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4页
第2页 / 共144页
第3页 / 共144页
第4页 / 共144页
第5页 / 共144页
第6页 / 共144页
第7页 / 共144页
第8页 / 共144页
第9页 / 共144页
第10页 / 共14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章 综合指标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 长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实际增长9.6%。农村居 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 重)为45.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7%(见表14)。按年人 均纯收入低于683元的标准,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365万人,比上年 末减少245万人;按年人均纯收入684-944元的标准,年末农村低收入 人口为40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910万人。指 标单 位200120022003200420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元68607703847294221049 3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 入元2366247626222936325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 尔系数%38.237.737.137.736.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 尔系数%47.746.245.647.245.51、总量指标 2、相对指标 3、平均指标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4、标志变动度全距、四分位差、平均差标准差、标准差系数 (1)总量指标的意义、作用和分类。特别要注 意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不同特点。 (2)相对指标的概念和种类。尤其要注意计划 完成相对指标和强度相对指标的计算。 (3)平均指标的概念、特点和作用,掌握各种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应用条件以及几种平均数 之间的关系。 (4)标志变动度的概念、种类和作用及与平均 指标的区别。其中重点是标准差与离散系数的 计算,以及如何正确运用标准差和离散系数来 判别社会经济现象的代表性。 掌握:综合指标从它的作用和方法特点的角度可概括为三类: 绝对指标 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第一节 总量指标(绝对指标)要求掌握:总量指标的概念、作用和分类。特 别要注意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不同特点。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二、 总量指标的分类 三、 总量指标的计算 概念: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一定时间、地点、 条件下总的规模、水平的统计指标。 总量指标一般表示现象总量,其表现形式是绝对 数,是一个有名数。 总量指标也可表现为总量之间的绝对差数,如增 加量、减少量等。 作用 :总量指标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和 国力,反映某部门、单位等人、财、 物的基本数据 。 总量指标是进行决策和科学管理的依据 之一 。 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 基础,这两个指标是总量指标的派生 指标 。 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总体单位总量 说明总体的单位数数量。-标志总量 说明总体中某个标志值总和的量。二、 总量指标的分类 例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分为:时期指标 反映现象在某一时期发展过程的总 数量。(可连续计数,与时间长短有关,是累计 结果) 时点指标 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的状况。 ( 间断计数,与时间间隔无关,不能累计)计算原则: 3.计量单位必须一致。 2.明确的统计含义。 1.现象的同类性。 三、 总量指标的计算 根据总量指标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 象性质不同,计量单位分三种形式: (1) 实物单位a. 自然单位:辆、双、头、根、个 b. 度量衡单位:吨、米、克、立方米 c. 双重单位:公里/小时、人/平方公里 d. 复合单位:吨公里、公斤米、千瓦小时 对有些性质相同但规格或含量不同的产品总量的 计算,要按折合标准实物量的方法计算。(2) 价值单位(货币单位) 货币单位有现行价格和不变价格之分。 (3) 劳动单位 工时 工人数和劳动时数的乘积;台时 设备台数和开动时数的乘积。 例第二节 相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要求:相对指标的概念和种类。尤其要注意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和强度相对指标的计算 。三、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绝对、相对、平均等) 之比。一、相对指标的概念 企业8月份利润 (万元)7月份利润 (万元)8月比7月发展速度 (%)甲21.94103.09+ 600元乙0.560.52107.69+ 400元从上表中看来,好象甲厂比乙厂高 ( 600400);而将其换算成相对指标,实 际发展速度是乙厂大于甲厂。由此可看出相 对指标可以弥补总量指标的不足。例-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 平均每人分摊的粮食产量:千克/人 -系数或倍数:是将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 -成数:是将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百分数:是将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 -千分数:是将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0。 相对指标的数值有两种表现形式:无名数,分以下几种: 有名数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一)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二) 结构相对指标 (四) 比较相对指标(三) 比例相对指标 (五) 强度相对指标 (六) 动态相对指标 (一)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计算公式(1) 根据绝对数来计算计划完成相 对数 计算结果表明设某工厂某年计划工业总产值为200万元,实际 完成220万元,则: 该厂超额10%完成总产值计划。