或 社区养老以及社会养老产生新的挑战或需求403.1.2.4关于农村养老保障今 后发展的方向及具体措施的 述与评41关于对家庭养老的主观态度一是社会养老终究会取代家庭 养老,这是社会发展的方向; 二是家庭养老作为中国的优秀 传统,应该继续保持下去,但 应该综合各种养老保障措施, 使其共同发挥作用。42述 徐勤指出“从长远的观点看,应该大力发展农村社 会养老” 樊海林认为中国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终究要被适应 中国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模式所取代 王义才指出土地保障、家庭养老和社会保障相结合 是解决农村养老的必然选择 万克德认为稳步实行“家庭社会”养老双轨机制, 才是中国农村养老的现实选择 穆光宗则提出了“32”养老工程的概念。即“以 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为依托或者作为基 本养老方式,积极发展社会化养老事业和社会化助 老事业43评 首先应在概念上明确家庭养老以及社会养老 的具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