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1页
第2页 / 共81页
第3页 / 共81页
第4页 / 共81页
第5页 / 共81页
第6页 / 共81页
第7页 / 共81页
第8页 / 共81页
第9页 / 共81页
第1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本教研与教师发展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王 洁 jjwangjie163.comxbyx.cersp.com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成就来说,教师质量这个变量远比其他变量重要的多医生的真功夫在病床上,教师的真功夫在课堂上。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卫星冲击”以来,各国中小学教育走过了教学方法改革、课程教材改革的路,一波三折之后,终于发觉:提高教师的“真功夫”才是解决课程教学问题的最后保障。你了解的你想了解的 1.2.3.你的理解 1.2.3.一个案例一个案例 一、旨在改进课堂教学的校本教研几点说明几点说明实例: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小学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课例研究为什么要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学生的交流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交流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交流不仅是为了教师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为了学生相互间的学习、启发和取长补短在大力提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课程教学改革中,课堂交流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但如何提高课堂交流的实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不同观念或不同阶段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教学行为。我们教研组决定围绕“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展开研究。沈老师的一堂公开课成为了我们研究的开始。沈老师课的内容是 “两位数减两位数(100以内不退位和退位)”(是上海“一期教材”三年级第一册)。我们教研组的全体老师和区教研员何老师一起观了沈老师的课。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100以内的口算减法。 (教师揭题“两位数减两位数”后,呈现春游情境图。)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春游你想花多少钱?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边上板书86、42、36、49、28)。 师:根据黑板上的这些数据能不能提出一些减法问题,并列出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算式了一些算式,比如:86-42,49-28,86-49,42-36等,并且按退位和不退位的情况分类板书) 师:我们选“86-49”来算一算答案是多少? (学生回答:47,37) 。 师:到底是47还是37?谁来说说理由? 生:是37。因为86减40等于46、46减9等于37,所以86减49等于37。 教师露出赞许的目光,要求大家齐声拍手表扬他,然后接着问:“听懂他 的意思了吗?谁再来说一遍?” 三名学生依次模仿着说了一遍,而后沈老师进行了归纳小结并进行了大量的巩固练习。“谁再来说一遍”课后,教研组进行了讨论。沈老师自己对课不满意而且困惑:这堂课学生学得比较被动,课堂交流也不活跃,有什么办法能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起来?教研组教师的看法是:沈老师教的还是扎实的,只是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明显不够。老师们普遍感到沈老师的课没能体现新课程理念。教研员何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国家和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计算教学要“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积累四则运算的感性认识,探究计算方法”的新要求 。传统的计算教学,教师关注的重点是:学生计算方法的掌握和计算的熟练程度。课堂上,在教授了计算规则后,一般会让学生反复地操练,有的老师要要求学生对100以内的 加减法等简便运算要达到“脱口而出”、自动化的程度。这种注重计算结果和算法一统的教学,对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多大价值?我们在集体反思与讨论的基础上,得到了一个共同认识:教师应尊重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换言 之,计算教学的重心不能只放在结果上,应更关注学生主动 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灵活计算 的能力。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在春游情境下产生例题“76-19”后,教师揭题并展开了以下的教学过程。师:动脑筋想一想、算一算“76-19”的差是多少?怎么想的?然后在小组 内说给大家听。看谁的方法多?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了全班交流。 师:谁能把你的方法说一下。 生1:我是先算76-10=66,再算66-9=57。所以76-19=57。 生2:我是先算76-20=56,再算56+1=57。所以76-19=57。 生3:我是先把76看成79,79-19=60,60-3=57。所以76-19=57。 生4:我是想竖式算的。 生5:我是这样算的:先76-9=67,再67-10=57。所以76-19=57。 生6:我把76看成80,把19看成20,80-20=60,60-4=56,56+1=57。所以76 -19=57。 生7:我把19看成16和3,76-16=60,60-3=57。所以76-19=57。 生8:我是这样算的:76看成80,80-19=61,61-4=57。所以76-19=57。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边板书边反复用 “还有不同意见吗?” “真行!”的课堂语言组织交流;用“你怎么想的?”“为什么?”引导发言者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整个交流过程教师流露出满意的神态,最后老师说:“小朋友,你们的办法真多!以后大家就用自己喜欢的办法来进行口算。”我们教研组的所有老师观课后,一起坐了下来。对于这堂课,老师们感到很兴奋。有老师说:沈老师让学生独立地尝试、探索,这样就可以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 口算方法,交流尤其充分!也有教师认为,沈老师让学生在小组内、向全班交流自己的口算方法,这样可以使全体学生共享智慧。还有教师觉得沈老师的 “自主尝试小组交流全班反馈”的教学策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不过,也有教师提出提出质疑:学生交流的似乎很热闹,老师理解了各个学生的发言,问题是学生之间是否相互也都听懂了呢?