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古代花鸟画一、中国古代花鸟画中国的花鸟画源流中国的花鸟画源流 长远,原始彩陶上花鸟长远,原始彩陶上花鸟 的图形、青铜器上的花的图形、青铜器上的花 鸟纹饰、战国帛画中的鸟纹饰、战国帛画中的 凤、西汉帛画和漆器上凤、西汉帛画和漆器上 的朱雀等等,构成了上的朱雀等等,构成了上 古朴质而色彩斑斓的花古朴质而色彩斑斓的花 鸟形象。鸟形象。 (一)唐以前(一)唐以前“ “山水山水”“”“花鸟花鸟” ”只是只是“ “人物人物” ”画的背景画的背景 唐以前唐以前“ “山水山水” ”、“ “花鸟花鸟” ”画只是画只是“ “人物人物” ”画的画的背景背景,这,这 可以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帛画可以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帛画龙凤仕女图龙凤仕女图以及顾以及顾 恺之的恺之的洛神赋图洛神赋图等存世作品中明显看出来。当等存世作品中明显看出来。当 人物画已经在艺术本体上发展得很成熟时,山水、人物画已经在艺术本体上发展得很成熟时,山水、 花鸟还显得较为稚拙。画史上有唐代边鸾、薛稷等花鸟还显得较为稚拙。画史上有唐代边鸾、薛稷等 人擅长花鸟画,但由于实物已经荡然无存,那么他人擅长花鸟画,但由于实物已经荡然无存,那么他 们的花鸟画是作为衬景还是独立的花鸟画已经无法们的花鸟画是作为衬景还是独立的花鸟画已经无法 考证,但在新疆阿斯塔拉唐代墓室壁画中已经出现考证,但在新疆阿斯塔拉唐代墓室壁画中已经出现 了作为单独画面的花鸟屏条了作为单独画面的花鸟屏条。人 物 仕 女 图洛 神 赋 图边 鸾(二)、五代宋初(二)、五代宋初“黄徐体异黄徐体异” 所谓所谓“黄徐体异黄徐体异”指的是西蜀的指的是西蜀的黄筌黄筌及其子黄居及其子黄居 采和南唐的采和南唐的徐熙徐熙。黄氏父子后来都归北宋画院,。黄氏父子后来都归北宋画院, 多画宫禁之中的珍禽、瑞鸟、奇花、怪石,画法多画宫禁之中的珍禽、瑞鸟、奇花、怪石,画法 乃双勾填色,画风富贵典雅。而江南处士徐熙则乃双勾填色,画风富贵典雅。而江南处士徐熙则 以墨、色没骨作画,画风野逸。从存世黄筌以墨、色没骨作画,画风野逸。从存世黄筌写写 生珍禽图生珍禽图以及黄居采的以及黄居采的山鹧棘雀图山鹧棘雀图可以看可以看 出黄氏父子的写实功夫和刻画精细程度已经远远出黄氏父子的写实功夫和刻画精细程度已经远远 超出唐代人物画中的花鸟衬景和花鸟独幅墓室壁超出唐代人物画中的花鸟衬景和花鸟独幅墓室壁 画。画。“黄徐体异黄徐体异”所具有的重要美术史意义则是这所具有的重要美术史意义则是这 两种画风所代表的两种画风所代表的“富贵富贵”和和“野逸野逸”的审美趣的审美趣 味的对峙是两宋画坛上最为独特的人文景观,而味的对峙是两宋画坛上最为独特的人文景观,而 且,这种人文主义精神又将在两宋时期乃至后世且,这种人文主义精神又将在两宋时期乃至后世 绘画中得到更为深远和广泛的扩展。绘画中得到更为深远和广泛的扩展。五代花鸟画写生珍禽图 黄筌溪芦野鸭图 黄筌豆花蜻蜓图 徐熙 (三)、北宋中期(三)、北宋中期 北宋画院崔白北宋画院崔白“变法变法 ”和宣和画院和宣和画院 从某种角度说,黄氏父子及其传人如李符、李吉、夏侯延从某种角度说,黄氏父子及其传人如李符、李吉、夏侯延 佑等人在五代、宋初的这种佑等人在五代、宋初的这种“富贵富贵”画风虽然风靡一时,画风虽然风靡一时, 是一个影响很大的风格流派,且占据了北宋初期画院的主是一个影响很大的风格流派,且占据了北宋初期画院的主 流地位,但这一风格实际上仍是五代遗响,并没有什么新流地位,但这一风格实际上仍是五代遗响,并没有什么新 意。直到北宋中期(约仁宗嘉佑到神宗熙宁年间),崔白意。直到北宋中期(约仁宗嘉佑到神宗熙宁年间),崔白 在画院中变法,这才使得两宋宫廷花鸟画开始具有了自己在画院中变法,这才使得两宋宫廷花鸟画开始具有了自己 的时代特色和风格特征。的时代特色和风格特征。崔白崔白花鸟画和其后的宣和画院的花鸟画相比,崔白对黄花鸟画和其后的宣和画院的花鸟画相比,崔白对黄 氏风格的变化还不能称为氏风格的变化还不能称为“大变大变”,就技法的精工浓丽而,就技法的精工浓丽而 言,也远不能和宣和画院相对照。但崔白等人的历史功绩言,也远不能和宣和画院相对照。