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7页
第2页 / 共107页
第3页 / 共107页
第4页 / 共107页
第5页 / 共107页
第6页 / 共107页
第7页 / 共107页
第8页 / 共107页
第9页 / 共107页
第10页 / 共107页
亲,该文档总共10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文选三1.学而(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v时习之:时时诵习。“时”,时时、时常(朱熹说),或解 作“按时”,亦通。v不亦:难道不,疑问副词。v说(音月):喜悦、高兴,后写作“悦”。v愠(音韵):恼怒、怨恨。(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不习乎?”v曾子:孔子学生,名参(音身)。按:曾参字子舆,古人名 、字相应,则“参”应读“骖”,且曾子孙名“申”,祖孙 之名亦不当同音。v日:日日、每日。v三省:在三个方面进行反省。“三”,或解作“再三、多次 ”,亦通。v为人谋:替人办事。“为”,替,介词。“谋”,谋划。v忠:尽心。v传(音船):传授,用作名词,指所传授的知识。(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v无:不。教材解作“勿”,亦通,但生硬。v安:安逸、舒适。v敏于事:办事勤勉。“敏”借作“勉”,勤勉(朱熹说)。v就有道而正焉:寻求专家来纠正自己。“就”,走向、靠近 。 “有道”,有道艺的人,即专家。“焉”,语气词。v也已:语气词连用,各自表义。“已”同“矣”。2.为政(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v罔:迷惘、迷茫。v殆:疑惑。何晏云“疲怠”,“怠”之假借,亦通。(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v由:仲由,孔子学生,字子路。v诲女知之乎:教你什么叫知,双宾结构。v是:指示代词,代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v而:反而、反倒,连词,处主谓之间。或解作“如果”。v可:可以(做成事)。v大车:牛车。輗(音泥):大车车辕和横轭的连接物,可拆 装。v小车:马车。軏(音月):小车车辕与横轭的连接物,可拆 装。v何以:如何、怎样,由介宾词组凝固成疑问副词。v行之:行走。 “之”,所指空虚。3.里仁(1)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2)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 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 已矣。”v一以贯之:用一个精神来贯穿、来统领。宾语“一”前置。v唯:应答声,表示赞同。v门人:弟子。v忠恕:内心以己度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 ,内心。或解作“忠”和“恕”,不确。(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v喻:明白、知晓。(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v齐:齐同、一样。4.公冶长(1)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于予与何诛!”v宰予:孔子学生,字子我。v粪土:垃圾。v杇(音污):涂墙,粉刷墙壁,“圬”之异体。v于予与何诛:对于宰予啊,我还能责备什么? “于”,对 于,介词。“予”,宰予。“与”,语气词,表示感叹。 “诛”,责备、批评。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 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2)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 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v子贡:孔子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v孔文子:卫国大夫,名圉(音雨),谥“文”。v何以:为什么、凭什么。v谓:称作、叫作,此指谥为。v不耻下问:“耻”,以为耻,意动用法。v是以:因此,介宾结构凝固成词。(3)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v季文子:鲁国大夫,名行父,谥“文”。v再:两次。v斯:则、就,连词。(4)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v颜渊:孔子学生,名回,字子渊。v季路,即子路(仲由)。v侍,侍奉,地位低的人陪伴地位高的人。v盍: 何不、为什么不,疑问副词,“何不”的合音。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v衣轻裘:即“衣裘”,“轻”,衍文,唐石经无。“裘”, 皮衣。v共:指共同使用。v敝:破败、损毁。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v伐善:夸耀自己长处。“伐”,夸耀。v施(y)劳:夸耀自己功劳苦。朱熹集注:“施,亦张大之 意。”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 者怀之。”v怀:归,归心,即怀念。“安、信、怀”皆使动用法:使之 安逸、使之相信、使之怀念。5.雍也(1)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 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 者也。”v孰:谁,疑问代词。v颜回者:“者”,语气词,表示停顿。v迁怒:转移怒气。v贰过:犯同样的错误。v今也:“也”,语气词,舒缓节奏。v亡:借作“无”,没有。(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v贤哉回也:颜回,贤明啊。主谓倒装。v箪:竹制饭筐,用作量词。v饮:用作名词,水。v不堪:受不了。(3)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 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v冉求:孔子学生,字子有。v废:废弃、放弃。v画:画界。画定界限、限制自己。6.述而(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v识(音志):记住。v厌:满足。v何有于我哉:对于我有什么不可?“何有”,有什么防碍、 不利、不可能。(2)子曰:“德之不脩,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 改,是吾忧也。”v脩:借作“修”,修炼、培养。v讲:研讨、讲习。v徙:徙往、徙向。(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v饭(旧音反):吃,动词。v疏食:粗劣的食物。v曲肱(音工):使肱弯曲。“曲”,使动用法。“肱”,大 臂,泛指整个胳膊。v枕(旧音阵):枕着,动词。v浮云:飘动的云,形容无关利害。