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1页
第2页 / 共61页
第3页 / 共61页
第4页 / 共61页
第5页 / 共61页
第6页 / 共61页
第7页 / 共61页
第8页 / 共61页
第9页 / 共61页
第1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章第十章 结构的塑性极限分析结构的塑性极限分析vv梁的弹塑性弯曲梁的弹塑性弯曲vv塑性极限分析定理和方塑性极限分析定理和方 法法vv梁的极限分析梁的极限分析vv圆板的极限分析圆板的极限分析10101 1 梁的弹塑性弯曲梁的弹塑性弯曲一基本假定 v 平截面假设:在变形过程中,变形 前为平面的横截面,变形后仍保持 为平面,且与变形后梁的轴线垂直 。bhzyPx l/2l/2Pl/4sxsxv 纵向纤维互不挤压:不计挤压应力 ,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v 小挠度假设:在梁达到塑性极限状态瞬 间之前,挠度与横截面尺寸相比为一微 小量,可用变形前梁的尺寸进行计算。二弹性阶段vMises:屈服条件:弹性极限弯矩弹性极限载荷 Px l/2l/2bhzy三弹塑性阶段(约束塑性变形阶段)塑性区扩展z Pxl/2l/2 zo弹塑性区交界线:Pxl/2l/2 zo弹塑性区交界线:Pl/4四全塑性阶段 Pxl/2l/2 zo塑性极限弯矩塑性极限载荷 z确定塑性区位置 n 塑性铰:在全塑性阶段,跨中 截面的上下两塑性区相连,使 跨中左右两截面产生像结构( 机械)铰链一样的相对转动 塑性铰。 n 特点:u塑性铰的存在是 由于该截面上的弯矩等于 塑性极限弯矩;故不能传 递大于塑性极限弯矩的弯 矩。u塑性铰是单向铰 ,梁截面的转动方向与塑 性极限弯矩的方向一致。 否则将使塑性铰消失。Pxl/2l/2 zoPxl/2l/2 z 例题:悬臂梁在自由端受集中力,求弹性极限载荷、塑 性极限载荷、弹塑性分界线。Pxl zo解: bhzyPxl zoz一有关塑性极限分析的基本概念一有关塑性极限分析的基本概念 弹塑性分析方法的缺点:弹塑性分析方法的缺点:10102 2 塑性极限分析定理与方法塑性极限分析定理与方法(1)分析三个状态:弹性状态、弹塑性状态、塑性状态。 (2)了解整个加载过程。 (3)材料本构关系是非线性的,只能求解简单问题。 塑性极限状态:塑性极限状态:理想塑性体承受的载荷达到一定的数值时,即使载荷不再 增长,塑性变形也可自由发展,整个结构不能承受更大的载荷 ,这种状态称为塑性极限状态。 塑性极限载荷:塑性极限载荷:塑性极限状态对应的载荷。n n塑性极限分析的基本假定:塑性极限分析的基本假定:(1)材料是理想刚塑的,不计弹性变形和强化效应。 (2)变形是微小的。 (3)比例加载。(所有外载荷都按同一比例增加。)n n结构在塑性极限状态应满足的条件:结构在塑性极限状态应满足的条件:(1)平衡条件:平衡微分方程和静力边界条件。 (2)极限条件:达到塑性极限状态时内力场不违背的条件(屈 服条件。) (3)破坏机构条件:塑性极限状态下结构丧失承载能力时形成 破坏机构的形式。(表征结构破坏时的运动趋势或规律,要 求不引起物体的裂开或重合几何方程,且被外界约束的物 体表面上满足位移和速度边界条件。)n n塑性极限分析的完全解:塑性极限分析的完全解:满足平衡条件极限条件破坏机构条件的解。二虚功原理和虚功率原理二虚功原理和虚功率原理v 虚功原理:在外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的变形体,若给物体 一微小的虚变形(位移)。则外力的虚功必等于应力的 虚功(物体内储存的虚应变能)。VSTFiSuui虚变形(位移):结构约束所允许的无限小位移。证明 :平衡方程:边界条件:Green 公式:体力为零时:v 虚功率原理:在外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的变形体,若给物 体一微小的虚变形(位移)。