但崔白等人的历史功绩 应当在于他们改变了五代花鸟画的程式化格局,那就是既应当在于他们改变了五代花鸟画的程式化格局,那就是既 继承了刻画精细的传统,又增添了神态生动的继承了刻画精细的传统,又增添了神态生动的“写实性写实性” ,从而使两宋花鸟画开始具有了鲜明的时代风格。崔白的,从而使两宋花鸟画开始具有了鲜明的时代风格。崔白的 作品,现在仍然有数幅较为可信的传世实物,如藏于台北作品,现在仍然有数幅较为可信的传世实物,如藏于台北 故宫博物院的故宫博物院的双喜图双喜图以及以及寒雀图寒雀图。和黄氏父子相。和黄氏父子相 比较,崔白花鸟画状物更为真实生动,其比较,崔白花鸟画状物更为真实生动,其“写实写实”性达到性达到 了前所未有的境界。而且,他将人物画中的了前所未有的境界。而且,他将人物画中的“传神写照传神写照” 的审美要求挪到花鸟画领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贡献。的审美要求挪到花鸟画领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贡献。宋代花鸟画双喜图 崔白枫鹰雉鸡图 李迪 北宋徽宗赵佶绘,纵81.5cm ,横53.6cm。绢本设色立轴, 双勾重彩工笔花鸟画。 此图画秋天清爽宜人之景,以花蝶、 锦鸡构成画面。画中锦鸡落处,芙蓉 摇曳下坠之状逼真如实,锦鸡视线之 际,双蝶欢舞,相映成趣。赵佶自题 :“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 全五德,安逸胜凫鷖”。画内藏印有 “万历之宝”、“乾隆御览之宝”、 “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 ”等,是宋以降历代皇室重宝。作者意旨:借鸡的五种自然天性宣扬 人的五种道德品性。一,鸡身上的花 纹表示有文化。二,雄鸡的模样很英 武。三,雄鸡打架很勇猛。四,母鸡 护小鸡很仁慈。五,雄鸡报晓很守时 ,表示守信用。这些都是他对大臣的 要求。画家的表现手法十分生动,一 只锦鸡纵身上攀,压弯了芙蓉枝,表 现出了锦鸡的重量感。 画面下方是数枝拒寒凌霜的菊花,似乎对画面下方是数枝拒寒凌霜的菊花,似乎对 芙蓉的华美不屑一顾,显得孤傲不阿。芙蓉的华美不屑一顾,显得孤傲不阿。 返回不不 爱爱 江江 山山 爱爱 丹丹 青青赵赵 佶佶赵佶(公元1082-1135年),即北宋徽 宗。他是中国历史上昏庸无能的帝王, 但在诗词书画方面却具有非同寻常的才 艺。他年轻时就爱好书画艺术,他在即 位后曾自叹道:“朕万几余暇,别无他 好,惟好画耳。”在他即位前为端王时 ,就向当时在其王府任职的吴元瑜学画 ,其画法还受到王诜、赵令穰的影响。 赵佶花鸟、山水、人物无所不能,尤以 花鸟成就最高,还有独创的瘦金体。 白头丛竹图(宋)榴枝黄鸟图(宋)(四)宋代文人(四)宋代文人“墨戏墨戏” ” 与水墨花竹与水墨花竹 画画 两宋间的两宋间的“写意写意”文人画,鄙弃宫廷画师的文人画,鄙弃宫廷画师的“描描 ”的制作性技巧,而提倡的制作性技巧,而提倡“写写”的抒情性功能,的抒情性功能, 从而终止了中国画从而终止了中国画“写实写实”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形式的进一步发展, 改变了中国绘画进化历史的航向,其改变了中国绘画进化历史的航向,其“推陈出新推陈出新 ”的意义影响深远。的意义影响深远。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也是艺术发展规律的必然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也是艺术发展规律的必然 ,因为,因为“写实写实”性的形式在宣和画院已经走到了性的形式在宣和画院已经走到了 一个极至一个极至. .我们说,以我们说,以“野逸野逸”的文人意趣入画的企图虽的文人意趣入画的企图虽 然早于宋代,但真正付诸实施的是北宋后期的苏然早于宋代,但真正付诸实施的是北宋后期的苏 轼、米芾、文同以及南宋的米友仁、赵孟坚、郑轼、米芾、文同以及南宋的米友仁、赵孟坚、郑 思肖等人。他们把某些特殊的带有思肖等人。