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章 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第一节 信号发送第二节 信息甄别Spence的有关介绍旧车的卖主可以向买者传递有关的质量信息促使 双方交易成功迈克尔.斯彭斯,劳动力市场信号(1973),QJE Spence M. (1973): Job Market Signalling.,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7,355-374.Spence M. (1974): Market Signaling,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主要学术贡献Michael Spence教 授第一个提出信号传 递模型(Signaling Model) 对于信息经 济学研究做出了开创 性的贡献,由此荣获 2001年诺贝尔经济 学奖。迈克尔斯彭斯简介迈克尔斯彭斯(A Michael Spence)1948年 生于美国的新泽西,1972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 头衔,现兼任美国哈佛和斯坦福(Stanford)两 所大学的教授。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院前任院长和现任名誉院长,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得主迈克尔斯宾塞的同事约翰罗伯特教授说:“ 迈克尔在经济学领域的洞察力引导我们更深地理 解现实世界的种种现象,从通过价格竞争而获得 的资本积累到那些信息明显匮乏的广告,而这些洞察力是极为罕见的。”斯坦福商学院的大卫克 若普斯教授认为,斯彭斯的理论是过去五十年来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第一节 信号发送一、市场信号与信息 (一)市场信号:是一种概率分布,也可以是一项具体 活动,他本身没有什么重要的经济意义,但它同信息一 样,有助于人们在观察和预测活动过程中降低不确定性 。 (二)信息:是一种市场参与者的市场知识与经济环境 中的事件状态之间概率性建构的知识差。 (三)市场信号与信息的区别: 1.信号是能够改变个体概率分布的各种事件,而信息则 是观察信号的后验条件分布与先验条件分布之差。 2.从不确定性角度看,信息包括更多的确定性和形式化 的内容,信号则更多地具有模糊性和具体化的特征。二、信号发送原理:劳动力市场的信号发送 (一)模型设定1.假定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未来的求职者 可以事先选择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我们用y 表示 求职者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劳动者个人将承担接受 教育的全部成本。2.在劳动力市场上,y 是可以被观察到的,将 作为一个信号发送给企业(雇主)。我们假定企业 的数量至少有两家,这样企业之间就存在对人才的 竞争。企业将根据受教育程度来推测求职者的能力 (生产效率)并提供相应的工资w ,因此,工资可 以被视作受教育程度的函数: w = w(y) 3.我们将劳动力按能力不同抽象为两类,一类是 高能力的劳动力,他会给企业创造2 单位的价值, 另一类是低能力的劳动力,仅给企业创造1 单位的 价值。假设低能力劳动力的比例为q,高能力劳动力 的比例则为1 - q。劳动力的受教育成本由本人承担 。我们假设低能力者与高能力者的教育成本分别为 :CL = y ,CH = 0.5y4.两类劳动者的效用分别如以下两式所示,都 取决于工资和教育成本:UL = w - CL = w - y ,UH = w - CH = w - 0.5y(二)模型参照在完全信息情形下,结果很简单,企业间的竞 争使企业对劳动力按质出价,高能力者得到2 单位 工资,低能力者得到1 单位工资。这是一种帕累托 有效的结果,两类劳动力都能够就业。如果劳动力的能力是私人信息且不存在信号发 送的可能,那么与旧车市场的情况相同,企业只能 按劳动力的平均生产效率提供工资,即:w = 1q + 2 (1 - q) = 2 q 在此工资条件下,两类劳动者都就业。(三)分离均衡1.分离均衡:是指在均衡状态态下,不同类类型的代理人所选选 择择的可被观观察的指标标的最优优水平是不同的,因而,委托人 就可以由此来区分不同类类型的代理人。2理论论模型低能力者CL高能力者CH ABCD0 1 y* 2 y W21W=W(y)当企业认为受教育程度在 y1 * 与 y2 *之间的求职者才是高 能力时,我们能够得到分离均衡。低能 力者ABCD0 y1* =1 2 y W21高能 力者ABCD0 1 y1* = 2 y W213.分离均衡与作为参照的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下不 存在信号发送机制情况的比较(1)在完全信息情况下,企业可以不花任何成本就 区分两类不同的劳动力。在分离均衡中,企业最终也能 够区分两类劳动力,但这种信息的揭露是有代价的,即 高能力者需要花费一定数量的教育成本。两种情况下, 劳动力的工资却是相同的。因此,完全信息解显然要帕 累托优于不完全信息下的分离均衡解。(2)在没有信号发送机制情况下,企业按劳动力 的平均生产效率提供工资,劳动者不必花费教育成 本。对于低能力者来说,有了信号发送机制后他们 境况当然就变差。但是能够发送信号是否对高能力 者来说就一定更好呢?答案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如 果低能力者所占比例很低,那么信号发送机制的存 在反而使高能力者境况变差。