则外力的虚功率必等于应 力的虚功率。体力为零时:满足平衡方程和面力边界条件(静力允许的应力场)虚应变率场(机动允许的)虚速度场(机动允许的)n 下限定理: 静力允许的内力场:满足平衡条件(平衡微分方程和面力边界条 件),不违背屈服条件的内力场。sPis : 静力允许载荷系数 放松破坏机构条件(几何方程、位移和速度边界条件) 真实内力场:满足静力平衡条件、屈服条件、破坏机构条件的内 力场。 真实内力场一定是静力允许的内力场。塑性极限载荷系数:l = s 三塑性极限分析定理三塑性极限分析定理下限定理:作何一个静力允许的内力场所对应的载荷 是极限载荷的下限。 静力允许载荷系数是极限载荷系数的下限: s l 证明: s l极限状态下:静力允许的内力场:qv 虚功率原理:v 由Druker 公设:极限曲面是外凸的。Pi 在真实位移速度上的功率为正s l2. 上限定理: 机动允许的位移(速度)场:满足破坏机构条件(几何方程和位移 、速度边界条件),外力做功为正的位移(速度)场。 放松极限条件,选择破坏机构,并使载荷在其位移场上做功为正三塑性极限分析定理三塑性极限分析定理上限定理:作何一个机动允许的位移(速度)场所对 应的载荷是极限载荷的上限。 机动允许载荷系数是极限载荷系数的上限: k l 破坏载荷:机动允许的位移场所对应的载荷。k Pk :机动允许载荷系数 破坏机构所对应的内力场不一定满足极限条件,一般情况下: k l 破坏机构是极限状态下的机构,对应的内力场是静力允许的:l = k 证明: k l设机动允许的位移(速度)场破坏载荷:qv 虚功率原理:v 由Druker 公设:极限曲面是外凸的。Pi 在真实位移速度上的功率为正应力场:k l下限定理:作何一个静力允许的内力场所对应的载荷 是极限载荷的下限。 静力允许载荷系数是极限载荷系数的下限: s l 上限定理:作何一个机动允许的位移(速度)场所对 应的载荷是极限载荷的上限。 机动允许载荷系数是极限载荷系数的上限: k l s l k s l k :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l 为完全解。 s l : 下限解静力法。 l k :上限解机动法。n 静力法(1)取满足平衡条件且不违背屈服条件(极限条件)的应力(内力) 场。(建立静力允许的应力场)(2)由静力允许的应力(内力 )场确定所对应的载荷,且为极限载荷 的下限:Pl- = sP(3)在多个极限荷的下限解中取: Plmax- (4)检查:若结构成为破坏机构,存在一个对应的机动允许的位移场 ,则:Plmax- =Pl 。否则: Plmax- 为Pl 的一个下限解(近似解)四塑性极限分析方法四塑性极限分析方法2. 机动法(1)选择一个破坏机构(几何上允许的、外力做功为正),建立机动 允许的位移场。(2)由内功率等于外功率求破坏载荷,且为极限载荷的上限:Pl+= kP(3)在多个破坏荷中取最小值: Plmin+ (4)检查:若内力场是静力允许的,即不违背极限条件,则:Plmin+ =Pl 。否则: Plmin+ 为Pl 的一个上限解(近似解)四塑性极限分析方法四塑性极限分析方法10103 3 梁的塑性极限分析梁的塑性极限分析一静定梁的极限分析 v 极限弯矩:梁弯曲时某截面上的正应力值处处等于屈服极限(屈服 点),则该截面屈服,它不能继续抵抗弯曲变形,对应的弯矩值称 为极限弯矩Mp。 v 塑性铰:凡弯矩值达到极限弯矩Mp的截面,都将丧失继续抵抗弯曲 变形的能力,即在保持弯矩值为Mp的情况下,截面两侧可无限地顺 着弯矩的转向相对转动,形成尖角,使挠曲线不光滑,曲率趋于无 穷大,这同该截面处两侧杆用铰连接相似,故称为塑性铰。 (1)单向转动。 (2)在塑性铰处有弯矩作用。 v 静定结构的基本特点: (1)无多余联系,内力可以由静力平衡方程唯一确定,内力与结构的 变形无关(小变形)。 (2)在静定结构中,只要有一个(一部分)截面屈服,结构就变成机 构(破坏机构),且最先屈服的截面总是内力最大的截面。