他们把某些特殊的带有“比德比德”意义意义 的题材如的题材如“枯木竹石枯木竹石”、“梅兰水仙梅兰水仙”、“烟云烟云 山景山景”等独立出来,并赋予一些新的含义和形式等独立出来,并赋予一些新的含义和形式 ,形成了,形成了“墨戏墨戏”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并形成了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并形成了 以仲仁、赵孟坚、郑思肖等为代表的以仲仁、赵孟坚、郑思肖等为代表的“水墨花竹水墨花竹 画画”。 (五)元代水墨花竹杂画的两种风(五)元代水墨花竹杂画的两种风 格形态格形态元代的水墨花竹画主要有两种风格形态,一是元代的水墨花竹画主要有两种风格形态,一是 写意水墨花竹,一种是工笔水墨花竹,擅长的画写意水墨花竹,一种是工笔水墨花竹,擅长的画 家很多,前一种如元四家中倪瓒、吴镇两家都擅家很多,前一种如元四家中倪瓒、吴镇两家都擅 长画竹,柯九思、李息斋、顾安、赵雍、王冕等长画竹,柯九思、李息斋、顾安、赵雍、王冕等 等都擅长竹及梅花。后一种的代表画家有陈琳、等都擅长竹及梅花。后一种的代表画家有陈琳、 张中、王渊等人,是吸取了宋代院画风格的一些张中、王渊等人,是吸取了宋代院画风格的一些 长处,加以改造后形成的较为工整的文人花竹画长处,加以改造后形成的较为工整的文人花竹画 的一种别体。的一种别体。 宋元之际的文人画运动,在绘画史上一直是以山宋元之际的文人画运动,在绘画史上一直是以山 水画为代表,但实际上山水画只是后来者居上,水画为代表,但实际上山水画只是后来者居上, 最早的其实是从水墨花竹等题材的领域开始。最早的其实是从水墨花竹等题材的领域开始。元代作品欣赏桃竹锦鸡图 王渊 (六)陈淳和徐渭(六)陈淳和徐渭文人花鸟画的演进文人花鸟画的演进 陈淳陈淳和和徐渭徐渭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式人物。文是中国花鸟画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式人物。文 人花鸟画自宋代文人画崛起之后直至明代,到他们之时,人花鸟画自宋代文人画崛起之后直至明代,到他们之时, 才基本上完成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换过程。才基本上完成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换过程。徐渭较之陈淳,画风更显得纵逸,他自称徐渭较之陈淳,画风更显得纵逸,他自称“泼墨泼墨”, 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大写意大写意” ” 。水墨花竹画水墨花竹画,最早应当是宋代文人的水墨竹石,尔后,最早应当是宋代文人的水墨竹石,尔后 是元代画家的工笔水墨,已初显是元代画家的工笔水墨,已初显“变形变形”的先兆。至明代的先兆。至明代 ,吴门画家如沈周、文征明等人又用水墨,吴门画家如沈周、文征明等人又用水墨“写意写意”笔法画笔法画 牡丹,取代了元人的水墨工笔方法,应当说,沈周等人笔牡丹,取代了元人的水墨工笔方法,应当说,沈周等人笔 下的牡丹虽然已经略去了宋人的色彩,但牡丹的基本形态下的牡丹虽然已经略去了宋人的色彩,但牡丹的基本形态 仍然保留着,再到陈淳、陆治等人,虽然笔法日益放纵,仍然保留着,再到陈淳、陆治等人,虽然笔法日益放纵, 但但“写实写实”的因素仍然没有彻底排除,直到徐渭,才真正的因素仍然没有彻底排除,直到徐渭,才真正 走完了由走完了由“写实写实”到彻底到彻底“写意写意”的最终一步。这个时候的最终一步。这个时候 ,国画中的,国画中的“笔墨笔墨”形式才完完全全从忠实描摹自然物态形式才完完全全从忠实描摹自然物态 的固有形貌的牢笼中解脱出来,具有了独立的审美意义,的固有形貌的牢笼中解脱出来,具有了独立的审美意义, 从而获得了艺术的从而获得了艺术的“自律性自律性”。明代绘画在中国绘画史的。明代绘画在中国绘画史的 重要美学地位也正在于此。而在这个演变过程中,花鸟题重要美学地位也正在于此。而在这个演变过程中,花鸟题 材的绘画一直是走在历史的前列材的绘画一直是走在历史的前列。徐 渭恽寿平(清)陈 淳梅茶雉雀图 吕纪花卉图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