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5页
第2页 / 共85页
第3页 / 共85页
第4页 / 共85页
第5页 / 共85页
第6页 / 共85页
第7页 / 共85页
第8页 / 共85页
第9页 / 共85页
第10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来自 构建卓有成效的企业文化 天津万顺 来自 1 为什么文化管理是对传统管理的革命 2 从企业文化兴起的背景看企业文化的本质 讨论:什麽是企业文化?列举单位和身边的企业文化现象? 3、为什么企业文化在我国失去了作用 讨论:结合工作实际谈企业文化建设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4、如何构建卓有成效的企业文化 讨论:公司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建议? 来自 1 企业文化的缘起 2 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内涵 讨论:什麽是企业文化?列举单位和身边的企业文化现象? 3 企业文化的作用机制 讨论:结合工作实际谈企业文化建设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4 构造卓有成效的企业文化 讨论:公司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建议? 5 管理企业文化 主要内容 来自 优秀的公司总是需要并且要求所有的普通成员都做出优异的成绩,我们把这叫做 “ 依靠人来提高生产率 ” 。 托马斯 J彼得斯 小罗伯特 H沃特曼 成功之路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年版 第 9页 来自 “山姆可以称得上是本世纪最伟大的企业家。他所建立起来的沃尔玛企业文化是一切成功的关键,是无人可以比拟的。 ” 美国 康宁汉这样评论他的竞争对手 山姆 沃尔顿。 一位经济学家评论说: “ 沃尔玛成功的第一步是通过低廉的价格商品和优质的服务去征服消费者,从而不断扩大规模,并强化自身的规模优势。而其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大零售商的最关键一步,则是完成对整个连锁网络的整合,通过富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和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抵消了因规模过大则可能出现的两大问题,即:管理成本过高或管理漏洞百出,使沃尔玛总部能够高效地控制整个网络。 来自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企业文化的缘起 来自 凯文 1994年普立策新闻特写摄影奖 来自 背景的意义 来自 企业文化产生的背景 1 7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企业面临的挑战:美国经济的成熟化与企业效益的下降 从 70年代后期开始 , 随着美国国内经济的日益成熟 , 诱人的投资机会越来越少 , 企业很难再象以前那样 , 轻易地就能找到能够快速增加收入的新的市场了;在行业市场内部 ,随着市场的成长性下降 , 竞争加剧 。 加剧的竞争一方面限制了企业收入的增长 , 一方面使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下降 。美国核心公司的利润萎缩了 。 利润从 60年代中期以来下降了 , 美国非金融公司的平均税后利润率从 1965年的将近 10%的高峰下降到 1980年的不到 7%, 下跌了 1/3以上 。 (美) 罗伯特 赖特: 国家的作用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年版,第 75页 1 来自 6080年代 主要目标 1 成长率 2 降低风险 1 获利性 2 长期竞争优势 成功要素 1 一般管理能力 2 信息和技能的广度 3 财务管理能力 1 技术和管理创新 2 信息和技能的深度 3 组织整合和人力资源 活动范围 扩张 集中 ( 1)企业发展目标的转变 大多数企业将自己的目标从 600年代追求获利性和长期竞争优势, 2 战略调整:从扩张战略转向维持战略 来自 ( 2)战略形态: 从多元化扩张转向维持战略 在 1967年, 幸福 杂志 500家美国大企业中开展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占到 80%。 BA 1970 在 80年代美国最大的 250家企业中,仍然通过多元化扩张的下降到 8 . 5%,而 “ 维持原状 ” 的企业则达到 r 995 来自 A 多元化战略的核心:依靠新的产业市场带动增长 B 维持战略的核心:依靠现有产业寻求增长 ( 3) 维持战略的核心:依靠现有产业寻求增长 在总体上,维持企业的业务结构不变; 在事业部层次,展开市场份额的争夺。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又能加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进而实现增长。 来自 ( 4) 依靠现有产业寻求增长需要:赢利能力 迈克尔 波特: 竞争战略 ( 1980年出版) 竞争优势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为客户创造超过其成本的价值。 竞争优势是竞争性市场中企业绩效的核心概念,然而经过几十年的蓬勃扩张和繁荣,很多企业在疯狂地追求增长和多角化经营的过程中,将竞争优势抛在脑后。