(2) 根据平均数来计算计划完成相 对数 某化肥厂某年每吨化肥计划成本为200元,实 际成本为180元,则: 实际单位成本-计划单位成本=180-200=-20(元 ) 计算结果表明该厂化肥单位成本实际比计划降 低了10%,平均每吨化肥节约生产费用20元。例(3)根据相对数来计算计划完成相对 数 某企业生产某产品,上年度实际成本为420元/吨,本年度 计划单位成本降低6%,实际降低7.6%,则: 比计划多完成1.71%;本题也可换算成绝对数计算:计划 -6% 394.8元/吨 (1-6%) 420实际 7.6% 388.08元/吨 (1-7.6%) 420 例某企业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0%,实 际比上年提高15%,则: 劳动生产率超额4.5%完成计划任务。 例以五年计划来说明这个问题。 2.长期计划的检查(1) 水平法 计算公式为: 某产品计划规定第五年产量56万吨,实际 第五年产量63万吨,则: 那么,提前多少时间完成计划?现假定第四年、第五年各月完成情况如下:(单位:万吨) 月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 一十 二合计第四年3.53.543.843.84(4(555449.6第五年4445555)6)666763第四年9月 第五年8月 产量合计57万吨第四年8月 第五年7月 产量合计55万吨当产量达到计划规定的56万吨时,时间 一定在第五年八 月某一天(即提前4个多月)。例第四年9月第五年7月第四年8月第五年8月5156(31-x)(31-x)xx设提前X天(第五年8月中的X天),则八月还有(31-X)天, 第四年八月还有X天(因要满足12个月)。正好生产56万吨的时间应 是第四年八月第X天到第五年八 月第(31-X)天。图示如下: 如果无每日资料,则日资料可用月资料计算平均数代替 解方程求X: X = 15.5 (天) 即提前四个月又15天半完成五年计划。 (2) 累计法 计算公式为: 某五年计划的基建投资总额为 2200亿元,五年内实际 累计计 划完成2240亿元,则: 假定计划提前完成,如果1996 2000年间基建投资总 额计划为2200亿元,实际 至2000年六月底止累计实际 投资额 已 达2200亿元,则提前半年完成计划。 例(二) 结构相对指标 计算公式为: 2003年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6.9万亿 元,占国内生产总值68 。例上海GDP构成 2000年2001年2002年数量 (亿元)比率 (%)数量 (亿元)比率 (%)数量 (亿元)比率 (%)第一产业 81.65 1.79 85.50 1.73 88.24 1.63第二产业2186.90 48.052355.53 47.582564.69 47.42第三产业2282.60 50.152509.81 50.692755.83 50.95合 计4551.15100.004950.84100.005408.76100.00例(三) 比例相对指标 计算公式为: 常用的比例形式有两种: 2. 首先将总体全部数值抽象化为100,求得各部分 数值在总体中所占百分数,然后将各部分的百分数 连比得比例相对数。 1. 将作为比较基础的数值抽象化为1、10、100或 1000,看被比较的数值是多少。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男女性别比 例为106.74 : 100,这说明以女性为100,男性人口 是女性人口数的106.74倍。简称性比例106.74。 例2002年我国GDP抽象化为100,第一产业、第二 产业、第三产业的比例为:14.551.833.7。 例(四) 比较相对指标(类比相对指标 ) 计算公式为: 计算比较相对数时,作为比 较基数的分母可取不同的对象, 一般有两种情况: 比较标准是一般对象,如 :这时,分子与分母的位置可以互换。 比较标准(基数)典型化,如 : 把企业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和国家规定的质 量水平比较,和同类企业的先进水平比较,和国外 先进水平比较等,这时,分子与分母的位置不能互 换。 某年有甲、乙两企业同时生产一种性能相同的 产品,甲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为19,307元,乙企业 为27,994元。说明甲企业劳动生产率比乙企业低31% 。例(五) 强度相对指标 计算公式为: 一般用复名数表示; 也有少数用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 1.强度相对数的数值表示有两种方法:用百分数表示说明平均每百元销售额负担多少流通费。 产值利润率、资金利润率一般用千分数表示。 例正指标的数值愈大,表示零售商业网密度愈大 ,它是从正方向说明现象的密度;逆指标的数 值愈大,表示零售商业网密度愈小,它是从相反 方向说明现象的密度。 某城市人口100万人,有零售商业机构5000个,则:例2.有些强度相对数有正、逆两种计算方法:(六) 动态相对指标 计算公式为: 基期 作为对比标准的时间 报告期 同基期比较的时期,也称计算期 2.相对指标要和总量指标结合起来运用。 1.注意二个对比指标的可比性。三、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统计我国历年钢产量发展对比情况: 表中:增长量 = 报告期水平 - 基期水平 年份1949 19501978 1979 1986 1987 钢产量(万吨) 15.8 613178 3448 5220 5628发展速度(%)386108.5107.8增长量(万吨)45.2270 408增长1%绝对值 ( 万吨)0.1631.8 52.2我国历年钢产量发展情况 例4.在比较二个相对数时,是否适宜相除再求一个相对 数,应视情况而定。若除出来有实际意义,则除;若 不宜相除,只宜相减求差数,用百分点表示之。 (百分点 即百分比中相当于百分之一的单位) 3.多种相对数结合运用第三节 平均指标 2.特点 - 数量抽象性 - 集中趋势代表性1.概念 平均指标是指在同质总体内将各单位某一 数量标志的差异抽象化,用以反映总体在具体条 件下的一般水平。一、平均指标的意义和作用- 比较作用a. 利用平均指标可以进行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的对比。b. 利用平均指标可以进行同一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比较。 - 利用平均指标可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利用平均指标还可以进行数量上的推算,还可以作 为论断事物的一种数量标准或参考3.作用 4.种类 算术平均数 数值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 位置平均数 中位数1)简单算术平均数2)加权算术平均数二、算术平均数简单算术平均数例一:某售货小组有5名营业员,10月6日一天的销售额 分别为520元,600元,480元,750元和500元,求该 日平均销售额。如果销售有个人很厉害,他昨天还销售5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