要不要引导学生比较各种口算方法的合 理性,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呢?我们马上对学生进行了访谈,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出乎意料:85%的学生表示只知道自己的口算办法,而不明白其他同学的;在对“5417=”的测试中仅有 12%的学生会用两种或三种口算方法。困惑、疑问再一次流露在老师们的脸上。 通过仔细的录象观察和深入的语言分析,我们发现: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几乎没有一句引导学生相互沟通的话,板书中没有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整理的暗示,总结中没有意识到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优化的判断。或许这是造成本堂课课堂交流低效的主要原因。最后我们觉得很有必要再次作出改进,沈老师愿意再上一次课。我们再一次进行了集体备课,大家达成共识的改进意见:在交流中教师要适时介入,利用与同伴比较异同的办法引导学生相互沟通理解,利用与同伴比较合理、简便的办法培养优化意识。 “听懂他的意思了吗?你的办法与他不同在哪里?” 学生在春游情境图下生成的算式还是“76-19” 生1:我是这样算的:76-10=66,66-9=57。所以76-19=57。 师:谁听懂他的意思了?谁能解释一下。 生2:他的意思是先把19分成10和9,先76减10等于66,66再减9等于57。所 以76减19等于57。 师:与他的方法一样的还有吗?(许多小朋友举手示意相同)与他的方法 差不多(相近)的有吗?生3:我的办法与他的差不多,我也是把19分成10和9的,不过我是先减9 ,再减10的,答案也是57。师:你们的方法相同,只是先减哪一个数的次 序不同。还有与他的方法不一样的吗? 生4:我是这样算的:76-20=56,56+1=57。所以76-19=57。 师:谁听懂了?能不能解释呢? 生5:他把减数19看成20,先76减20,因为多减了1,所以要再加1。 师:没有听懂的小朋友还有吗?能不能提提自己的疑问? 生6:明明是减法,为什么要加1? 师:谁再来解释一下?学生又交流了几种,教师一一介入引导 课结束后,教研组的老师们再一次进行了讨论。反馈会议上老师们说了许多,各人表达的共同意思是:原来还以为课堂中只要让学生充分交流就行了,现在知道了仅仅充分交流还是不够的,交流中还要引导学生彼此的沟通和相互的理解;还要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其中不少老师这样说:“听了沈老师的课,我知道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了。老师们感到很兴奋,恍然大悟:交流中有很多学问。改进教学,发展自我 为自己而研究,在研究自己 研究的目的行动中学习 行动中研究 一边工作 一边研究研究的方式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研究是将教师的研究、进修和日常教学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的一种活动。研究的过程强化合作交流 开发差异资源 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研究旨在从学校内部推进课程改革,使学校里所有的人都成为改革的动力。研究的形式以课为载体 重视非正式课题研究 强调个人的行动智慧更多的是行为的改进 研究的成果课改背景下的课堂研究不仅关注文本学习和相互讨论,而且更多地关注教学行为的连环跟进。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途径与要素原行为阶段关注个人已有经 验的教学行为新设计阶段关注新理念、新 经验的课例设计新行为阶段关注学生获得的 行为调整更新理念反思1:寻找自身与 他人的差距改善行为反思2:寻找设计与 现实的差距课例为载体/群体合作平台:理论学习、教学设计、行为反省三要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1)一个教师小组,邀请一、二位外来 研究者,坐在一起学习有关文献、文 件,交流分享各自体验,首先形成理念 高地,然后切入一个课例,寻找差距, 设计如何改进以往做法的上课计划。(2)按改进的计划上课,同事、研究者 看课,课后再坐在一起反省与实际效 果的差距,修改上课计划。(3)按修改后的计划再上,再一次看课, 接着再讨论,把整个过程写成报告,如 此一学期几次,逐步建立“行动教育 ”的知识库。反馈会议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实践中的运用需要直接或间接的专业引领 需要支持性环境 研究的条件【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的特点】1. 从熟练技术操作取向到实践反思取向 追问实践 不断向经验学习2. 从研究教材教法到全面研究学生、教师行为关注高层次认知和创造性思维 对教学的过程与结果予以同等的重视 兼顾基础与发展的人本化思考4. 从关注狭隘的经验到关注理念的更新和文化再造 使学习和研究成为常态3. 从重在组织活动到重在培育研究状态 丰富教研活动的内涵,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 关注教师的教如何适应学生的学的关键专业知能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研究,是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学习方式、专业发展方式的一场深 刻变革,要让教师成为课程教学的真正主人。(1)L.舒尔曼 教师专业知识分析框架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教学内容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 PCK)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教育情境知识关于教育的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它们的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识【文献】教师专业知识研究的历程Veal 和Makinster 建构了一个金字塔 模型, PCK位于塔尖, 是多方面整合的 结果PCK背景、评价、 课程、学科性质、环境、 教学法、社会文化、教学管理学科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通过论证认为:学科教学知识(PCK)最能区分学科专家与教学专家、高成效教师与低成效教师间的不同。(2)教师专业的早期、近年和现在(3)P.L.格罗斯曼将学科教学知识(PCK)解析为四部分早期: 强调学科内容知识近年: 关注一般教学知识(课程、教学、作业、评价等)现在: 学科教学知识和学科内容知识同为关键,成为培养、培训的重点 一门学科的统领性观点(关于学科性质的知识和最有学习价值的知识 ) 学生对于特定学习内容理解和误解的知识 特定学习内容在横向和纵向上组织和结构的知识 将特定学习内容呈现给学生的策略知识教师知识基础框架,尤其是其中的核心成分PCK明晰化之后,利用PCK解决问题的教学技能也渐渐被开掘,这大大厘清了世界各国对教师资格的认证以及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向度。二、我们可以怎么做的需要一点研修的技能 从问题出发,让问题引导学习 同伴互助,让差异推动进取 问题怎么来?开展教学现状诊断将教学教研情况调查作为学校教研工作的切入点 普遍的常态课诊断一项群体研修的策略参照目标的倾向性问题发现结合直观课例的代表性案例分析与归纳讨论与理解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