bhzyPxl/2l/2Pl/4v 静定梁的极限分析方法:1.作静定梁的弯矩图。2. 令最大弯矩等于塑料性极限 弯矩,求极限载荷。v 静定梁的内力是静力允许的,对应的机构又是机动允许的,得 到的极限载荷是完全解。v 例:确定下列静定梁的极限载荷。Pl(1)Plql(2)ql2/2v 例:确定下列静定梁的极限载荷。ql2/2ql/2(3)l/2ABCAB:3Mp BC:Mp解:ql2/8AB与BC段截面不同,塑性 铰可能出现在AB段也可能出 现在BC段。作弯矩图。塑性铰出现在AB段时:塑性铰出现在BC段时:v 超静定结构的基本特点:(1)有多余联系,内力仅由静力平衡方程不能完全确定,内力与结 构的变形有关,所以内力与梁的刚度有关。(2)在超静定梁中,当梁内截面屈服,即出现塑性铰时,由于梁的 刚度发生变化,内力会重新分布,所以梁达到塑性极限状态时塑性 铰的位置无法预先知道,应按照逐渐加大载荷的方法逐步确定,但 计算不便。(3)工程中采用可直接计算极限载荷的机动法和静力法。 v 确定方法:二超静定梁的极限分析(1)机动法设定梁的破坏机构载荷利用功能有关系计算破坏载荷对于梁的所有可能的破坏机构,计算相应破坏载荷Plmin+ =Pl(2)静力法根据梁的支承条件及载荷情况画弯矩分布图使梁内各处弯矩值不超过极限弯矩,此时的载荷为下限值找出梁的所有可能的静力允许的弯矩分布,计算相应载荷Plmax- =Pl例题1:已知图示超静定梁的塑性极限弯矩为M P,试求其塑性极限载荷Pl 。M1PllABC解: v静力法 作M 图 PM1M1例题1:已知图示超静定梁的塑性极限弯矩为M P,试求其塑性极限载荷Pl 。 PllABC取A、C 处为塑性铰,画破坏机构图(保证外力作正功)M1dP ABC2qq解:v机动法v讨论: v 设梁的超静定次数为 n ,形成塑性铰的数目为 r ,一般情况下当 :r = n+1 时,形成破坏机构。v 塑性铰的位置:弯矩为驻值的截面处(固定端、集中载荷处)。 v 在确定静力允许的内力场时,若能同时考虑形成破坏机构所需的 塑性铰数目,则得到的解答可接近或等于完全解。 v 若确定的弯矩绝对值等于MP 的截面数目小于塑性铰数目,则还应 检查其余弯矩为驻值的截面,其弯矩值应不超过MP ,否则内力场是静力不允许的,求得的载荷也非下限解。 PllABCM1PdABC2qq例题2:已知图示超静定梁的塑性极限弯矩为M P,用机动法试求其塑性极限 载荷的上限值 。x解: v确定塑性铰位置qlABdxABq+jqDalv计算内力功v计算外力功v求极限载荷xjC例题3:已知图示超静定梁的塑性极限弯矩为MP,试用静力法和机动法求其 塑性极限载荷Pl 。解: v静力法 作M 图Pl/2ABCPl/2l/2l/2PPRCPl/2ABCPl/2l/2l/22qqv机动法ABC(1)单跨破坏(2)整体破坏ABC2qqABC(3)整体破坏2q2qv载荷对称,在某些截面同时产生塑性铰例题4:试用机动法求图示三跨超静定梁的塑性极限载荷Pl 。PlADC1.5Pl1.5llPl1.5lB (MP )(MP )(1.5MP )解:(1)单跨破坏PlADC1.5Pl1.5llPl1.5lB (MP )(MP )(1.5MP )(2)两跨破坏PlADC1.5Pl1.5llPl1.5lB (MP )(MP )(1.5MP )(3)整体破坏v讨论: v 一般情况下,梁的超静定次数为 n 时,使梁形成破坏机构需n+1个 塑性铰,即规定n+1个截面的弯矩达到塑性极限弯矩(弱),此时梁的内力和塑性极限载荷都可确定,并形成整体破坏机构。 v 如梁的塑性铰数目少于n+1个,但足以使部分结构成为机构,该机构称为局部破坏机构。 v 在局部破坏机构中,塑性极限载荷和变成机构的部分内力可唯一 确定,若在刚性区能找到一个静力允许的内力场,则得到的上限 解为完全解。PlADC1.5Pl1.5llPl1.5lB (MP )(MP )(1.5MP )1.5MPMPMPMPP10104 4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