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请同学们观察任一物体在不同光线 下的变化,比如(早中晚、一年四季 、雨雾雪晴、)、(灯光,远近,冷 暖变化) 我们发现 -形体的明暗规律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客观世界的一切物像,在光的作用下都会呈现出 相应的明暗变化。我们的视觉对物像明暗变化的感知,正是物像 对光的吸收与反射作用于我们的眼睛而产生的一 种视觉反应。物像的明暗变化所具有的 规律性特征就是明暗 变化规律,它是指导我们观察、认识物像的 明暗 变化,并运用明暗色调塑造形体的 一条基本法则 。1、明暗与造型 “明暗”这一概念,反映出物体的受光部与背光部对立统一的有机联系 。 明暗与造型 1、光与明暗 物体有不同方向的体面组成,不同方向的体面与光源形成不同的倾 角,接受的光量与反射的光量也就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明暗层次 。 物体靠近光源近,亮的更亮,暗的更暗,对比 强烈:反之光源越远,亮面越弱,暗面也越灰 。 物体离画者越近,明暗对比越强,越远明暗对比越弱,其实就是 近实远虚。 明暗与造型 明暗色调的深浅变化,与光源的强 弱有关。在同一光源下,一般取决 于如下条件:1、光源与物体上不同方向体面的距离 2、光源与物体上不同方向体面的角度 3、物体本身的明度与质地 4、物体离画者的距离2、明暗与结构 物体的明暗色调是可以改变 的,而物体的明暗结构是稳 定不变的。 光影明暗的形态与变化呈现 与形体,却是始终受着形体 结构的制约。 在明暗素描中离开对形体结 构的准确把握,离开形体结 构而停留于形体表面的明暗 色调的描摹,将导致造型的 浮浅和对形体塑造的忽视。明暗与造型 不同质感的物体形体结构明暗与造型 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 1、明暗变化的两大面 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呈受光与背光两大面即亮部与暗部。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 2、明暗变化的三大面 由于物体的立体性,因此在平面中产生受光面与背光面之间的灰面 ,即构成黑、白、灰的基本节奏 。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 3、明暗变化的五调子 五调子是指亮色调、中 间色调、明暗交界线、 反光、投影。 (1)亮色调。亮色调 是受光线(90度)直接 照射的受光面,是色调 中最明亮和最响亮的部 分。亮色调中的受光焦 点称为“高光”。高光 的面积很小,不是任何 物体都有高光(一般只 有光滑的物体才能出现 ),因而不单独作为调 子。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 (2)中间色调(灰面)。中间 色调是物体受光线侧射的地方, 介于亮色调和明暗交界线之间的 过度带。色阶接近,层次丰富。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3)明暗交界线:由于它受到环境光的影响,但又受不到主要光源的照射 ,因此对比强烈,给人的感觉调子最深。 明暗交界线实际并非是一条“线”,而是一条狭长的、有着转折起伏的体 面。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 (4)反光部。暗部由于受周围物 体的反射作用,会产生反光。反 光作为暗部的一部分,一般要比 亮部最深的中间颜色要深。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 (5)投影。就是物体本身影子的部分。它 作为一个大的色块出现,也算五调子之一。 投影的边沿近处清楚,渐远的模糊!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 为了更加明确地理解明暗调子,根据光源和物体的体面形成的角 度,我们以1-6的调子变化说明明暗调子在物体上所呈现的形式 。分别给下列标号指出名称,并找出光源? 一、明暗与造型 1、光与明暗2、明暗与结构二、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 1、明暗变化的两大面2、明暗变化的三大面3、明暗变化的五调子亮色调中间色调、明暗交界线反光 投影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 课程小结: 1、观察物体并分析明暗与结构的关系布置作业: 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 2、分析物体的明暗调子、石膏几何体单体练习再见!谢谢观看!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