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7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材料力学材料力学第十一章 强度理论一、强度理论的概念及材料的两种破坏形式 1强度理论的概念 前面几章中,讨论了四种基本变形时的强度条件,即 a正应力强度条件 b剪应力强度条件 前式适用于单向应力状态,式左边的工作应力 常为拉 (压)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或梁弯曲时最大弯矩横截面边缘处 的正应力。后者适用于纯剪切应力状态,式左边的工作应力 常为圆轴受扭最大扭矩横截面边缘处的剪应力或梁最大剪 力横截面中性轴处的弯曲剪应力。式中的许用正应力 和许 用剪应力 是由轴向拉(压)试验和纯剪切试验所测得的极 限应力除以安全系数而得。这两类强度条件是能够直接通过试 验来建立。 a正应力强度条件 b剪应力强度条件 然而,在工程实际中许多构件的危险点是处于复杂应力 状态下,其应力组合的方式有各种可能性。如采用拉(压) 时用的试验方法来建立强度条件,就得对材料在各种应力状 态下一一进行试验,以确定相应的极限应力,这显然是难以 实现的。 强度理论就是根据对材料破坏现象的分析,采用判断推 理的方法,提出一些假说,从而建立相应的条件。 2材料的两种破坏形式 无数实验证明,材料的破坏主要有两种形式: a脆性断裂材料破坏时无明显的塑性变形,断口粗糙 。 脆性断裂是由拉应力所引起的。 例如:铸铁试件在简单拉伸时沿横截面被拉断;铸铁试件受扭时沿 方向破裂(见图11-1),破裂面就是最大拉应力作用面。 图11-1b塑性流动(剪切型)材料有显著的塑性变形(即屈 服现象),最大剪应力作用面间相互平行滑移使构件丧失了正常工作的能力。塑性流动主要是由剪应力所引起的。 例如:低碳钢试件在简单拉伸时与轴线成 方向上出现滑移线就属这类形式。 二、四种常用的强度理论 (一)关于脆性断裂的强度理论 1第一强度理论(最大拉应力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最大拉应力是引起材料脆性断裂破坏的主 要因素,即不论材料处于简单还是复杂应力状态,只要最大 拉应力 达到材料在单向拉伸时断裂破坏的极限应力,就会 发生脆性断裂破坏。建立的强度条件为: 实践证明,该理论适合脆性材料在单向、二向或三向受 拉的情况。此理论不足之处是没有考虑其它二个主应力对材 料破坏的影响。 2第二强度理论(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最大伸长线应变是引起材料脆性断裂破坏 的主要因素,即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当最大伸长线应变 1达到单向拉伸断裂时的最大拉应变时,材料就发生断裂破 坏。建立的强度条件为: 该理论能很好地解释石料或混凝土等脆性材料受轴向压缩 时沿横向(裂纹呈竖向)发生断裂破坏的现象(图11-2a)。铸 铁在 ,且 的情况下,试验结果也与该理论的 计算结果相近(图11-2b)。 图11-2a图11-2b按照此理论,铸铁在二向拉伸时应比单向拉伸时更安全, 这与试验结果不符。同样此理论也不能解释三向均匀受压时, 材料不易破坏这一现象(图11-2c)。 图11-2c(二)关于塑性流动的强度理论 1第三强度理论(最大剪应力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最大剪应力是引起材料塑性流动破坏的主要 因素,即不论材料处于简单还是复杂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危险 点处的最大剪应力达到材料在单向拉伸屈服时的极限剪应力就 会发生塑性流动破坏。建立的强度条件为: 这一理论能较好的解释塑性材料出现的塑性流动现象。 在工程中被广泛使用。但此理论忽略了中间生应力 的影响 ,且对三向均匀受拉时,塑性材料也会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 事实无法解释。 