(4)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v叶(旧音射)公:楚国县令,名诸梁。“公”,尊称。v奚:何,疑问副词。v发愤:破解疑团。“发”,打开、启发。“愤”,心中憋闷 。v云尔:如此而已。(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 善者而改之。”v三人:几个人。“三”非确指。v从:跟从,引申为学习、模仿。(6)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v若:至于、至于说,更端连词。v圣:睿智、圣明。v抑:不过、但是,转折连词。v为之:学习。“之”,指代对象虚泛。v云尔:如此说。v已矣:语气词连用。v公西华:孔子学生,姓公西,名赤,字子华。v唯:为、是,动词。教材云“句中语气词,表示判断”,较 生硬。7.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 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v士:读书人。v弘:弓背,比喻强有力。 毅:坚韧。v仁以为己任:以仁为己任,宾语“仁”前置。v不亦:难道不,疑问副词。v已:停止。8.子罕(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v川上:河岸上。“川”,河流。v如斯夫:象这样啊。“斯”,此,指示代词。“夫”,乎, 语气词,表示感叹。v不舍昼夜:昼夜不停。“舍”,停止、止息。(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v三军:泛指军队,非确指上、中、下三军。v匹夫:普通人。(3)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v彫:借作“凋”,凋零。9.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v厩:马厩、马房。10.先进(1)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 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v子贡:端木赐,孔子学生,名赐,字子贡。v师:颛(音专)孙师,孔子学生,名师,字子张。v商:卜商,孔子学生,名商,字子夏。v然则:这样就。“然”,这样,如此,代词。“则”,就, 连词。v愈:胜过。v与(音鱼):疑问语气词,后写作“欤”。(2)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 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v季氏:即季孙氏。鲁桓公四子:鲁庄公、庆父、叔牙、季友 ,庄公继位,其他三人为公子,其后代以排行爲氏,称孟孙 氏、叔孙氏、季孙氏。季孙一支长期执掌鲁国朝政。v周公:周公旦的后代(俞樾说)。周公和周公后代都是天子 之臣,而季氏是诸侯(鲁桓公)之臣,不应比周公富有。v求:冉求,孔子学生,名求,字子有,长于理政。v聚敛:搜刮钱财。v附益:增多、增加。v徒:门徒、学生。教材误解为“徒党”。v小子:年轻人,此指弟子、学生。v鸣鼓:使鼓鸣响,即击鼓。 攻:声讨。(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 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v闻斯行诸:听到了就施行。“斯”,则、就。“行”,施行 。“诸”,“之乎”合音。v如之何:如何,固定词组。“之”,词嵌。v其:语气词,延缓节奏。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 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v求:冉求,字子有,上文称“冉有”。v赤:公西华,名赤,字子华。自称己名,表示礼貌。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v退:遇事退缩。v进之:使之进。下句“退之”同此。v兼人:超过别人。(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 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 哉?”v曾皙:曾参父亲,孔子学生,名点,字皙。v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以”,因为, 介词。“一日”,一天,比喻时间短,修饰“长”。“长” ,年长。“乎”,介词,表示比较。“尔”,你们,人称代 词。 v毋吾以:不必因为我。“吾”,前置宾语。v居:平居、平时。v不吾知:不了解我,“吾”,前置宾语。v如或:如果有人。“或”,有人,不定代词。v则何以哉:那怎么做呢。“何以”,如何,怎么,疑问副词 ,其后省略动词。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v率尔:草率地、不假思索地。“尔”,词尾,与“然”同。v千乘之国:拥有千辆战车的国家,时属中等国家。v摄乎:夹在(俞樾说)。教材解作“逼近”,近是。v加之以师旅:大国把军队施加于它,即出兵攻打它。主语“ 大国”省略。“之”,指代千乘之国。v因之以饥馑:即大国趁着它国内饥荒。“因”,趁。教材解 作“继”,可通。v为之:治理它。v比(音闭)及三年:等到三年、满三年。“比”,等到。v方:方向,引申为道理。v哂(音审):微笑。“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 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v如:或者,选择连词。v足民:使百姓富足。“足”,使富足。v如其:至于,更端连词。“其”,词尾。v俟:等待。“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 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v宗庙之事:指祭祀活动。v如:或。 会同:诸侯会面,包括朝见天子。v端章甫:“端”,玄端,一种礼服,“章甫”,一种礼帽。 “端”、“章甫”皆用作动词,指穿着礼服、戴着礼帽。v相:司仪。称“小”,谦词。“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 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v点:曾点,即曾皙。曾皙名点,字皙。v鼓瑟希:弹着的瑟声渐渐稀落。“希”,稀落、稀疏,此义 后写作“稀”。v铿尔:铿的一声响。“铿”,象声词。“尔”,词尾。v舍瑟而作:放下瑟,站起身。“作”,兴起,此指站起身。v者:语气词,表示停顿。v撰:才干、撰具。v何伤:何妨。“伤”,妨碍。教材误解为“伤害”。v亦:不过是、只是,副词。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风乎舞雩,咏而归。”v莫(音木)春:晚春。“莫”后写作“暮”。v春服既成:穿上春天的衣服。“既”,已经。“成”,完成 。v冠(音灌)者:成年人。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成 年。v童子:少年,未冠者。v沂(音移):水名,在今山东曲阜南。v风乎舞雩(音鱼):在舞雩的台上吹风。“风”,吹风,用 作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