今天,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全世界的企业都面临增长的减缓和来自国内和全球的竞争,而竞争着们似乎已不能在不断增长的馅饼足够分享的前提下经营了。 来自 经济成熟化 缺乏投资机会 原有竞争加剧 依靠现有领域需求增长 改善赢利能力 利润率下降 收入增长乏力 来自 3 面临的问题:日本企业的竞争 在国内市场上 ,从 1969年到 1979年间进入美国的制成品的价值相对美国产品的比率从不到 14%增加到 38%; (美)罗伯特 赖特: 国家的作用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年版 第 71页 在国际市场上, 美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际竞争中也严重受挫,处境恶化,象汽车、钢铁这样一些美国曾经主宰世界的传统行业,美国正在迅速地丢失它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而一些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也遭到明显削弱。 60年代末以来,总部位于美国的跨国公司,以每年六家的速度被排除在世界 500家大公司排行榜之外,他们均被日本公司所取代。 (美)技术评估办公室: 跨国公司与国家利益 华盛顿,政府印刷所 1993年版 第 6页,转引自:乔治 洛奇: 全球化的管理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年版 第 13页 来自 “美国工业确实出现了令人担心的衰退迹象 , 在许多重要的工业部门 , 美国公司正在输给他们的竞争者 ” ( 美 ) 迈克尔 德托佐斯等: 美国制造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8年版 第 5页 美国企业在市场竞争能力上与日本企业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竞争中,美国企业正在不断地丧失份额 。 (英)保罗肯尼迪: 为世纪做准备 新华出版社,年版 第页 来自 4 日本的优势是什么? 各种情况中 , 日本企业还拥有其他优势 较低的人工费用和有直接的政府支持 , 但它们的长远目光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 与目光长远相联系的竞争优势 , 特别强大 。 迈克尔 德托佐斯等: 美国制造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8年版 第 51页 市场营销专家科特勒写道:日本人就是以这种模式 , 打败了许多主宰这些行业的 、 被认为不可击败的巨型美国企业 。 菲利普 科特勒: 超一流的行销战略战术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2年版 第 14来自 5 提高美国企业的生产率:尝试和探索 生产率的增长不能单靠更辛苦的劳动,绝大多数雇员都在竭力工作,许多人为了要赶上别人的步伐甚至已经工作得过于辛苦以至损害了健康 。 威廉大内: 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年版,第 3 4页 是组织和管理中的某些东西,而不是工人的内在积极性,造成了生产率的差异。 (美)迈克尔 德托佐斯等: 美国制造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8年版 第 73页 组织和生产率的关系 . 丹尼尔奎因米尔斯: 新竞争者 上海译文出版社 年版 第页 ( 1)工作的努力程度? 来自 ( 2)自动化? 麻省理工学院组织世界上 14个国家的学者和专家 , 从 1980年开始的 “ 国际汽车计划 ” 研究结论: 在管理不善的大量生产方式的高技术工厂中 , 从手工组装任务减少多少非熟练的直接工人 , 却又得增加大约相同数量的技术工人和维修工人 。自动化不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所在 。 沈希瑾等: 改变世界的生产方式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6年版 第 263来自 6 逐渐清晰的认识:问题在于美国的管理方式 我相信,生产率的问题是一个社会组织的问题,或者用商业术语来说,是一个管理组织的问题。 只有在我们学会某种管理方式,能够使得人们在一起更有效地工作,才能得到改善。 威廉大内: 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崐年版 第页 日本人能够出人头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的管理技巧。 是美国管理界的弱点造成了国际竞争能力的低落 。 ( 美 ) 巴斯克和艾索斯: 日本的管理艺术 , 广西民族出版社 , 年版 , 第 、 页 来自 7 石破天惊:“科学管理”出了问题 松下幸之助在 1985年写道: “ 西方企业的逻辑建立在泰罗的模式之上, 对他们而言,管理就是老板多动脑筋,以便交给部署去执行的过程。但是对日本人而言,管理是充分运用全员的智慧,以成就企业绩效的艺术。 企业只有结合全体员工的脑袋,才能在今日动荡的环境下生存。 查尔斯。汉登。特纳等: 国家竞争力 ,海南出版社, 1997年版,第 113页 来自 很少有人能比泰罗更有影响 , 他开始将知识运用于工作 , 他断言工作可以研究 , 可以分析 , 可以划分为一系列重复的简单动作 , 每个动作必须在最佳的时间内 、 以唯一正确的方式 , 并采用适当的方式来完成 。 将知识应用于工作 ,迅速提高了生产力 。 泰罗开始将知识应用于工作 , 不出几年生产力就开始以每年 35比率提高 , 这意味着每 18年左右翻一番 。 自泰罗开始以来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