2第四强度理论(形状改变比能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形状改变比能是引起材料塑性流动破坏的 主要因素,即不论材料处于简单还是复杂应力状态。只要构 件危险点处的形状改变比能,达到材料在单向拉伸屈服时的 形状改变比能,就会发生塑性流动破坏。建立的强度条件为 : 这一理论较全面地考虑了各个主应力对强度的影响。试 验结果也与该理论的计算结果基本相符,它比第三强度理论 更接近实际情况。 (三)强度理论的选用 1相当应力 四个强度理论可用如下统一的形式表达: 式(11-5)中的 称为相当应力。四个强度理论的相当 应力分别为: 2强度理论的选用 对于强度理论的选用,须视材料,应力状态而异,一般说 ,脆性材料(如铸铁、石料、混凝土等)在通常情况下以断裂 的形式破坏,所以宜采用第一和第二强度理论。塑性材料(如 低碳钢、铜、铝等)在通常情况下以流动的形式破坏,所以宜 采用第三和第四强度理论。 必须指出,即使是同一材料,在不同的应力状态下也可 以有不同的破坏形式。如铸铁在单向受拉时以断裂的形式破 坏。而在三向受压的应力状态下,脆性材料也会发生塑性流 动破坏。又如低碳钢这类塑性材料,在三向拉伸应力状态下 会发生脆性断裂破坏。 在工程中的受力构件,经常会有一种二向应力状态( 图11-3),这种应力状态的主应力为: 图11-3将主应力代入第三、第四强度理论公式中可得: 例1No20a工字钢梁受力如图,已知材料的许用应力,校核其强度。 例1图解:(一)画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危险截面发生在C、D截面 MC=32KNm QC=100KN (二)强度校核 a正应力强度校核(K1)点 先绘出C截面正应力分布图和剪应力分布图。 C截面b剪应力强度校核(K2)点 C截面正应力和剪应力强度条件均满足。 c校核腹板和翼板交接处(K3)点的强度。 K3点处的复杂应力状态,绘出K3点的应力状态图。 C截面说明钢梁在K3点处的相当应力超过许用应力,不能满足 强度要求。必须增大工字钢的型号,才能满足钢梁在K3点处 的强度。 由于钢梁为塑性材料,K3点处的强度可由第三或第四强 度理论进行校核。 三、莫尔强度理论 1莫尔强度理论的概念 莫尔强度理论是在最大剪应力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个强度理论。它认为材料在某一截面滑移与剪断,不仅与该 截面上的剪应力大小有关,而且还和该截面上的正应力有关 。 由于剪切的结果会使剪切破裂面上发生面与面之间的相 对滑移,因而就会在两面之间产生摩擦,而摩擦力的大小又 与截面上的正应力有关。 这就好像要推动一物体A在另一物体上移动时(见图11-4) ,推力Q不仅与物体接触面的情况有关,而且还和正压力P有关 。只有当材料某一截面上的剪应力和正应力的组合达到最不利情 况时,才发生滑移破坏。 图11-4因此莫尔强度理论的极限条件为: 2莫尔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推导略) 如以相当应力来表达,即 莫尔强度理论是对第三强度理论的改进,它一般能适用 于脆性材料和塑性材料,特别适用于拉、压性能不同的脆性 材料。因而它被广泛用于土力学、岩石力学和地质力学中。 例2某种材料的抗拉和抗压强度分别为 ,试用莫尔强度理论解释这种材料在单向受压破坏时,其破裂面与荷截作用方向的夹 角Q是等于 、大于 ,还是小于 ? 例2图解:首先绘制材料在单向受压和单向受拉时的极限应力圆 (见图),然后绘制包络线(近似直线)。 极限应力圆图在单向受压时(见单元体图),极限应力圆上A点处于 极限应力状态。A点在应力圆上的位置是沿圆弧从D3顺时针 转圆心角 得到。因此,破裂面可以从单元体 中的作用单面顺时针转 而得到。从图中可见,破裂面与荷载作用线间的夹角单元体图极限应力圆图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