如果低能力者的比例 相当高,信号发送机制的存在对高能力者是有利的 。(a)分离均衡使高能力者境况变差 (b)分离均衡使高能力者境况变好 低能力者CLW21高能力者CHABC D0 y* =1 2 y E高能力者ABC D0 y* =1 2 y EW21低能力者(四)混同均衡1.混同均衡:是指在均衡状态下,不同类型的代 理人选择的可被观察的指标的水平是相同的,因而 委托人不能通过该指标来区分不同的代理人。2.理论模型低能力者CL高能力者CHABCD0 S* 1 2 S W21E(五)对均衡的精炼1. 均衡的精炼:如果我们能够对企业在非均衡路径上 的这种判断做出一些合理的限制,那么我们就能够剔除那些 不合理的均衡。在博弈论中,这被称为均衡的精炼。2. 分离均衡的精炼 低能力者CL高能力者CH ABCD0 1 y* =2 y W21C B3. 混同均衡的精炼混同均衡的精炼我们可以把所有的混同均衡都加以剔除。这样的话,最后只 有最优的分离均衡才是信号发送中的唯一均衡。低能力者CL高能力者CHACD0 y y* = 1 2 y W2E1C B1 斯蒂格利茨简介斯蒂格利茨出生于1942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 学位,此后在剑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69年, 年仅26岁的斯蒂格利茨被耶鲁大学聘为经济学教 授。1979年,他获得了美国经济学会两年一度的 约翰贝茨克拉克奖,该奖项用于表彰对经济学 作出杰出贡献的40岁以下经济学家。 相关的中文版书籍:经济学第二版,经济学小品和案例 1988年起他在斯坦福大学任经济学教授,自1993年开始 成为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团的主要成员,并且从1995年 6月起任该团主席。在此期间,他是克林顿总统顾问班 子的关键成员。1997年起任世界银行副总裁、首席经济 学家 ,2001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现任美国布鲁金斯 学会高级研究员。斯蒂格利茨博士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信息经济 学的创立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所倡导的一些前沿理论, 如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已成为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 的标准工具。他是世界上公共部门经济学领域最著名的 专家。 他所著的教材是世界上最通行的教材之一,被翻 译成多种语言。斯蒂格利茨教授是数以百计的学术论文和著作的 作者和编者, 包括十分畅销的本科教材公共部 门经济学(诺顿公司)和与安东尼阿特金森合 著的公共经济学讲义。1987年,他创办的 经济学展望杂志降低了其他主要经济学杂志所 设立的专业化障碍。他曾经担任美国经济协会副 主席。斯蒂格利茨博士是美国最著名的经济学教育者 之一。他先后执教于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 牛津大学,并从1988年开始在斯坦福大学任教。 他主讲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公共部门经济学、金融学和组织经济学,包括在 该校最受欢迎的经济学。他的数十名博士在 世界各地任要职。第二节 信息甄别一、信息甄别:劳动力市场上的自选择1.信息甄别:即由不掌握私人信息的委托人主动 来设计特定的契约对不同的代理人进行筛选。2. 模型设定在信息甄别机制下,我们假定先由企业提供一 组契约,这些契约描述了可供选择的工资与教育程 度的组合。然后,轮到求职者选择受教育的程度。 除此之外,其他情况与信号发送机制相同。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3.混同均衡如图所示,图中的C 点所代表 的工资教育组合(y, E)看似一 个可行的混同均衡,但是,如果 甲企业提供这样的契约,那么乙 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图中阴影部分 内任一点所代表的契约而将高能 力者吸引过来,但这样的契约对 低能力者并无吸引力。这样一来 ,乙企业就能够获得正的利润, 这与前述均衡的条件相矛盾。只 要假定有混同均衡,我们总能够 找出这样的矛盾,这就证明了在 信息甄别机制下不存在混同均衡 。W21低能力者高能力者EC0 y 1 2 y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4.分离均衡 在分离均衡中,唯一可能的情况如图所示。低能力者高能力者ACD0 y* = 1 2 y W21B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5.分离均衡的讨论复习思考题: 1.在中国的保健品广告中充斥着大量的“低质质量” 产产品,这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实。如果说说广告的信号 发发送机制可能获获得分离均衡的话话,那么可能是什 么原因使保健品市场场并不普遍地存在这样这样 的分离 均衡呢?2.请请你列举举一些生活中的“信号发发送”或“信息甄别别 ”的例子。3.“要想孩子上重点,先交几万赞赞助款”,“择择校费费 、择择校费费,中间间多少家长长泪”这这些社会俗语语道出 了“择择校费费”现现象对对老百姓的影响。请请你从经济经济 学 的角度对对“择择校费费”现现象发发表看法。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